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去視察了船廠的第二天,談仁皓帶著杜興去了白雲機場。鄭冠華正在組織艦隊裡的軍官去船廠協助維修戰艦,沒有跟談仁皓一起到白雲機場去。而在頭一天,也就是談仁皓去船廠的時候,最先歸隊的楊勤凱與安士樂就去了白雲機場,組織飛行員進行訓練。
“這是參謀長給你的,新分配到艦隊來的飛行員名單。”談仁皓從杜興手裡接過了那份文件,然後大概看了一下。
“人還不少嘛,現在是由安士樂與楊勤凱在組織這些人進行訓練?”
“對,聽說他們還加強了夜間作戰訓練。”
“你聽誰說的?”談仁皓朝杜興看了過去。
“就是其他的副官。”杜興撓了下頭皮。
“不錯嘛,你小子還認識了不少人。”談仁皓笑了起來“也對,前段時間,第二特混艦隊在西南太平洋那邊作戰,就多次組織了夜間轟炸,聽說效果很不錯,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具備夜間轟炸能力。”杜興沒有去接話,他開始已經說漏嘴了。
談仁皓也早就聽說了第二特混艦隊組織的那幾次夜間轟炸,這算得上是海軍艦載航空兵的一個先例了。
夜間轟炸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早在帝國對戰略轟炸期間,就進行過數次大規模的夜間轟炸,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可問題是,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當時的夜間轟炸難度是相當巨大地,而且夜間轟炸對付的主要目標實際上是面目標。而不是點目標。另外,執行夜間轟炸任務的轟炸機都有特殊的裝備。
真正讓航空兵具備夜間作戰能力的是雷達,在雷達問世之後,就有人提出,用雷達來為轟炸機搜索地面目標。並且引導轟炸機投彈。可最初的時候,雷達不僅能差,而且體積龐大,所以要將雷達裝到飛機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後來隨著電子管技術的進步。雷達的體積減小了很多。而隨著
戰雙方越來越頻繁的採用夜間大規模戰略轟炸地戰術。對夜間防空作戰地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因此,第一種裝備了雷達的飛機不是轟炸機,而是戰鬥機。也正因為如此,誕生了第一批夜間戰鬥機。與一般的戰鬥機不一樣,夜間戰鬥機為了能夠裝上雷達,都非常笨重,
能上
本就無法與一般的戰鬥機相比。英國甚至用中型轟炸機改裝成了夜間戰鬥機。因此,夜間戰鬥機的主要任務就是攔截敵人的轟炸機。而不是與敵人的戰鬥機對抗。
艦載航空兵算是一個特例,當時帝國海軍已經裝備了大量的夜間偵察機,夜間戰鬥機與夜間轟炸機,甚至在一批夜間轟炸機上安裝了雷達瞄準系統,用雷達為飛行員探測地面目標。可這些飛機都屬於岸基航空兵,而不是艦載航空兵。原因很簡單,裝備了雷達的飛機地體積都很龐大,而且非常笨重。本就無法部署到航母上。因此,艦載航空兵實際上一直沒有正規的夜間作戰能力,而在實戰中的幾次夜戰,實際上都是組織優秀飛行員,藉助星光與月光在夜間辨認目標與方位的,作戰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說,第二特混艦隊做了一次大膽的吃,可當時仍然是組織優秀飛行員。執行夜間轟炸任務。另外,夜間轟炸地也多是地面固定目標。且轟炸效率並不是很高,遠比不上白天的轟炸效果,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郝東覺利用這個機會培訓出了一批可以執行夜間作戰任務地飛行員,而也正是如此,在分派具體的戰役任務時,第二特混艦隊分到的空中支援任務就要比第一特混艦隊與第五特混艦隊都要多,卻沒有能夠分到炮擊任務,所以沒有配備單獨的炮擊編隊。
談仁皓到達白雲機場的時候已經快要到中午了,飛行員差不多都結束了上午的飛行訓練。為了儘快提高新編入的飛行員的能力,安士樂與楊勤凱親自負責訓練任務,而且航空燃料得到了充足地保證,白雲機場的航空部隊甚至還專門提供了一批航空勤務人員來協助第一特混艦隊地航空部隊。
“談將軍,快看!”談仁皓順著杜興的手指的方向朝天空中看去。兩架“金鷹”式戰鬥機正在天空中上下翻滾著,不斷的變化著相互位置,幾乎分不出上下來。談仁皓的視力不是很好,所以沒有看清楚這兩架戰鬥機上的飛行員。
“好像有一架是安士樂上校的座機。”杜興的眼力就好得多了。
談仁皓微微皺了下眉,朝著走來的楊勤凱
了上去。
“那是安士樂?”
“對,看來今天安士樂要吃啞巴虧了。”楊勤凱沒有向談仁皓敬禮,而是很隨便的揮了下手。
“跟他對抗的是誰?姚伯巖提前歸隊了?”談仁皓有點驚訝,就他所知,姚伯巖是唯一能夠跟安士樂過招的戰鬥機飛行員了。
“不是,姚伯巖要過兩天才能趕回來。”楊勤凱朝天上看了一眼“跟安士樂對抗的是一個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