第300章狼煙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或許,放棄一次這麼好的名正言順離開險境的機會,很多人會不理解。

崔幼伯相信,為他求情的長公主岳母可能會氣他‘不知好歹’,但他的娘子定會理解他,也會幫他在眾位長輩面前解釋。

所以,崔幼伯給皇帝寫完密摺,又跟遠在京城的子寫信解釋了一番。

因說得都是心裡話,崔幼伯寫得極為順暢,幾乎是文不加點的一氣呵成。

寫完信,他輕輕吹著滿是墨跡的信紙,待墨跡幹了,他便小心的折起來,將摺好的紙條捲成紙卷小心的進特製的木紋圓筒裡。

這個信筒,是鷂子送信時專用的,當初他見了李榮給他(其實是給蕭南啦)寫信時用到過。

那時,他心思一動,便建議娘子,仿照李榮的信筒,命崔家的匠人們趕製了一批一模一樣的,留下兩個自家用,其它的全都送到了鷂子坊。

並規定,凡是購買鷂子的顧客,鷂坊都會免費贈送信筒兩隻,以便顧客通信時使用。

那段時間,蕭南只顧著忙學院的事兒,一時疏忽了鷂坊的生意,聽了崔幼伯的建議,深覺有理,當下便把特製的信筒送到鷂坊。

過了幾,侯二郎反饋說,信筒很受歡,因為製作信筒的材料極好,刀砍不壞、斧劈不爛,一旦上了鎖,沒鑰匙的人甭想把信筒開,確保了信件的安全。

這樣一來,即便送信的鷂子出現意外,被人抓獲或是傷了。當然這幾乎不可能,但凡事都有萬一。倘若出現了這樣的萬一,鷂子落入旁人手中。有特製的信筒在,自家的信件也不會被不相干的人查閱。

發展到後來,有些人甚至為了得到這樣的信筒,而特意去購買鷂子,鷂坊的生意一時更加火爆。

這次來鄯州,崔幼伯不止帶了兩隻鷂子,似這樣的信筒也帶了四對,給京中和洛陽的信件,也都是由它們完成。

用得時間久了。崔幼伯隱隱生出一個念頭,只是還不成,待他徹底理清思路,便給皇帝上奏摺。

他雖不想回京,可並不願離皇帝太遠,哪怕時時用密摺騷擾下皇帝也好,以免子久了,他與皇帝情分會漸漸淡去。

崔明伯靜靜的站在一邊,看著崔幼伯寫完信。見他沒有什麼要務了,才湊到他身邊,壓低聲音問道:“肅純,你的意思是。那邊真的會動手?”他的手指向瑤池方向,還是那句話,不到賀魯真正動手的那一天。他們說話的時候都要慎重。

崔幼伯點點頭,有些沉重的說道:“如今已近深秋。轉眼就要入冬了,一旦到了冬天。草原上萬物沉寂,那邊剛剛整合起分裂的十部,正需大量的糧草、鹽鐵…”越說聲音越低,最後,崔明伯努力豎著耳朵才勉強聽到崔幼伯的低語:“換做是我,我也會選擇在冬動手。你等著吧,快則一個月,慢則兩個月,那邊定有動靜。”崔明伯臉立時一變,雙微微顫抖,一股莫名的恐懼襲上心頭。

不能怪他膽子小,他出生的時候,天下已經太平,雖偶有戰事,但距離他都很遠。

所以,一直以來,崔明伯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還會與打仗沾上什麼關係。

雖然來之前,崔澤伯父曾將某些話提前告訴了他,但那時,他對戰爭都只是一種很模糊的概念,他更關注的是個人的前途,以及家業的振興。至於危不危險,他還真沒怎麼想。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