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因為劉淵太過勢大了。那高唐,除了幽州本部五萬竟然人馬之外,還有青州兵約十一萬,俘虜的徐州兵六萬餘,總計有二十餘萬!而李典等人合力才四萬,拿什麼去對抗?
更重要的是,如今曹正全力攻打豫州,四人沒了後盾啊!
“現如今,襲取青州之策已然失敗。但我們不能允許豫州之戰也出現失誤。否則我等如何對得起主公的知遇之恩?”李典緩緩開口:“青州之敗,無可挽回,但兗州,萬萬不能出錯!我的意思,是放棄青州三郡,退回兗州,竭力防守,同時安撫兗州內部,使其平穩,讓主公安心取下豫州,才是最穩妥的處理方。”于頷首道:“我也贊同李將軍看。青州不能守,也守不住。既如此,還不如痛痛快快放棄。但兗州無論如何也不能出錯,否則”四人商談良久,終於敲定,決定次
便即大軍開拔,放棄青州,退回兗州。
自麴義攻下高唐,俘虜夏侯淵等一干眾人之後,便動作緩慢,三天一個鎮集,五天一個縣城,並未作摧枯拉朽之勢,急速攻佔青州。
為的,其實就是給李典等人時間,安安穩穩,和和平平將青州全境不費一兵一卒,完全拿下。
事實證明,郭嘉的推測確實沒錯,果真,不五六,便聽聞曹洪軍已然撤回了兗州。
這時候,麴義才呵呵笑着,揮軍南下,一城一郡,很快就將青州大部囊括到了手中。
此前,在曹洪等人遍地搜刮財物,即將準備撤退的時候,卻有徐州使者來訪,竟邀其聯合,共抗劉淵,阻其南下。
曹洪毫不猶豫拒絕了。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
兗州內部已然ji動盪,若還不回軍,恐怕內亂一起,就不好收場了!
徐州使者被拒絕,當下很是不,回去徐州,只道曹軍闇弱,不敢抗敵,並且已然撤出了青州南部三郡。並建議陶謙吃下這塊肥
。
陶謙聞言很是心動,心道,何不趁此機會下一二郡,一來彌補陳登曹豹之敗的損失,二來擴張徐州地盤呢?
要知道,曹軍撤退,幽州軍尚未完南下全佔領青州,北海、東萊二郡正處在政權真空期,此時卻是取下這二郡的最好時機。陶謙本就對這兩郡垂涎多年,此時機會送到嘴邊,便有意咬上一口。
但他這幾年垂垂老朽,失了年輕時的果斷,多了優柔,心下有些猶豫,便召集麾下文武準備先行商討一番,再做定論。
麾下文武爭執不下,陳登之父陳圭認為幽州太強,這般作為無異於虎口奪食,ji怒了對方,容易遭到反噬。而另有人以為,當趁機取下東萊、北海二郡,壯大徐州。
兩方人馬爭執良久,最終,陳圭妥協了。
只因對方提了一句,若取下這兩郡,便是真守不住,到時候視情況,瞅準機會,以二郡之地換回陳登和曹豹!
陳圭心憂陳登,不能反駁,只得沉默以對。
商議終於有了結果,陶謙大喜,便遣麾下大將孫觀、尹禮二人,各領兵五萬,一路取道姑慕,入北海;一路取道諸縣,過北海高密,轉而取東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