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五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懷懿太子湊,穆宗第六子。少寬和温雅,齊莊有度。長慶初,封漳王。文宗以王守澄恃權,深怒閹官,盡誅之,密令宰相宋申錫與外臣謀畫其計。守澄門人鄭注伺知其事,先事誅申錫。以漳王賢而有望,乃令神策虞候豆盧著告變言:“十六宅宮市典宴敬則、硃訓與申錫親吏王師文同謀不軌,硃訓與王師文言聖上多病,太子年小,若立兄弟,次是漳王,要先結托,乃於師文處得銀五鋌、絹八百匹;又晏敬則於十六宅將出漳王吳綾汗衫一領、線綾一匹,以答申錫。”其事皆鄭注憑虛結構,而擒硃訓等於黃門獄,鍛鍊偽成其款。居三四,朝臣方悟其誣構。諫官崔玄亮等閣中極諫,叩頭出血,請出申錫獄付外勘鞫。鄭注輩恐其偽跡敗,乃請行貶黜。制曰:“王者教先入愛,義不遺親。豈於同氣之中,可致異詞之間。如或慎修不至,詿誤有聞,構為厲階,犯我邦紀,未加殛竄,尚屈彝章。漳王湊手足之親,盤石是固,居崇寵秩,列在戚籓。頃多克順之心,亦有尚賢之志。而滿盈生患,敗覆是圖,姦凶會同,謀議聯及。污我皇化,彰於外朝,初駭予衷,再驚羣聽。尚以未具獄詞,猶資審慎,建侯之命,姑務從寬。可降封巢縣公。”制下,上令中使齎巢縣官告,就十宅賜湊。言國法須此,爾宜寬勉。八年薨,贈封齊王。

鄭注伏誅。帝思湊被陷而心傷之,開成三年正月制曰:褒善飾終,王者常典。況我友于之愛,手足之親,永言痛悼之懷,用錫元良之命。故齊王湊孕靈天宇,擢秀本枝,孝敬知於孩提,惠和洽於親愛。將固磐石,遂分茅社。學探蟻術之,智有象舟之妙。好書樂善,造次不失其清規;置醴尊師,風雨不忘其至敬。方期台耇,以保怡怡,天胡不仁,殲我同氣。念周宣好愛之分,長慟莫追;覽魏文榮樂之言,軫懷無已。由是稽諸前典,式殿追榮,特峻彝章,表恩泉壞。雖禮命之儀則爾,而天倫之恨何攄?遐想幽魂,宜膺寵數。可贈懷懿太子,有司擇冊命。

安王溶,穆宗第八子。母楊賢妃,長慶元年封。太和八年,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開成初,敕安王、潁王,並以百官例,逐月給料錢。武宗即位,李德裕秉政,或告文宗崩時,楊嗣復以與賢妃宗家,立安王為嗣,故王受禍,嗣復貶官。

敬宗五子:悼懷太子普、梁王休復、襄王執中、紀王言揚、陳王成美。

悼懷太子普,敬宗長子也。母曰郭妃。實曆元年,封晉王。太和二年薨,年五歲。上撫念之甚厚,冊贈悼懷太子。

梁王休復。開成二年八月詔曰:“王者胙土畫疆,封建子弟,所以承衞帝室,蕃茂本枝,祖宗成式,朕曷敢廢?況天付正,夙奉至訓,尊賢好善,體仁由禮,是可舉建侯之命,膺分社之榮。親親賢賢,於是乎在。敬宗皇帝第二子休復、第三子執中、第四子言揚、第六子成美,皆氣藴中和,行推敬慎,游泳《墳》、《索》,佩服師言。宜開土宇之封,用申睦族之典。休復可封梁王,執中可封襄王,言揚可封紀王,成美可封陳王。宜令有司擇備禮冊命。”襄王執中,與梁王同時受封。第三男採,樂平郡王。

紀王,與襄王同時受封。

陳王成美,與紀王言揚同時受封。開成四年十月,詔曰:“古先哲王之有天下也,何嘗不正國本而承天序,建儲貳而主重離?朕以寡昧,祗荷丕圖。虔恭寅畏,思固鴻業,慎擇全懿,曠於旬時。而卿士獻謀,龜筮告吉,以為少陽虛位,願舉盛儀。列聖垂休,俾合予志,選賢而立,式表無私。敬宗皇帝第六男陳王成美,天假忠孝,新道德;温文合雅,謙敬保和。裕端明之體度,尚《詩》、《書》之辭訓,言皆中禮,行不違仁。是可以訓考舊章,欽若成命,授之匕鬯,以奉粢盛。宜回硃邸之榮,俾踐青宮之重,可立為皇太子。宜令所司擇備禮冊命。”自莊恪太子薨,將相大臣洎職言者,拜章面陳凡累月,上遂命立陳王。未行冊禮,復降仍舊,其年殂於籓邸。第十九男儼,宣城郡王。

文宗二子:莊恪太子永、蔣王宗儉。

莊恪太子永,文宗長子也。母曰王德妃。太和四年正月,封魯王。六年,上以王年幼,思得賢傅輔導之。時王傅和元亮,因待制召問。元亮出於卒吏,不知書,一不能對。後宰相延英奏事,上從容曰:“魯王質可教,宜擇賢士大夫為官屬,不可複用和元亮之輩。”因以户部侍郎庾敬休守本官,兼魯王傅;太常卿鄭肅守本官,兼王府長史;户部郎中李踐方守本官,兼王府司馬。其年十月,降詔冊為皇太子。

上自即位,承敬宗盤遊荒怠之後,恭儉惕慎,以安天下。以晉王謹願,且建為儲貳。未幾,晉王薨,上哀悼甚,不復言東宮事久之。今有是命,中外慶悦。後以王起、陳夷行為侍讀。

開成三年,上以皇太子宴遊敗度,不可教導,將議廢黜。特開延英,召宰臣及兩省御史台五品已上、南班四品已上官對。宰臣及眾官以為儲後年小,可俟改過,國本至重,願寬宥。御史中丞狄兼謨上前雪涕以諫,詞理懇切。翌,翰林學士六人洎神策六軍軍使十六人又進表陳論,上意稍解。

一更,太子歸少陽院,以中人張克己、柏常心充少陽院使;如京使王少華、判官袁載和及品官、白身、內園小兒、官人等數十人,連坐至死及剝竄。尋詔侍讀竇宗直、周敬慎依前隔入少陽院。

其年薨,敕兵部尚書王起撰哀冊文曰:維大唐開成三年,歲次戊午,十月乙酉朔,十六庚子,皇太子薨於少陽院。十七辛丑,遷座於大吉殿。十一月乙卯朔,二十四戊寅,命冊使太子太師兼右僕、門下侍郎、國子祭酒、平章事鄭覃,副使中書侍郎、平章事楊嗣復,持節冊諡曰莊恪。十二月乙酉朔,十二丙申,葬於驪山之北原莊恪陵,禮也。玉琯歲窮,金壺漏盡,祖奠告徹,哀笳將引。庭滅燎而月寒,路搖旍而風緊。皇帝念主鬯之缺位,悼佩觿之夭年。銅樓已閉,銀牒徒懸。方追思於對,遽冥寞而賓天。典冊具舉,文物鹹備。爰詔侍臣,顯揚上嗣,其詞曰:皇矣帝緒,肇基綿古;種德尊道,宗文祖武。上聖開成,天下和平;儲祉發祥,是生元良。覃訏之初,岐嶷用彰;藴才遊藝,玉裕金相。既免孩提,是加封殖;俾維城於東魯,錫介珪於上國。辭榮硃邸,正位青宮;尊師重傅,養德含聰。畏馳道而不絕,問寢門而益恭。招賢警戒,齒胄謙沖;冀躋於三善,奉天慈於九重。漢莊好學,既顯於外;魏丕能文,方循於內。美不二於顏過,嘉得三於鯉退。焜耀甲觀,鏗鏘瑜珮。方積善於為山,何反真而遊岱。嗚呼哀哉!

憂兢損壽,沉痾始遘;羣望並走,百靈宜祐。吳客之問徒為,越人之方靡救。佔前星之掩曜,知東朝之降咎;天垂象而則然,人由己而何有?嗚呼哀哉!税駕乘華兮即宮夜台,鳳笙長絕兮蜃輅徐來。啓青宮而右出,歷玄灞而左回;度凋林兮魂斷,入曠野兮心摧。水助挽而幽咽,雲帶翣而徘徊;悲佳城之已掩,見新廟之方開。嗚呼哀哉!授經兮曷期,執紼兮增欷;九原作兮何嗟及,七還兮安可希。有少海之波逝,無西園之蓋飛;商山之羽翼已散,望苑之賓客鹹歸。瑟彼玉簡,閟於泉扉;用傳信於文字,願不昧於音徽。嗚呼哀哉!

初,上以太子稍長,不循法度,暱近小人,加廢黜。迫於公卿之請,乃止。太子終不悛改,至是暴薨。時傳雲:太子德妃之出也,晚年寵衰。賢妃楊氏,恩渥方深。懼太子他不利於己,故加誣譖,太子終不能自辨明也。太子既薨,上意追悔。四年,因會寧殿宴。小兒緣橦,有一夫在下,憂其墮地,有若狂者。止問之,乃其父也。上因泣,謂左右曰:“朕富有天下,不能全一子。”遂召樂官劉楚材、宮人張十十等責之,曰:“陷吾太子,皆爾曹也。今已有太子,更踵前耶?”立命殺之。

蔣王宗儉,文宗第二子,開成二年封。

武宗五子:杞王峻,開成五年封;益王峴、兗王岐、德王嶧、昌王嵯,皆會昌二年封。

宣宗十一子:懿宗皇帝,餘並封王。

靖懷太子漢,會昌六年封雍王,大中六年薨,冊贈靖懷太子。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