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照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軍門,學生有禮了。”楚劍功衝着面前的廣東水師提督一拱手。

“客氣了,快請坐,我們這些武秀才出身的,可比不得你們這些文秀才。哈哈哈。來人,上茶。”提督大人倒也和氣。

關天培,江蘇山陰人,以武秀才補清軍把總,積20餘年資歷升至吳淞營參將年押解糧船1254艘開出長江,揚帆北上,到達天津時,百萬石漕糧斛收無缺,三萬水手全部安然,自有漕運史以來第一次,滿朝稱頌。不久,關天培即升為總兵年,因廣東水師糜爛,道光帝便派他心目中的“能將”接任廣東水師提督,以圖振作。關天培就此提督虎門。

“林大人得知,軍門要和英軍涉,特叫學生來,聽軍門的吩咐。”楚劍功説道。

“來得正好,近中午,有英艦窩拉疑號和海阿新號到達穿鼻,遞的文書,你且看看是什麼意思。”關天培遞過來一封信。

楚劍功接過,先仔細看了看信的封印,是“照會”

“又在試探。”楚劍功心裏想。

楚劍功仔細讀了一遍,説:“是對林大人8天前的命令的回覆。”1839年10月25,林則徐對義律提出兩點要求:1,將因醉酒殺害中國村民林維喜的英軍兇手出所有外國貨船,都要具結保證沒有攜帶鴉片,否則不得貿易天之內,已經有兩艘英國船和12艘其他國家的貨船前來具結。為英國領事義律所倡導的所有洋商共同進退的默規,已成瓦解之勢。今天,義律攜帶兩艘軍艦,泊駐穿鼻,一面阻擋英國貨船“皇家撒克遜號”入關具結,一面向關天培遞了照會,要求林則徐收回成命。

“英國政府絕不包庇本國人民進行這些罪惡和貪婪的舉動,但中國沿海發生的謀殺並不在商務幫辦(指義律本人)的管轄之內,只有在英國政府進行了翔實的司法調查,以及清英雙方訂立了合乎慣例的引渡條約之後,我(義律)才能對林維喜一案有所幫助。…英國的貨船擁有自由貿易的權利…英國商人一向擁有良好的美德…要求提供未攜鴉片的具結是對船主,英國政府和女王陛下的侮辱…我在此呈請欽差大人收回成命。”楚劍功將完整的譯文,念給關天培聽。

“那,他們是什麼意思?”關天培問“拒絕人,而且也拒絕保證不攜帶鴉片囉。”

“第一層意思是這樣的。”楚劍功答道“第二層意思,是希望和本朝結成國際慣例中那樣的國際關係,締結條約。然後再説出兇手的事情。”

“國際關係是什麼?本朝無此體例,想來他們也不是要進貢吧。”

“當然不是進貢了。國際關係,簡單的説,就是他們的女王和咱們的皇上一樣大,義律這個商務幫辦,應該相當於三品文官,至少和廣東藩台來往,不用寫‘稟’字,而是遞平等的照會。他們這一次也是遞的照會,想來就是這個意思。”楚劍功指了指來信上的照會封印。

“本朝體例,不是我等可以妄議的。”關天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就本提督職權所在,他們是拒絕人,也拒絕尊奉林大人的號令具結了?”楚劍功想了想,謹慎的説:“是的。”關天培瞪圓了雙眼,説道:“那,楚通譯,該如何處置呢?涉的事情,我是不懂的。”

“大人如果認為,不能破壞朝廷體例,就請把這照會,原樣奉還,並明言拒絕。”

“我便明言拒絕,又如何?”關天培問“接下來,該如何。”

“可以邀請對方派一個代表前來商議,私下商議。”

“私下?”關天培問。

“到底如何解決這件事,我們總要和英國人見個面才好,但朝廷體例,您身為提督,見那義律,讓他行禮,他只怕不幹。不讓他行禮,又有違朝廷定例。”

“好!派誰把這照會送回去呢?”關天培如果要派自己的手下,怎麼會問楚劍功的意見呢?所以楚劍功很知趣,主動説:“我走一趟吧。”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