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跟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您常常覺得小阿子的特就是“小”所以理所當然聽不懂你們大人在談論些什麼。

我必須小小吐槽一下,老爸呀!就拿我還記得這件事來説,您的認定顯然是錯的。小阿子雖小,腦袋也小,可不代表什麼事都無法理解喲!

哇!爸爸媽媽在分小阿耶!

這是每一個家庭裏偶爾會出現的畫面…

當父親的與當母親的進行一種叫做“吵架”的運動。

罷開始,大家都決定理智地來把事情談開,因為大小聲對解決事情並無助益,可是隨若不滿的情緒高漲,互相翻出對一些以前忍耐很久的事件相指責之後,演變成事情不必解決,先叫罵完吐出怨氣再説!

每一對夫都是這樣的,吵架是為了抒發長期隱忍的積怨,而非改過或解決問題。

這一點很好理解,每次大吵的原因一定是來自情結重大,可是吵到後來您會發現雙方其實都想趁這一次大吵的機會,讓對方改正一些惡習。例如説原本因為被倒會而吵起來,但是最後反倒僵在“你愛嚼檳榔”、“你太嘮叨”這種事情上,壓忘了倒會的事。

吵架要是叫到有台階下,一切天下太平、圓滿落幕;倘若吵得過火,無人節制,僵扭住了,往往會丟出一句迫對方屈服的狠話:“離婚!”怕了吧?哼哼…雖然大多時候這一招有用的,但是也偶有凸槌的不幸意外。畢竟有時候提出“離婚”這字眼,只是為了下台階,終止這場撕破臉的戰爭,在雙方都算保留一點面子的情況下,順利落幕;但是這一招若是太早使出來,那絕對會死個正着。

所謂太早,就是彼此的怒氣怨氣還沒消耗完畢,還沒打算結束這種火爆,正興頭上呢,偏還口出挑釁的“離婚”字眼。為了證明“我才不怕你”於是飛快應道“離就離,誰怕誰”

然後,怨氣更熾,各自氣苦。煞有其事地進入“類離婚”的步驟中,偷偷期望對方會不會放下身段,當作一切都沒發生…

一對考慮離婚的夫通常只介意兩件事…共有的小阿與共攢的金錢。

我家那麼窮,錢事是別想了,你還得不必分到負債咧。錢沒有,小阿倒是不少。這幾枚蘿蔔頭是這場遍姻到現在為止,惟一的資產與成就。雖然説要養大至成人,需要更多的金錢與心力,還不保證子女長大後成材或孝順,但是夫倆還是把我們爭得像是金銀珠寶似的!

拜託,爭到了之後,養不養得活還有待傷腦筋呢!現在這般的面紅耳赤,不免讓我們懷疑本是之前吵不夠,現在就用這個來吵出續篇過過癮。搞不好把我們“分配”完後,吵盡興了,雙方都來一招“孔融全部讓梨”讓我們去亞細亞當孤兒。

大人吵得強強滾,我們做小阿的也沒閒着。

雖然説大人吵架對我們來説是件很可怕的事,但是就像經濟學裏所説的“邊際效用遞減”理論,第一天看到大人吵架,肯定是縮在角落邊發抖,震撼力十足,比看當紅的刑事劇“天眼”還害怕。可是一旦單元劇吵成連續劇,那就一天比一天不怕了,只好奇着這件事情何時落幕?怎麼落幕?

我們天天旁聽,聽呀聽着,在快睡着時終於聽到令人振奮神的消息…

哇!爸爸媽媽在分小阿耶!

事關我們的權益,我們全豎耳恭聽。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