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疫鬼【原文】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
【译文】从前,颛顼氏有三个儿子,死后都成了使人生病的恶鬼:一个居住在长江里,是传播疟疾的疟鬼;一个居住在若水中,是魍魉鬼;一个居住在人们的屋子里,善于惊吓小孩,是小鬼。于是帝王在正月里命令方相氏举行庙会,来驱赶传播疾病的恶鬼。
挽歌辞【原文】挽歌者,丧家之乐,执绋①者相和之声也。挽歌辞有《薤》《蒿里》二章。汉田横门人作。横自杀,门人伤之,悲歌,言:人如薤上
,易稀灭;亦谓人死,
魂归于蒿里。故有二章。
【注释】①执绋:为人送殡。
【译文】挽歌,是丧家的哀乐,是送葬人在出殡路上的相互应和声。挽歌的歌词有《薤》《蒿里》两章,是汉代贵族田横的门客所作。田横自杀身亡后,门客们十分哀伤,就唱起了悲伤的歌谣。歌词的大意是说:人就如薤叶上的
水那样,很容易蒸发消失,也就是说人死后,灵魂归附在蒿草里。所以就有了这两首挽歌。
黑衣白袷鬼【原文】吴兴施续为寻督,能言论,有门生亦有理意,常秉无鬼论。忽有一黑衣白袷客来,与共语,遂及鬼神。移
,客辞屈。乃曰:“君辞巧,理不足。仆即是鬼。何以云无?”问:“鬼何以来?”答曰:“受使来取君。期尽明
食时。”门生请乞,酸苦,鬼问:“有人似君者否?”门生云:“施续帐下都督,与仆相似。”便与俱往,与都督对坐;鬼手中出一铁凿,可尺余,按着都督头,便举椎打之。都督云:“头觉微痛。”向来转剧,食顷,便亡。
【译文】吴兴人施续,是寻郡的督军,擅长言谈议论。他有一个学生,也懂得名理之学的理论,主张无鬼论。一天,突然一个黑衣白领的客人来与他
谈,自然就谈到鬼神之事。第二天,客人说不过他了,就说:“虽然你能言善辩,但是理由并不充足。我就是鬼,怎么能说没有呢?”施续的学生问他:“你为什么来这里?”鬼回答:“我受指派来索取你的
命,死期在明天吃饭的时候。”施续的学生赶忙向鬼乞求活命,神情非常悲伤痛苦。鬼问他:“这里有没有长得像你的人?”这个学生说:“施续的帐下都督,同我相像。”于是鬼和这个学生一起来到都督那里,鬼和都督相对而坐。鬼拿出一把一尺多长的铁凿,放在都督的头上,然后举起铁椎打下去。都督说:“头
觉有一点痛。”后来头痛得越来越厉害。一顿饭的工夫,就死了。
温序死节【原文】温序,字公次,太原祁人也,任护军校尉,行部至陇西,为隗嚣将所劫,生降之。序大怒,以节挝杀人,贼趋,
杀序。苟宇止之曰:“义士
死节。”赐剑,令自裁。序受剑,衔须着口中,叹曰:“则令须污土。”遂伏剑死。更始怜之,送葬到洛
城旁,为筑冢。长子寿,为印平侯,梦序告之曰:“久客思乡。”寿即弃官,上书乞骸骨,归葬。帝许之。
【译文】温序,字公次,是太原郡祁县人。温序任护军校尉,到陇西巡察时,被当地豪强势力隗嚣的部将劫击,并想生擒他。温序非常愤怒,用节杖打死来抓捕他的人,其余的贼兵一齐拥上来要杀死温序,这时,隗嚣的副将苟宇阻止贼兵,说:“义士要为名节而死。”并递过一把剑,让温序自刎。温序接过剑,将胡须衔入口中,说:“不要让胡须脏了泥土。”说罢,就自刎而亡。汉光武帝怜惜他,将他埋葬在洛
城郊,建立了坟墓。温序的长子温寿被封为印平侯。他梦见温序对他说:“长久客居外地,我很思念家乡。”于是温寿就立即上书皇上,请求辞去官职,将父亲骸骨送回家乡安葬。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文颖移棺【原文】汉,南文颖,字叔长,建安中为甘陵府丞,过界止宿,夜三鼓时,梦见一人跪前曰:“昔我先人,葬我于此,水来湍①墓,棺木溺,渍水处半,然无以自温。闻君在此,故来相依,
屈明
暂住须臾,幸为相迁高燥处。”鬼披衣示颖,而皆沾
。
颖心怆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颖乃还眠向寐处,梦见谓颖曰:“我以穷苦告君,奈何不相愍悼乎?”颖梦中问曰:“子为谁?”对曰:“吾本赵人,今属汪芒氏之神。”颖曰:“子棺今何所在?”对曰:“近在君帐北十数步水侧枯杨树下,即是吾也。天将明,不复得见,君必念之。”颖答曰:“喏!”忽然便寤。
天明,可发,颖曰:“虽曰梦不足怪,此何太适。”左右曰:“亦何惜须臾,不验之耶?”颖即起,率十数人将导顺水上,果得一枯杨,曰:“是矣。”掘其下,未几,果得棺。棺甚朽坏,没半水中。颖谓左右曰:“向闻于人,谓之虚矣;世俗所传,不可无验。”为移其棺,葬之而去。
【注释】①湍:冲刷。
【译文】东汉南人文颖,字叔长,献帝建安年间任甘陵府丞。一次,他外出,过了甘陵的地界,住宿下来。半夜三更时分,他梦见一个人跪在面前说:“过去,父亲把我安葬在这里,水冲刷了坟墓,棺材被积水浸没了一半,可是我自己无法摆
这样
冷的处境。知道你在这里,所以来求助于你。想委屈你明天暂时停留一会儿,希望你能将我迁移到地势高的干燥地方。”这个鬼还掀开衣服让文颖看,衣服都被浸
。
文颖见了心里很难过,随即醒了过来,把这事告诉身边的人。身边的人说:“梦是虚无的,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于是文颖又回去睡了。
刚刚睡着,文颖又梦见那鬼对他说:“我把我的困苦告诉你了,你怎么不怜悯我呢?”文颖在梦里问道:“你是谁?”鬼回答说:“我本是赵国人,现在属于汪芒,是这个地方的神灵。”文颖说:“你的棺材现在在哪里?”鬼回答:“很近,就在你驻地北面十几步的地方,水边一棵枯杨树下面,那就是我。快天亮了,不能再见你了,你一定要记住这事啊。”文颖回答说:“行。”忽然就醒了。
天亮后,要出发了,文颖说:“虽然说梦不值得奇怪,可是这梦为什么这样明明白白的呢?”他身边的人说:“那何不花一点儿时间验证一下呢?”文颖马上动身,带着十多人沿着水溯而上,果然找到一棵枯杨树。文颖说:“就是这里。”挖掘树下的泥土,不久果然发现一副棺材,棺材朽坏严重,一半浸没在水里。文颖对身边的人说:“一直听人家说有这样的事,总认为是虚假的,看来,民间的传说也不是没有灵验的。”他们把棺材迁到别的地方,埋葬好后就离开了。
鬼鼓琵琶【原文】吴,赤乌三年,句章民杨度,至余姚,夜行,有一少年,持琵琶,求寄载。度受之。鼓琵琶数十曲,曲毕,乃吐舌,擘目①,以怖度而去。复行二十里许,又见一老父,自云:“姓王,名戒。”因复载之。谓曰:“鬼工鼓琵琶,甚哀。”戒曰:“我亦能鼓。”即是向鬼。复擘眼,吐舌,度怖几死。
【注释】①擘目:鼓起眼珠。
【译文】三国东吴大帝(孙权)赤乌三年,句章县的一个老百姓叫杨度,他到余姚县去。夜晚赶路,有一个年轻人抱着琵琶请求搭车,杨度让他上了车。上车后年轻人弹琵琶,弹了几十支曲子,弹完后就吐出舌头,鼓起眼珠来恐吓杨度,之后离开。杨度又走了二十余里,又看见一个老头儿,他自称姓王名戒,于是又载上了这老头儿。杨度对老头儿说:“鬼很会弹琵琶,弹奏的曲调很哀伤。”王戒说:“我也会弹。”实际上,他就是先前那个鬼。鬼又鼓起眼珠,吐出舌头,杨度被吓得差点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