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久,大麦地的人对它就有了称呼:五七干校。
后来,他们就“干校干校”地叫着:“你们家那群鸭子,游到干校那边了。”
“你家的牛,吃了人家干校的庄稼,被人家扣了。”
“干校鱼塘里的鱼,已长到斤把重了。”
“今晚上,干校放电影。”
…
那时,在这片方圆三百里的芦地区,有好几所干校。
那些人,都来自于一些大城市。有些大城市甚至离这里很远。也不全都是干部,还有作家、艺术家。他们主要是劳动。
大麦地人对什么叫干校、为什么要有干校,一知半解。他们不想明白,也
不明白。这些人的到来,似乎并没有给大麦地带来什么不利的东西,倒使大麦地的生活变得有意思了。干校的人,有时到大麦地来走一走,孩子们见了,就纷纷跑过来,或站在巷子里傻呆呆地看着,或跟着这些人。人家回头朝他们笑笑,他们就会忽地躲到草垛后面或大树后面。干校的人觉得大麦地的孩子很有趣,也很可
,就招招手,让他们过来。胆大的就走出来,走上前去。干校的人,就会伸出手,抚摸一下这个孩子的脑袋。有时,干校的人还会从口袋里掏出糖果来。那是大城市里的糖果,有很好看的糖纸。孩子们吃完糖,舍不得将这些糖纸扔掉,抹平了,宝贝似的夹在课本里。干校的人,有时还会从大麦地买走瓜果、蔬菜或是咸鸭蛋什么的。大麦地的人,也去河那边转转,看看那边的人在繁殖鱼苗。大麦地四周到处是水,有水就有鱼。大麦地人不缺鱼。他们当然不会想起去繁殖鱼苗。他们也不会繁殖。可是这些文文静静的城里人,却会繁殖鱼苗。他们给鱼打针,打了针的鱼就很兴奋,在水池里撒
一般闹腾。雄鱼和雌鱼纠
在一起,
得水池里
花飞溅。等它们安静下来了,他们用网将雌鱼捉住。那雌鱼已一肚子籽,肚皮圆鼓鼓的。他们就用手轻轻地捋它的肚子。那雌鱼好像肚子
得受不了了,觉得捋得很舒服,就乖乖地由他们捋去。捋出的籽放到一个翻着
花的大水缸里。先是无数亮晶晶的白点,在
花里翻腾着翻腾着,就变成了无数亮晶晶的黑点。过了几天,那亮晶晶的黑点,就变成了一尾一尾的小小的鱼苗。这景象让大麦地的大人小孩看得目瞪口呆。
在大麦地人的心目中,干校的人是一些懂魔法的人。
干校让大麦地的孩子们到好奇,还因为干校有一个小女孩。
他们全都知道她的名字:葵花。
这是一个乡下女孩的名字。大麦地的孩子们不能理解:一个城里的女孩,怎么起了一个乡下女孩才会起的名字?
这是一个长得干干净净的女孩。这是一个文静而瘦弱的女孩。
这个女孩没有妈妈。她妈妈两年前得病死了。爸爸要到干校,只好将她带在身边,一同从城市来到大麦地。除了爸爸,她甚至没有一个亲戚,因为她的父母都是孤儿。爸爸无论走到哪,都得将她带在身边。
葵花还小,她不会去想像未来会有什么命运在等待着她、她与对岸的大麦地又会发生什么联系。
刚来的那些子,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充
了新鲜
。
好大一个芦苇啊!
好像全部世界就是一个芦苇。
她个子矮,看不到远处,就张开双臂,要求爸爸将她抱起来。爸爸弯将她抱起,举得高高的:“看看,有边吗?”一眼望不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