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雨天,我蹲在滴水穿牆的簷下將慣用的柴刀扶到淚滿面的磨石上磨——磨著單薄的鏽鈍、殘存的鋒口我知道,我的四周總有許多黑白相
的事物隨雨水出沒、沉浮、隱伏不斷改變一枚針與一群鐵器的硬度一把刀與一群刀手的距離面對多雨的天氣我唯一可以放鬆心情的是磨刀直至磨滅自己架在刀刃的身影這首《磨刀》是江西詩人渭波的又一力作。他常以山野柴夫、磨刀砍柴等qq名和網友們談論詩歌,刀、柴刀、鋒、鈍、鏽等等與之相關詞彙經常在他的詩中出現。他曾笑談,自己是“晴天砍柴、雨天磨刀”磨刀自然對砍柴的樵夫來說十分重要。
這首詩的第一節,有幾個詞彙惹人注意,雨天,滴水穿牆,扶,單薄的鏽鈍、殘存的鋒口等。在漢語中,許多詞彙是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情
彩。如
天,總讓人充滿希望與陽光,黑夜,總讓人寒冷與孤寂一樣,雨天,這詞一出現就讓人
到陰鬱,給這首詩蒙上一層厚重
。滴水穿牆,這個詞讓我想到水滴石穿的成語,能夠讓我
受到滴水的堅韌不息。扶,這是個動詞,顯得格外的小心翼翼,顯得隆重與莊重。
“扶到淚滿面的磨石上”我們不
要問磨石為什麼要
淚?這不僅是用雨水在比喻淚水,更是磨石對柴刀的遭遇一種同情、一種憐憫。
“單薄的鏽鈍、殘存的鋒口”單薄是往往是浮於事物表面的東西,包含我們容易剔除的人中的弱點,而殘存是依然保留,始終不變的事物,這也是可以重塑鋒口的主要原因。其實這種殘存何嘗又不是一種堅持,是另一形式上的鋒口。
第二節,“我知道,我的四周總有許多黑白相的事物”其中的黑白相
的事物,指的是什麼呢?黑又是什麼?白又是什麼?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認為,詩人所說的黑白相
的事物,指的是類似於柴刀的所有事物,柴刀的黑與白,則指的是它的鏽鈍與鋒口,其實我們人也有黑與白,那就是每個人都存在善念與惡念。詩人從第一節的結尾“單薄的鏽鈍、殘存的鋒口”從而聯想到世間其它的事物也存在相似的黑白相
。接下來,“不斷改變一枚針與一群鐵器的硬度/一把刀與一群刀手的距離”這又讓我們陷入思考之中。針,讓我們想起什麼?對,就是想到鐵杵成針。磨刀,就是需要鐵杵成針的堅持與忍耐。有了這種堅持與忍耐,可以改變不僅僅是“針”這個小我,也能改變“一群鐵器”這個“大我”一把刀與一群刀手的距離,不過是“磨”這個過程。
第三節的內容,很顯然易見,更傾向於抒情。
“我唯一可以放鬆心情的是磨刀/直至磨滅自己架在刀刃的身影”詩人磨的不是刀,是在生活中磨礪自己的意志,是風雨之中在磨礪自己堅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