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萬事俱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照你的意思說,不能像普通炸彈那樣,用雷管引爆?”

“引爆裝置就是原子彈的雷管,當然裡面裝的並不是雷汞。”談仁皓朝四周看了一下,這個爆炸實驗室非常大,空間也很高。看樣子,在怎麼引爆原子彈的問題上,科學家還真是費了不少的力氣。

“那麼,你提到的那兩種引爆方式有什麼區別呢?”杜興也很是好奇,本來他只有聽的權利,沒有提問的權利。

“你說的是‘槍式’與‘內爆式’?”談仁皓轉過了頭來,他也很好奇。

“其實,這兩種引爆方式…”總體來說“槍式”引爆法的原理是最為簡單的。即首先將兩塊核原料分開,每一塊的質量都低於臨界質量,其中一塊固定,另外一塊可以活動。並且在活動的一塊後面安裝高能炸葯。在需要引爆原子彈的時候,就直接引爆炸葯,將活動的核材料向固定的那一塊,兩塊核材料融合後,其質量就超過了臨界質量,隨即引發鏈式反應,發生核爆炸。

“內爆式”引爆法的原理就要稍微複雜一點,準確地說。是製造難度要高得多。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炸葯爆炸時產生的壓力,將一塊沒有達到臨界質量地核材料進行高度壓縮。使其密度迅速提高。迅速超過臨界質量,隨即引發鏈式反應,發生核爆炸。

總體而言。

“槍式”原理地製造難度並不大,對製造工藝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比較容易實現。可是其主要問題是對核材料的利用率並不高。至少都需要20公斤地鈾235才能製造一枚原子彈。而這需要幾萬臺離心機工作一年以上的時間。相反“內爆式”對高能炸葯的爆炸時間一致地要求相當高。必須要將環繞在核材料外的高能炸葯分成許多小塊,每一塊的安裝位置都要有嚴格地要求,而且引爆時間上也有著嚴格的要求。甚至對連接炸葯用的電線地長度都是有嚴格要求的。而其優點就是對核材料的利用效率高。純理論計算,5公斤鈈239就可以做成一枚原子彈了,而實際使用量也不會比20公斤多,大概在8到12公斤之間。另外“內爆式”還可以控制原子彈的當量,也就是威力。這是比較重要的。

“那我們現在的研究工作進展得怎麼樣了呢?”聽完了潘澤康的介紹。談仁皓心裡也有數了,很明顯,僅僅只有核理論是不夠地。

“‘槍式’這邊基本上已經沒有問題了,我們做過幾次模擬實驗,都比較成功。只是現在‘內爆式’這邊還有點問題。主要就是炸葯的起爆時間沒有掌握好,正在抓緊研究。”潘澤康一邊說著。一邊朝門外走去“我們的第一枚原子彈將採用‘槍式’引爆法,這主要是為了保險,如果各方面進展順利,那麼第二枚原子彈就將採用‘內爆式’。現在我們到下面的離心機房看看。”還沒有走進離心機房,談仁皓就被那巨大的噪音給震住了。高速離心機的旋轉速度是相當驚人的,據潘澤康介紹。這些離心機的壽命都很短,有的工作幾個小時就會出故障,而且其耗電量非常驚人,幾萬臺離心機一起工作的話,其需要的電能相當於一座2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

為此。還專門在幾十公里外建了一座燃油發電站呢。而當時帝國大部分的發電站都是燒煤的。或者是水力發電站,恐怕也只有在“盤古計劃”中才會不惜工本的用燃油來發電吧。

離心機房對談仁皓沒有太大的引力。畢竟那些離心機的樣子都差不多。而且只是規模很龐大而已,更讓談仁皓受不了的是其產生的巨大噪音,聽著很讓人心煩。

“現在,我帶你們去看看原子彈的模型。”

“你們不是造出真的原子彈了嗎?”

“那只是實驗裝置,等下我也會帶你們去看的,而真正的原子彈現在還在製造之中。”談仁皓跟著潘澤康進了電梯,很快他們就到了上面放著原子彈模型的房間裡。這個方面裡一共擺設了三個模型。

第一個模型是試驗裝置的縮小模型,從外觀上看,本就不是一個炸彈,有點像是一個巨大的木製酒桶,而且因為只是用來實驗的,所以外面沒有裝彈體,電線這些都是直接暴在外面的。

“明天我們要實驗的就是這個爆炸裝置。”

“明天?”談仁皓驚訝地看了潘澤康一眼。

“對啊。明天下午。不然我也不會急著趕回來,好不容易去了趟莫斯科。進了克里姆林宮,我連裡面是個什麼樣子都還沒有搞清楚呢。”

“那下次有機會我帶你去。”談仁皓笑了起來,看樣子,杜興招待客人的時候並不是很積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