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19年9月18【綠帽武林之
亂後宮】(065)高傑聽了李見深的話怒道:「咱們這次死了那麼多兄弟,不給個
代那才叫軍心不穩,眼看着就要擒住廖續琴,這個時候撤退豈不功虧一簣?」李見深知道高傑的
子,生擒廖續琴倒在其次,主要是紫英派藏匿在九華山的糧草金銀只搜到一小部分,如此勞師動眾卻空手而歸顯然不合時宜,更怕眾人認為他高傑懼怕秦麗君到了望風而走的地步,若真如此,在軍中的威望只怕會一落千丈。
一旁的金成子連忙道:「聽聞秦麗君姑侄二人治軍有方,又在朝野素有威望,咱們不宜與她硬碰硬,更不能望風而走,此番她前來也定是為糧草之事,不如派使者前去結一番,看看她們到底是什麼個打算,到時候再議論不遲。」高傑沉
道:「看來也只好如此,傳令下去,全軍戒備,沒有我的命令,不能與白杆軍發生任何衝突。」説畢又道:「該派誰作為我軍使者去聯絡白杆軍呢?」説完用一雙眼睛打量金成子,用意最明顯不過。
金成子心中一寒,他本對秦麗君不太
悉,其人其事不過道聽途説,萬一談的不好,輕則被扣為人質,重則當場被砍了腦袋,心中不
把高傑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面上卻欣然道:「啓稟將軍,貧道願做説客,勸那秦麗君退兵罷戰。」-高傑欣然笑道:「有金掌門出馬,必定馬到功成,本將軍甚為欣
。」金成子笑道:「多謝高將軍器重,只不過貧道走之前還得親眼看到大軍拿下凌雲殿,咱們三門虎蹲炮已經就位,紫英逆黨現在只不過是做困獸之鬥,正當集中兵力一鼓作氣拿下,萬望將軍下令。」高傑點了點頭,一時三門虎蹲炮齊發,打的紫英派眾人不得不退回殿內躲避彈雨,緊接着又命弓箭手發
火矢,猶如漫天火雨從天而降,凌雲殿本身就多用木材所建,經過百年風吹雨打,早已老朽,火矢一落在窗户木牆上,很快就燃起熊熊大火來,廖續琴眼見師門產業化為廢墟,自知今
到了最後關頭,對着殿中眾人慨然道:「你們護着師孃去後山懸崖找下山之路,為師今
就算拼着一死,也要取那金成子的狗命。」不待眾人反應過來,一個飛身從濃煙之中衝了出去,周雲逸、楊正坤、任滄海眼見師父孤身犯險,也不及阻攔,領着一幫男弟子衝出去相助,一眾女弟子恐男人們有事,也要跟着出去,誰知被師孃陳英秀攔住她們道:「我們武功不高,香婉也受了傷,去了幫不到忙反而會成為他們的累贅,且跟我去後山尋找退路,不然今
一個也走不成。」眾女聽説,只得扶着受傷的何香婉從後門出去。
這裏高傑看見廖續琴帶着一眾徒弟從火海里衝了出來,有的身上還有火苗,卻不管不顧地向這邊陣地衝了過來,他畏懼紫英派武功,老遠就令弓箭鳥銃先上一輪,接着再用虎蹲炮轟擊,紫英派的弟子死傷慘重,還沒衝到一半就被各種鳥銃打的血霧騰騰,登時就倒下一大片人,正當高傑得意洋洋地大笑之時,沒想到廖續琴和幾個徒弟卻從死屍裏重新爬了起來,這幾個人身法詭異,在濃煙籠罩的戰場上來去如鬼魅般飄渺,還不時投擲出一些暗器,只要破空聲一響,就有官兵倒撞在地,要麼
口
着小刀,要麼眼睛中了箭矢,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突然死去的人越來越多,有許多還是把總軍官,眾人登時慌了神,陣地上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引來無數鳥槍、弩箭和虎蹲炮的輪番轟擊,然而如此猛烈的攻擊似乎只是徒勞,對方沒有絲毫折損,反倒是高傑的副將慘叫一聲倒撞下馬,眾人急救起時,發現他的腦袋已經被
星錘打碎了,紅白
的腦漿濺的高傑滿臉都是。
高傑縱然久經沙場,也沒有如此慌亂過,他自己製造的熊熊煙火讓他本看不清對手在那裏,身邊的人卻一個接一個倒下,就像死神一樣來無影去無蹤,慌的他大喊:「快!快點裝填,誰要是能
死廖續琴,賞銀一萬兩。」一個小兵道:「大帥,你方才不是説要生擒他嗎?怎麼這回又要殺他了。」高傑惱羞成怒,一鞭子打在那小兵背上道:「我説殺就殺!」鳥銃手原本裝填速度還行,被高傑這麼一鬧,就開始手忙腳亂起來,有許多人抖的子藥撒的到處都是,高傑見此越發緊張,拼命甩鞭子呵斥眾人,又對一邊的弩手道:「你們等什麼?怎麼還不放箭?」弩手們埋怨道:「弩箭已經
光了,後方的補給還沒來得及搬過來」弩箭雖然
速快威力大,不過這樣一來弩矢的消耗速度也快的驚人。高傑只得令他們
劍準備近戰,接着又打馬到弓手們那邊道:「為何你們也不放箭,難道箭矢也空了?」弓手舉起雙手道:「大帥,我們雙臂力氣已經耗盡,拉不開弓了,這手顫的厲害,勉強
也沒什麼準頭。」高傑放眼看去,這些弓箭手果然個個都是筋疲力盡,兩條胳膊軟軟搭下來,雙手微微顫抖,連
爬山、搬運、作戰早就讓他們疲憊不堪,此時放了十五輪箭,已經達到了極限,而那些鳥銃手更是悽慘,有不少只放了五六槍,槍管發熱就炸了膛,眼珠子都炸了出來,唯有虎蹲炮還能用,只可惜前面煙濛濛一片
本無法瞄準。
高傑有些後悔放火燒殿,恰好今又是陰天,又下過雨,那凌雲殿燒起來簡直像是點了濕草堆,煙氣一陣比一陣大,他們又正好處在下風口,甭説作戰了,現在連眼睛都快睜不開,一個個撕下布塊,包裹口鼻,咳嗽聲連連。
高傑一邊咳嗽一邊對金成子喊道:「金道長,快想個辦法吧?再這樣下去一切都完了。」此時金成子也是毫無辦法,他雖然平常被百姓喊做金神仙,可究竟不是真的神仙,更不會法術也驅散不了如此濃烈的煙霧,也與一般人那樣捂着口鼻被嗆的涕淚橫,正
搭話,忽然前方一團黑影閃過,一柄長劍當
向他刺來,來勢極快,連周圍的煙霧都被卷做滾滾一團,他下意識地抓過身邊一個小兵擲了過去,企圖擋住來者,誰知那小兵慘叫一聲之後,竟被砍做兩段,刺來的劍芒沒有絲毫停留,剎那間已到
前,金成子亡魂大冒,連忙將手中拂塵一揮,與那劍芒相
,只聽嘭的一聲巨響,他只覺虎口發麻,氣息不穩,連退數步,抬頭一看,來者一襲道袍,鬚髮雪白,正是紫英派掌門人廖續琴,只見他一擊不成,再換數招,劍芒瞬間罩住金成子全身,
得他左支右擋,只覺對方功力深不可測,很快胳膊肩上各中一劍,登時鮮血淋漓,再打下去只怕命喪當場,正慌亂之中,有人喊道:「紫英逆賊,休得逞兇。」金成子一聽是大徒弟玄機子的聲音,如聞仙音,大喜過望,那玄機子曾經在趙府被碧如重創,一直養傷養了一年才恢復好,金成子先前派他去聯絡各大門派,今
正好回來撞見,一見師父有了危險,立刻領着青城派的一幫門人殺奔過來,那邊徐嫺貞等人跟着遙相呼應,絡繹加入混戰之中,轉眼之間,形勢又開始對紫英派又大大不利。
高傑被一眾刀盾手層層守護在核心之中,方才雖受驚嚇,倒也暫時無恙,眼見形勢逆轉,正要招呼大軍一擁而上,忽然又有傳令兵道:「稟告將軍,白杆軍派來兩名使者,口口聲聲説要見你,已經到了主峯下面。」高傑大聲道:「你回去與那使者説,等我把這邊的事忙完之後再去見他們,記住好吃好喝招待着,尾巴都給老子夾緊點,這可是貴客,千萬別得罪了他們,要是在這節骨眼惹出事,老子皮給你們扒了。」説畢又回頭對副將李見深道:「你替我先去接待吧,這邊的事處置完了很快就回來。」話音剛落,忽然有人笑道:「高將軍不必多禮,我們已經來了。」濃煙之中也看不清是何人在説話,有軍士過來道:「啓稟將軍,那白杆軍的使者本不聽我們安排,執意要來見你。」正説話間,一男一女已昂然走了過來,男的氣宇軒昂,穿錦袍披黑披風,女的美豔絕倫,藍衣雪袍,二人風度翩翩,乾乾淨淨的,站在渾身是灰的官兵裏面顯得鶴立雞羣。
原來此二人不是別人,正是趙羽和碧如,趙羽説服秦麗君派兵援助紫英派以後,深怕師門有難,也不等軍隊開拔,自己就快馬加鞭先與楚薇等人在山下匯合,隨後秦麗華也率大隊騎兵跟了上來,幾番商量之後,楚薇有身孕不方便行動,趙羽和碧如於是擔當白杆軍的使者與高傑接觸,還未到達山頂,就見山峯上濃煙四起,因此也顧不得什麼使節禮儀,急急忙忙衝上山來。高傑連忙堆笑道:「此處正在戰,可不能讓貴使冒險,要不我們到山下去談?」趙羽連忙揮手道:「不必了,此番我來就是要通知高將軍,若是不立刻停止攻擊九華山,白杆軍就將立刻攻擊你們的大營,到時候你可別怪我沒提醒你。」趙羽這番話自然只是恐嚇而已,實際上秦麗君不可能為了一個九華山而與高傑開戰,畢竟此人坐擁十萬大軍,在江北四鎮中實力算是最強的,如今天下大亂,高傑更是各方勢力爭取拉攏的對象,如果
反了他,無疑於讓本來就危如累卵的南明朝廷雪上加霜。
高傑卻不這麼想,他和李自成混的久了,見多了各種軍頭為了地盤和利益互相火併的事,自然認為秦麗君也已經將九華山視為自己地盤,不肯其他勢力涉足,只是先前他還一直以為秦麗君的地盤在四川,九華山離那邊有數千裏之遙,説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不過趙羽這番話可以説是讓他非常惱火,畢竟自已也算是大明世襲伯爵,執掌十萬兵馬的掛印總兵官,居然被一個無名之輩如此威脅,就算對方來頭再大也拉不下這個臉面,不待他呵斥,旁邊的部將已經出聲道:「大膽奴才,你算什麼東西……」誰知趙羽頭也不抬道:「我的話已經送到,諸位自已看着辦吧,我還有要事要辦。」説畢拉着旁邊的碧如身形一閃,已經無影無蹤,氣得高傑等人連連痛罵。
原來趙羽已經發現不遠處廖續琴等人被武林人士圍攻,一時險象環生,也就不顧不得許多,與碧如對視一眼,持劍加入戰團,趙羽本身武功高絕,再加上碧如已經是先天境界,他們兩個一旦加入,形勢逆轉,當即有數個青城派弟子被碧如斬殺當場,金成子、玄機子一直還以為趙羽在北京,此時出現如天降神兵,慌的連連後退,那邊徐嫺貞的壓力瞬間陡增,丟下十幾具屍體之後,也跟着退了下來。
趙羽關心師父和師兄們的安危,也就沒有窮追猛打,此時廖續琴已經受了傷,眾人將他扶到台階前坐下檢查傷口,師徒二人多年沒見,自然是動異常,趙羽帶着碧如向廖續琴含淚叩拜道:「師父,徒兒來遲了。」廖續琴縱然久經風雨,也忍不住有些紅了眼圈道:「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如今整座山都被朝廷官兵圍着,你們是怎麼殺進來的?」師兄們也紛紛道:「是啊師弟,那麼多官兵,你就算武功再高,殺個幾天幾夜只怕都衝不上來吧,再説我看你衣冠整齊,都沒什麼打鬥痕跡。」趙羽便將自已如何請動秦麗君如何成為白杆軍使節等事都
代了,眾人才恍然大悟,繼而欣喜道:「如果有白杆軍相助的話,我們紫英派那就有救了。」趙羽又拉着碧如給大家介紹道:「這是我未婚
,她的武功可了不得。」一番誇獎顯得十分
骨,碧如羞的滿面通紅,上前與師兄們一一見禮,眾人也紛紛誇讚她。
廖續琴卻沒有絲毫欣喜的樣子,沉道:「當年奢安之亂的時候,秦麗君才不過二十歲的小丫頭,卻憑着累累軍功當上了石柱總兵,雖説是女
之輩,可她無論行軍佈陣還是用兵謀略都在其他總兵之上,尤其在軍紀方面更是各方翹楚,為師十分敬佩,也就幫着為她平定亂軍出了不少謀劃,她一直
銘在心,多次向朝廷推薦我,一定要我出山致仕,後來都被我拒絕了,不過就算這樣,以她的秉
,斷然不肯為了區區一個九華山就跟高傑鬧翻,毀了大明的平天下大計,你老實告訴我,此番前來是不是藉着秦麗君的旗號恐嚇高傑,讓他有所顧忌?」趙羽聽了連忙道:「師父果然是師父,一下子就能猜到徒兒的手段,不過不如此的話,也別無他法,咱們最好是能直接嚇退高傑,那就再好不過。」廖續琴搖頭道:「高傑此番前來可下足了本錢,讓他知難而退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給他的軍隊造成嚴重傷亡,讓他覺得此行得不嘗試,不過我們現在就這麼幾個人,想要達成這一點幾無希望,另一個是讓他得到金銀糧草,讓他滿載而歸,不過你們也知道,咱們紫英派所藏的金銀糧草多半都不是自已的,而是徽商的朋友們看中我們是武林正派這塊牌子,要我們代為託管的,不然為師早就
了出去,也不會死這麼多人,如今看來,唯有
出財物這個法子管用,不過我們紫英派如果沒了名聲,就等於是滅了派,以後就再難以在江湖中生存,你們合議一下,覺得下一步該怎麼辦呢?」楊正坤道:「還用多説嗎,寧死也不肯
錢,那幫官兵個個貪心,又毫無信用可言,到時候只怕一輩子都有
不完的債。」二師兄周雲逸慨然嘆道:「我紫英派百年聲譽,豈能毀在師父手裏,我不同意。」四師兄任滄海是直
子,憤然道:「依我的想法,直接殺過去,砍了高傑的人頭不就行了嗎,費那麼多事幹嘛?事後朝廷追究起來,咱們乾脆扯旗反了他孃的。」廖續琴搖了搖頭,又問趙羽道:「為師聽聞你當年在
寇圍睢寧的時候當過指揮,你説該怎麼辦?」趙羽沉聲道:「依我的辦法,兩種手段都要用上,一方面給他們造成重創,一方面又許諾一些好處,再加上白杆軍的威脅,高傑自然會退兵,我們就能空出手來對付金成子等人。」眾人聽了均點頭説好,楊正坤道:「如何給官兵造成重創?師弟可有妙計?」趙羽道:「當然有,只不過這算不上妙計,跟玉石俱焚差不多,不知你們願不願意施行?」當前網址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diyib{bolt_email}獲取最新地址發佈頁!
當前網址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bolt_email}獲取最新地址發佈頁!
楊正坤道:「説來聽聽也好。」趙羽便道:「我有兩個計策,其一,放火燒山,如今正是寒冬臘月,九華山滿山都是比人還高的乾枯茅草,燒起來無人能擋,官兵擠在山間,一定會死傷慘重,只不過這樣一來,咱們各處房子也會被燒掉,成為廢墟,其二,在水裏放毒,我們身在最高峯,也是萬水之源,只要趁夜在各處泉水口下毒,讓他們無水可飲,自然是難以舊持。」楊正坤搖頭道:「這計策很是毒辣,只是這樣一來,咱們九華山就會成為廢墟,以後本無法住人,豈不等同於滅派了?」廖續琴正
道:「這個時候已經顧不得許多,只要人活着比什麼都強,就按羽兒説的辦。」説畢咳嗽連連,吐出一口淤血來。眾人連忙查看他的傷口,發現他身上中了好幾劍,
口還被銃彈鑽了個小口子,血
不止,能堅持到現在而不倒真是個奇蹟。周雲逸連忙道:「我抬師父去後山治傷,你們趕緊行動吧,別管我們。」趙羽、碧如、楊正坤、任滄海四個人於是率領僅剩的二十名外門弟子先撲滅了凌雲殿的大火,接着又各負柴薪,施展絕妙輕功突入山間官兵營地,望風放起火來,這幾個人來去如風,又不與官兵正面
戰,點起火就消失的乾乾淨淨,等到高傑反應過來的時候,半邊山都燃了起來,一眾官兵擁擠在山間小道,互相踐踏,死者無數。
高傑只得命官兵放下刀槍,折下松枝滅火,那裏能滅的了這風捲狂焰?一時路上滿燒焦的屍體,四處瀰漫着噁心的
香味,恐懼也開始瀰漫開來,山下還沒被燒到的官兵也發生營嘯,許多人丟盔棄甲,拼命往山下逃命,只要有人擋在前面就拔刀亂砍,很快漫山遍野都佈滿了官兵屍體,燒死的反而很少,大部分或摔死、或踐踏而死、或自相殘殺而死。
高傑眼見大勢已去,慌慌忙忙地也跟着往山下退去,金成子等人再三阻攔也不聽,最後那些武林人士也失去戰心,簇擁着金成子往山下逃命,趙羽見此良機,於是帶着師兄們跟在他們股後面一陣追殺,一直殺到山下才停住腳步,不但武林人士被他們殺了五十多人,還生擒了紫英派逆徒夏晚江。
一下了山,高傑集合殘兵敗將倉皇逃出九華山,路上又遇見秦麗華整裝待發的白杆騎兵,一行人嚇得亡魂大冒,幾跪地投降,還好白杆軍沒有追殺而來。
金成子等人則作鳥獸散,紛紛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至此,高傑、金成子發起的剿逆行動以紫英派的慘勝告終。
熊熊濃煙之中,趙羽看着原本秀麗的九華山被燒成荒山,片瓦不存,屍橫遍野,簡直如同修羅地獄一般,心裏慨萬千,這縱火之計取得令他意想不到的驚人奇效,以至於他的縱毒之計還沒來及實行,官兵就逃之夭夭,難怪三國時孔明慣用火計,屢次以少勝多,只是殺
太過,以至於有傷天和,心中也着實有些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