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身份沒有問題吧?”劉一九最擔心的就是這點。
擔心劉素學覺得各種事情都是在掌控之中,最終因為鬆懈,讓這十多年的努力就白費了。烏克蘭政府要是在這事情上面阻止他們,那麻煩就真的大了。
“沒有,他是蘇聯高層的人員,而現在蘇聯高層,除了少數人還在努力地拯救蘇聯,誰都知道,蘇聯沒有任何的機會了。所有人都在撈錢,只有錢,才能讓他們在接下來的變局中擁有更大的選擇,留下,或者離開。俄羅斯現在已經讓蘇聯的機構徹底被架空,就連戈爾巴樵夫,他的命令,也僅僅只能傳遞到克里姆林宮周圍的幾棟樓裡面。沒有了資金,蘇聯的權利機構,基本上都是廢了…”劉素學有些嚴肅地說道。
但願吧!
劉一九沒有再說什麼。
最終,只是讓劉素學加快跟烏克蘭這邊的人員進行溝通,尤其是那些掌控著一些權利的人員,跟那些重要的科研人員。
“人才這方面,是我們最為需要的。尤其是能夠組織項目研究工作的主官級別的科研人員。沒有資料,有著這些人,也沒有任何問題。”劉一九特意強調著,人比技術更加重要。
蘇聯解體的時候,歐美各國都是在蘇聯國內搞各種專家。
這些專家可是蘇聯帝國最為寶貴的財富,他們出了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很多技術,甚至,蘇聯解體之後u,他們留下的技術,都讓老
子在這個世界上依然保持著很多年的領先優勢。
作為後來人,劉一九最為清楚。
問題是,他並不清楚究竟有哪些人才,要是知道,他會把所有蘇聯主管技術人員級別以上的人都給記下來。
然而,沒有如果。
除了一些極為特殊的人員,比如,研究冷聚變電池的馬丁·弗萊希曼,這貨的研究方向是對的,只不過,在冷戰最為烈的時期,他的項目受到蘇聯高層的重視,後來,國際局勢變化,不再如同之前那樣緊張,加上蘇聯的經濟形勢不是太好,這樣的項目能夠獲得的經費自然就可以想象。
在極其差的基礎上,這位蘇聯專家,也研究出來了不少的成果。
最終,在蘇聯解體的時候,被美國情報部門的牛加麵包勾引走了,搞出來的各種成果,都是歸屬了美國軍方。
也正是因為這傢伙的研究,讓最後的軍用機器人有了充足的動力。
劉一九的自動火力平臺,在人工智能方面,只能由國內進行研究。不是為了保密,而是國外雖然也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則是集中在美國以及歐洲,蘇聯方面同樣也是有著這方面的研究,不過卻沒有太好的基礎。
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武器載體,再惡劣的環境中,只要材料合適,設計合理,都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完全可以在很多人員不方便去的地方執行防禦任務…
“人工智能方面?這方面我們還真沒有接觸過。”對於劉一九希望把蘇聯關於這方面的研究人才搞到,劉素學搖頭表示沒有多大的可能。
“這是極度機密的研究項目,我們本就接觸不到。努力了這麼多年…”關於大型運載火箭,航空航天方面這些屬於蘇聯最為頂級的研究項目,技術在世界上最好的項目中,從來都是防備最為嚴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