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不及建康豐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蕭遙逸少見地嚴肅起來,他盤膝坐起身,認真道:“我雖然被死太監打了一掌,但至少在這兒沒人敢要我的命。江州之事方起,我們八個誰都少不了。

如果人手不足導致城破,就是找到赤陽聖果也沒有半點用處。孟上校,我建議:江州解圍之後再討論此事。”侯玄道:“金針續命最多護你半年。”蕭遙逸嘻笑道:“我能撐半年,外面的宋軍能撐兩個月嗎?”孟非卿道:“就這樣定了,先解圍再論。”臧修大步進來:“報告!城北傳訊,有船隻沿江過來,要求入城。看旗號是建康來的官船。”

“朝廷有詔書?”蕭遙逸第一個反應過來“我和程兄一起去看看!”江州城的西門是水門,兩座水泥堡壘像巨獸一樣守着近十丈寬的水路,城門是兩道數丈高的鐵柵欄。宋軍沒有水師,這些天連試探的攻擊都沒有。

江州同樣也沒有水師,但隔江相望的?州卻有晉國最鋭的水軍。因此宋軍圍城月餘,始終沒有試圖截斷江州的水路。

一艘三層的樓船馳入城門,後面還跟着幾艘中型船舶。樓船的桅杆上懸着晉國的旗號,眾人在碼頭上就能聽到船上的絲竹鼓樂。程宗揚與蕭遙逸相視苦笑,晉國貴族奢靡享樂的作風真是到哪兒都改不了。

雖然明白人都知道星月湖是一窩反賊,佔了江州沒安什麼好心,但大家現在背靠着晉國的大樹,面子工夫不得不做。算起來,星月湖眾人只有蕭遙逸和程宗揚能見得光,這會兒再不情願,也只能一臉畢恭畢敬地在碼頭恭候。

船隻靠上碼頭,接着放下一具鑲金嵌玉的舷梯。程宗揚看得直咧嘴:這是哪家少爺當了宣詔使?連梯子都搞這麼華麗。船上出一個胖乎乎的腦袋,程宗揚一愣,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到一聲朗笑,一個華服男子出現在船頭,招手道:“小侯爺!程兄!別來無恙!”蕭遙逸穿着厚厚的貂裘,剛才還一臉嚴肅的表情,立刻變得玩世不恭。

“我以為是誰呢,擺這麼大架勢,差點一個頭就磕下去了,我若真磕了,你們這一船人還不得挨個給我和程兄還禮?”張少煌笑罵道:“哥兒幾個千里迢迢來看你,你這小子就沒好話!”程宗揚也笑道:“我剛才看見石胖子了,這會兒又躲哪兒了?”

“這兒!這兒!”石超被幾名美婢扶着,氣吁吁地從船樓下來,遠遠就拱手作揖:“程兄!小侯爺!可有子沒見了!”説話間,船中又出來一羣貴公子,為首的便是謝無奕和桓歆。

接着是庾彬、袁成子、阮宣子、柳介之…一干人笑嘻嘻地出來,正是當在鷹愁峪結義的世家子弟。程宗揚啼笑皆非。一邊兵危戰兇,宋軍隨時可能攻城。

一邊是晉國這些塗脂抹粉的世家公子,一個個美婢環繞、香囊隨身,讓人看見還以為是一羣豪門惡少來出遊的。張少煌親熱地摟住蕭遙逸的肩膀。

“蕭哥兒!你不在建康,這個年都過得沒滋沒味。這不,我們幾個一商量,都來江州找你熱鬧了。”桓歆道:“張侯爺,在建康你可説得嘴響:”小侯爺不辭而別,本沒把我們這些兄弟放在眼裏,到江州非要好好削他一頓不可‘,怎麼見面就這麼熱絡?”張少煌道:“熱絡歸熱絡,該削還是得削!阮哥兒!把帶的酒都搬下來!看我今晚怎麼淹死他!”蕭遙逸道:“十個金銖以下的酒我可不喝!”張少煌道:“鼻子夠靈啊。

玉泉釀!我帶了一百來壇!喝完正好過了正月,哥兒幾個拍拍股走人,留你在江州喝風。”石超扯住程宗揚道:“程哥!我可想死你了!這幾個月你不在,金錢豹我都沒心思去。”程宗揚佯怒道:“好你個石胖子,除了金錢豹,我就沒別的能耐是吧?”石超連忙道:“我説錯了!説錯了!程哥,你千萬別見怪!”程宗揚大笑道:“你去金錢豹還記着我,這情還不夠深?行了石胖子,這船是你的吧?”

“對對對。因為要走遠路,不敢用湖船,”石超訕訕道:“這船到底簡陋了些。”

“這還簡陋?你們石家乾脆用金子打艘船得了。”正説話間,船上有人叫道:“程頭兒!”程宗揚抬眼看去,眼睛頓時一亮。

“吳大刀!你怎麼來了!”那些世家公子下個舷梯都得半炷香的工夫,吳戰威在後面等得不耐煩,索從船上躍下,嚷道:“程頭兒!你不能把我一個人扔在家裏啊!”程宗揚當擂了吳戰威一拳。

“嫂子都有了還跑出來,像個當爹的嗎?”吳戰威齜牙咧嘴地説道:“程頭兒,你手上力氣見長啊!祁老四、彪子、老吳都出來了,就我一個人守着婆娘,想想都臊得慌。我婆娘説了,生孩子是女人的事,我一個老爺兒們守着也沒用,左右還有得等,就把我打發出來,頭兒,你放心,建康那邊有云三爺,誤不了事。”程宗揚手邊正缺人,吳戰威趕來正解了燃眉之急。

“家裏的事晚些再説,我先打發這些爺。”

“成!”吳戰威道:“後面有艘船是雲三爺指名給公子的,我先去接。”碼頭上一片熱鬧,一羣世家子弟説笑鬥嘴,周圍幾十名婢女服侍,還有上百名奴僕如水般從船上搬下各種物品,再往後幾艘大船都是各家的護衞,一個個背弓佩刀、架鷹走馬,奔忙得不亦樂乎。

這羣紈絝若讓城裏的軍士、傭兵看見不是什麼好事。程宗揚讓人立即打開幾間關門的客棧,給眾人安排落腳的地方。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