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一定有強者和弱者之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團體乃至一個家庭,往往是強者風光體面,弱者悲慼向隅,如此涇渭分明,就要想辦法濟弱抑強,成天下同樂才行,這是個難題。那麼,眼下的中國何人為強者?答曰:政治上的成功者、發了財的生意人,走紅了的歌星影星。他們基本特徵是有金錢有地位,佔據著整個社會大部分資源,頗有無所不能的本事。
雖然一個社會有強者弱者之分說明這個社會的競爭機制是健全的,但是強者過分張揚過分顯擺就是一件叫人很不愉快的事情。眼下的中國,強者張揚顯擺已經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加上媒體的參與追捧,很快就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前不久有個明星舉辦婚禮,網絡上炒的沸沸揚揚,婚宴之昂貴、場面之豪華、花費之闊綽、來賓之顯赫,再由媒體推波助瀾,頗有傲視群雄、眾山皆小的架勢,其風頭遠遠蓋過了同一時期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當然,成這般態勢,媒體不遺餘力的追捧是功不可沒的,強者見有人如此賣力宣傳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便極盡自我誇耀之能事,不把眼下俗人俗物放在眼裡了。五六年以前,浙江有家富豪嫁閨女,妝奩除了房子汽車之外,連保姆也一同陪嫁了過去,嚴格的說這就是強者不把弱者當人看的具體表現,當時不知道是為了宣傳這家人有錢啊還是什麼的,就給
到了網上,一時間人神共憤,估計那家人嚇的不輕。
以上兩則新聞基本上屬於個人行為,只要媒體不跟著追捧,影響的範圍是極小的,對整個社會的基本認知是無關疼癢的,我們應該給人家自由,不能橫加干涉,讓他們偷偷顯擺張揚一下滿足滿足虛榮心。倒是眼下媒體對於中國這幫所謂的強者給予了過多的關注,什麼明星大婚、土豪鬥富,恨不得連強者們做愛時採用什麼樣的體態都要報道一番,這就更加助長了強者們顯擺張揚的勢頭,形成了一種十分危險的社會導向。幾年前,北京的一次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期間,一幫成功的女商人女政治家,會議之餘大秀服裝,其服裝手包價值大都在數千數萬乃至數十萬元之巨。這幫強者如此高調張揚炫富,再加上媒體大事宣傳,強者和弱者之間的對立情緒不由的就出現了。
記得讀中學的時候,每至冬天來臨,學校都會將那些家境條件差的同學做做統計,然後發些絨衣褲棉衣褲之類的來禦寒,幾乎成了慣例,當時覺得那衣服樣式蠻好看的,我一直想得到一套呢。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共產黨打天下時形成的一種傳統,訪貧問苦關心群眾,凡是有集體的地方,這種制度幾乎都會得到實施,逢年遇節,風雨寒霜,上至市長縣長下到區長乃至基層居委會主任或各單位領導,都會帶上米麵糧油棉衣棉被之類,挨家挨戶噓寒問暖,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彷彿一個大家庭似的,相互關心,溫馨和諧。所謂富者不彰其貴,貧者不顯其寒,絕無高低貴賤之分,這就是那個年代人人心平氣和的原因之一。
我後來才知道,判斷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就要看這個社會對窮人的照顧有多少,關心不關心窮人,體現出整個社會的良心所在。由於窮人得到了關心和照顧,他們同樣會用愛來回報社會,於是,慈愛之風便會瀰漫整個社會,和諧社會就建立起來了。其實在咱們中國,一直有如此的傳統,所謂窮著獨善其身,達者兼善天下。何為兼善?就是幫助別人的意思。《漢書?刑法志》裡有這麼一句話:“滿堂而飲酒,有一人向隅而悲泣,則一堂皆為之不樂。”看的出來,中國人一直講究普天同樂的,不希望一個社會就被那幾個所謂的強者佔據著享樂著,那是不符合中國文人“世界大同,普天同樂”的理想的。乾隆曾經發表過一段元旦訓誡:天下有一室不得安,一夫不得食,即宰相之責!
唐人聶夷中有首《詠田家》五言古詩,末兩聯是:“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直照逃亡屋。”看來人類的良心始終關心的是弱者和窮人,對弱者窮人的幫助始終是中國文人和歷代君王所關注的事情,相信今天的中國良心依舊還是在普通大眾身上的,如此,社會才不會有對立情緒產生。
2015年10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