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再興道:“我們這點兵馬,要想攻下此城看來太難,可要是就這麼撤兵,也太丟人了些,各位兄弟有什麼好辦法,快點兒說出來一個,大家合計合計!”副將道:“不如咱們就在城外下營如何,等後面的部隊上來再做計較?”
“我說什麼丟人呢?不就說這個呢嗎!咱們一路之上,一城未拔,只顧著追金兀朮了,可追到了他,卻無法抓住,這要是讓後面的兄弟們知道了,不得笑掉大牙!早知如此還不如不追,多攻些小城,那樣面子上還好看些!”楊再興有點兒後悔,自己太莽撞了,戰爭中要想的事太多,自己急功近利,犯了兵家大忌,竟到了這進退兩難的地步。
這時一名契丹籍的萬夫長說道:“這冀州城我倒是悉,它確實難攻,可咱們也犯不著主動強攻啊!只需把金兵引出城來決戰既可,這樣他們就不能憑藉城牆了,失了這個優勢,一切就都好辦了。我猜他們的軍隊不會多過我們,野戰一開,我軍大有獲勝的機會啊!”
“這個主意不錯,可金兀朮又不是個笨蛋,我們也沒什麼好辦法能讓他一定出戰啊!”楊再興大頭痛,他可沒有莫啟哲那種眼珠一轉,妙計連連的本事。
副將這時也笑道:“都統你看,現在正是秋高氣之時,田裡的莊稼都成
了,因為咱們來得太突然,金兵還沒來得及把糧食收割回城,他們剛剛被我們騙了大批軍糧,想必城中存糧不會太多,所以這田裡的莊稼便成了他們的命脈,只要我們在城外大打草谷,嘿嘿,他們想不出來也不行啦!”楊再興聞言大喜,他眼望冀州城外,果然如此,他是帶兵追得太急,可正因為追得太急,城裡的守軍便沒做好應戰的準備,這城外大批的糧食都還沒有收割,冀州是屯兵之地,城外糧食自是軍糧,這要是把它們給搶了,城裡的金兀朮不得氣死也得餓死!
“好計,好計!咱們這就去打草谷!”楊再興什麼都是第一次,他還不知道打草谷這事意味著什麼,只以為打草谷就是割糧食而已,聽到屬下這樣建議,當即就答應了,也不列陣攻城,直接便命令軍隊開始行動,在冀州城外進行打草谷。
驃騎軍一聽可以行劫,都是大喜過望,他們來得快,這冀州城外的老百姓還沒逃跑哪,遍地金銀,到處都是富戶,這一大規模的搶掠,那可不是要大發特發了嗎!
古時所有的軍隊都是一樣,無論平常軍紀有多麼的嚴,可一旦上官表示可以任取財物,那還有什麼客氣的,不要以為莫啟哲的驃騎軍有多麼的善良,他們也喜愛那黃白之物,一聽可以正大光明的搶劫,誰還肯當正人君子啊!
冀州城外眨眼的功夫便是雞飛狗跳了,驃騎兵什麼隊形也不列了,四下亂跑,遇村劫村,逢鎮掠鎮。等楊再興明白過來,原來所謂的“打草谷”竟是軍隊集體搶劫的時候,冀州城外的鄉村已被搶了一半,老百姓為了保衛家園,紛紛拿起刀槍進行抵抗。燕雲之地民風強悍,百姓家家有刀,這一殊死抵抗,登時便把驃騎軍打了個夠嗆,一面既要注意城中金兵動靜,一面又要鎮壓百姓的反抗,還未等與金兀朮的大戰開始,驃騎兵便開始減員。
楊再興見巧成拙,沒引出金兀朮,倒使自己陷入了人民戰爭中去,他可急得快瘋了,連連責問屬下將領“怎麼回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是打草谷嗎?怎麼打到老百姓家裡去啦?”
“這就是打草谷啊!”將領們也情況不妙,可還要強詞奪理一番,一個個都說道:“我們這是為了削弱城中金兵的實力,讓老百姓沒法去支援他們。至於搶老百姓…向老百姓借錢之事,這個嘛…是因為地裡的莊稼又沒長腳,也跑不了,所以兄弟們想先拿了浮財,然後再去收割…”
“夠了,都別說了!”楊再興怒到了極點“你們怎麼不告訴我打草谷就是搶劫啊,我還以為是收莊稼呢,這回可好,惹下大麻煩了!都元帥要是知道咱們幹了這事,那還不得把咱們全都軍法從事啊!”屬下將軍們也都是急得冒汗,他們還以為楊再興知道什麼叫打草谷呢,這回可好,楊再興一推六二五,竟說不知道什麼叫打草谷,這責任豈不是要他們擔?這種時刻,將軍們的機靈勁兒全來了,一面急招自己的軍隊回來,一面叫人把搶來的財物快快還回,可別把事情越越大!
忙了個頭頂冒煙,楊再興一連處死了好幾個搶劫時候殺傷百姓的士兵,這才好不容易把冀州城外百姓的民憤給平了下去,可老百姓也不相信驃騎軍是什麼紀律嚴明的軍隊了,紛紛拖家帶口的向城中避難。
楊再興不敢再禍害地方,只好下令城南下營,與城中的金兀朮對峙。
城中的金兀朮見楊再興劫掠地方,他不但不派兵救護百姓,反而高興得哈哈大笑,對方那個將軍還真搞笑,你搶了就搶了唄,打起仗來軍隊哪有不搶掠地方的?有趣的是那個將軍竟還把搶來的東西又還了回去,他是不是迂腐的書讀得太多了,把腦袋給讀壞了!怪不得南朝總也打不過北國,就這些帶兵的將軍這麼個打仗法,哪還有能打贏的?
打仗當毫不心慈手軟,對待敵方無論是兵是民,都應盡數殺光,以弱其國,就象大金對待遼國一樣,這樣才能長治久安!金兀朮為人殘暴,他可不把愛惜百姓當回事,反正這些百姓也不全是女真人,死幾個沒什麼大不了的,就算是女真人,但投降了莫啟哲也是罪該萬死,統統該殺!他一面放百姓入城,用來增強守城的實力,一面又怕其中會混進來驃騎軍的斥候,是以派出金兵對百姓嚴加審查,如有可疑之人,就地格殺,財產充公!
百姓禍不單行,剛受了城外驃騎兵的兵災,現在卻又受了城內金兵的兵災,罪受得大了,都恨死了金兀朮,本來進城是想尋求保護,可沒成想,這金兀朮比驃騎軍更壞,驃騎軍知道錯了起碼能改,把財物還回來,可金兵不但借搜查之名沒財物,如要不給,他們便以種種罪名來殺人,這簡直比強盜還不如,純粹是一個禍害百姓的魔鬼!
城內城外的軍隊都不互相挑戰,驃騎軍忙著去收割軍糧,金兵忙著敲詐百姓,但兩方的領兵將軍倒是都向自己的上司發出了求援的軍報,莫啟哲和金國上京朝廷各帶大軍來援,隨著兩軍數量的大增,驃騎軍和上京的大會戰就要開始了!
莫啟哲在得到楊再興的軍報之後,非常的生氣,一支軍隊要想百戰百勝,就必須要有百姓的支持,否則就算一時佔有了土地,也不可能保得住,他在臨安的時候便意識到這點了,幸虧楊再興及時改正了錯誤,要不然他再喜歡這員勇將,也得將他軍法從事,他可捨不得殺掉這麼能打仗的手下!
莫啟哲決定不能再讓打草谷的事發生,向所有的部隊下達了不許搶掠的命令後,他想起了岳飛,這位名將的軍隊曾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紀,自己也曾跟岳飛提起過這個,他莫元帥雖然及不上嶽元帥,但有了好的老師,便應當好好效仿。
莫啟哲命令手下把這條軍規繡成大旗,從此取代他的猛安謀克戰旗,以後每次行軍打仗時,都要把這面戰旗抬到最前方,取信與各地百姓。
第二路先鋒木合它爾一戰便擊潰了金兀朮敗走邯鄲的軍隊,邯鄲刺使見驃騎軍兵鋒太銳,放棄了守衛,率眾投降,向莫啟哲獻出城池。莫啟哲對降官好生安,人人加官進爵,但加的官都是汴梁的官位,所以這些原金國官員要想繼續作官,都得遷到河南去。
莫啟哲用這種升賞方法,撤換了佔領地區所有掌權的官員,這時汴梁的蕭仲恭也派來了第一批科舉選拔出來的進士,莫啟哲隨即把他們安進河北各大小城市,鞏固了新佔地區的統治。
安排好了邯鄲地區,莫啟哲不再停留,提兵繼續北上,向金兀朮所在的冀州進發,大軍所到之處,大小城池都開城門投降,這些小城都沒有太多的駐兵,當官的便都以保全城中百姓為名,向莫啟哲獻城。
那面新做的戰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得到了原遼國百姓的鼎力支持,而女真族的百姓見驃騎軍是以扶立正統皇帝為藉口起兵的,雖然人人都明白驃騎軍實際上是搶地盤兒來的,但藉口找的好,他們也無話可說,反正不管是叔爺當皇帝,還是侄孫稱萬歲,都是完顏家的事,老百姓只管穿衣吃飯,不管別人家的閒事。
驃騎軍沒有遇到多大的阻力,便開到了冀州城外,離城五里之處,二十大軍安營下寨,做好了攻城的準備。
莫啟哲見到楊再興後,臭罵他了一頓,讓他戴罪立功,親自下田去割莊稼。
望著冀州的城牆,莫啟哲問韓企先道:“你看這城怎麼樣?照我說,大炮好象轟不掉城牆,頂多是用炮火壓制住城上的金兵,咱們的隊伍還得登城作戰!”韓企先道:“冀州城的城防還算不上頂尖呢,都元帥你要是看了燕京的城防,那才會大吃一驚呢,其實象這種戰略要地,如要攻佔都是要以犧牲大量士兵做為代價的!當初金國興兵攻打燕京的時候,大遼的守將貪生怕死不積極防守,以至失城,可即使這樣,金國還是付出了一半的銳部隊,這才能得勝入城,由此可見燕雲之地是多麼的難攻了!”莫啟哲默默地點了點頭,心道:“那個燕京不就是北京嗎,它有沒有過被攻佔的例子?好象很少,被南方來的軍隊打下來,似乎只有明太祖的軍隊做到了,嗯,李自成的軍隊也打下來過。遼國失了燕京亡了國,以後的金國失了燕京也亡了國,元朝和明朝也是如此,正是誰佔了燕京誰就能得天下,我可也是從南方來的將軍啊,我能不能打得下這座歷史名城呢?”****銳利新書《紳士大盜》現正在火爆上傳,望讀友賞光捧場,謝謝!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