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宇文仁恕回國後立刻將這一消息告述宇文泰後,宇文泰大怒,認為西魏取得梁、益之地已成事實,如今南梁再次統一,卻忘記過去稱藩的許諾,不但不再稱臣,而且還要向自己索要梁、益、襄陽等地,實在是不可饒恕。於是宇文泰開始謀劃思索在自己在取得梁、益、襄陽等地後,如何進一步規取江漢的全部地區。
此時梁元帝蕭繹剛剛坐穩了皇位,由於考慮到自己羣臣多為荊州人,眷念本土,而侯景之亂後,蕭繹本人也認為:建康凋殘,江陵全盛。遂決定定都江陵。
不還建康,只遣大將王僧辯、陳霸先分鎮下游的建康、京口。
此時蕭繹定都江陵,而不還都建康實為失策。西魏已先據漢北之地,又奪佔漢中、益州,且北面的南雍州、襄陽和樊城等州郡還有附庸於西魏的蕭正德,江陵兩面受敵,如何能為一國之都?
在議都之初,武昌太守陳可尚上書對蕭繹説道:“建康舊都,山陵所在;荊鎮邊疆,非王者之宅。”不久之後散騎郎庾季才再次提醒蕭繹説:“臣恐建子之月有大兵入江陵,陛下宜留重臣鎮江陵,整旆還都(建康)以避其患。假令魏虜侵蹙,止失荊、湘,在於社稷,猶得無慮。”這時蕭繹也已意識到了江陵所處形勢不利,卻未採取行動。
這年冬天早已有圖梁之意的西魏宇文泰,已為攻梁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恰巧蕭正德入朝西魏,請求出兵共擊蕭繹,幫助自己奪取帝位。而此時梁朝能征善戰之將如王僧辯、陳霸先已出鎮下游,王琳被遷於廣州。這樣西魏找到了出兵擊梁的藉口和最佳時期,於是漢唐歷551年三月,西魏宇文泰遣柱國大將軍於謹、中山公宇文護、大將軍楊雲仲等率步騎水軍共八萬人馬,進攻江陵。
臨行前長孫儉問於謹:“為蕭繹之計,將如之何?”於謹説:“耀兵漢、沔,席捲渡江,直據丹楊,上策也;(遷都東還建康)移郭內居民,退保子城,深溝高壘,靜待援軍,尚是中策;(死守江陵本城)若不先移動,但守外郭,便成為下策了。(江陵城外佈防打野戰)”長孫儉又問道:“如公高見,究竟繹用何策?”於謹微微笑道:“我料蕭繹必出下策!”長孫儉問:“為何由此推斷?”於謹説道:“蕭繹庸懦無謀,多疑少斷,愚民又難與慮始,皆戀邑居,上下偷安,我所以料定蕭繹,必出下策哩。”於謹向來料事如神如在目中。長孫儉聞於謹今之言,更加拜服,且預賀成功。於謹等人遂統兵南下。
一切正如於謹所料不久蕭繹下詔徵兵勤王,調王僧辯為大都督自建康、廣州刺史王琳自廣州赴援江陵。王僧辯、陳霸先兩人,正與齊冀州刺史段韶,兵境上,剛剛失利還師。一聞江陵被寇,王僧辯立即遣豫州刺史侯瑱,郢州刺史陸法和,兗州刺史杜僧明,分領程靈洗、吳明徹諸將,先後進兵。
四月,西魏軍抵達樊城、新野,先前降於西魏的臨賀王蕭正德所率的南梁叛軍會合。不久西魏軍便渡過了漢水。
那西魏軍已一渡過漢水,於謹馬上派令宇文護、楊雲仲兩將,率率鋭騎兵先行佔領江津,切斷梁軍下游通路。這樣不但防止梁蕭繹東歸建康,又堵截來自建康方向各軍不得增援江陵;接着又令宇文護反覆攻打武寧,最後攻克武寧俘虜太守宗均。
接着於謹亦命部眾築起長圍,將江陵團團包圍,切斷江陵對外一切聯繫。此後蕭繹屢次試圖令人將求救書信傳出去,但都被西魏軍截住。
西魏軍怕南梁勤王之兵未趕到,於是便急攻江陵。江陵城不支,西魏軍分多路同時攻城,戰幾
後守城將領胡僧祐中箭身亡,城中大駭。
而在此生死存亡時刻,有人竟在西魏軍併力攻城時偷開西門,納入敵兵。
蕭繹忙與太子元良,及王褒、朱買臣等,退保子城。蕭繹退守金城(內城)自保。諸將苦戰終,漸不能支,相繼陣亡。
西魏軍克城,梁元帝蕭繹在絕望之中出降。後為蕭正德所殺。破城後於謹掠收取府庫珍寶,將劉宋朝鑄的渾天儀、梁朝造的銅晷表,魏相風烏、銅蟠螭趺、徑四尺圍七尺的大玉、及南朝遺傳法物運往長安。
魏軍有挑選江陵百姓男女十餘萬口,編充奴婢,分賞三軍,並且和俘虜的梁王公以下數萬口和在江陵的王、謝、庾、桓、顧、賀等不少南朝世襲大貴族們一起驅歸關中。而當地凡是無法前往關中的老弱殘疾,一併殺死,僅留存三百餘家於江陵。
蕭正德送歸魏軍,還城四顧,已是寂寞荒涼,目不忍睹,西魏只把一座空城留給自己。
不久魏立蕭正德為梁主,但將荊州以西和湘州北部共計三萬三千里地給蕭正德。並以助防的名義,命前儀同三司王悦,駐兵置防江陵的西城,以鎮江陵。雖託名助蕭正德,實為留兵監視控制蕭正德。同時又將原來梁朝控制的南雍州諸郡收歸西魏作郡縣,樊城新野等荊州郡縣也被圈領了去,這樣,西魏的疆域擴展到了巴蜀、荊襄一帶。
次年正月,梁王蕭正德在江陵稱帝,改元大定,史稱後梁或稱為西梁。蕭正德即位後立生母龔氏為皇太后,王氏為皇后,子巋為太子,刑賞制度,多從舊制。用參軍蔡寶業為侍中,王
為五兵尚書。蔡寶業足智多謀,曉明政事,蕭正德視為諸葛孔明,推心委任。蔡寶業亦竭誠輔蕭正德,江陵重新稍具規模,成一個荊湘小朝廷。蕭正德惟上表西魏,仍然稱臣稱藩。
與此同時王僧辯、陳霸先於建康擁立蕭方智為帝,是為梁敬帝。
漢唐歷552年至555年,在北齊攻梁之戰中,陳霸先等在江南民眾的支援下,將北齊勢力逐回長江北岸。
漢唐歷555年十月,梁敬帝蕭方智禪位,陳霸先在大將們的擁戴下代梁稱帝建立南朝新的政權——陳朝。此時,天空中破軍星正好進入南星空的帝星位,成為新的南帝星。
然而由於陳霸先得不到各地武將的擁護,南方內地許多寒族豪強也多不奉陳朝法度,所以陳的政局不穩定,既無力制止內戰,又無力抵抗北朝的進攻。陳霸先花了兩年時間,才平定除了巴蜀,荊州和寧州之外江南地區。
漢唐歷558年,周、陳和齊三個大國的國內形勢基本穩定下來。也在這一年紫薇星,玄武星和朱雀星三星也進入了皇道境內。也就星相是屬這三顆星的人已經降臨人世了。
幾年後某一天,袁天剛路過雲陽山,他突然想起山上的靜芳齋中,有一位自已在江南當私塾先生時教過的女學生,並且這幾年來,雙方多有書信來往,已成朋友,上一次她來書信,説她已經住在雲陽山上的靜芳齋中,由於多年未見,於是袁天剛來到山上的靜芳齋門外,敲了一下山門,問到:“請問碧繡心住在此處否。”隨後只聽道屋內傳來了一位妙齡少女清脆的聲音:“是誰?”
“我是她多年前的教書先生,我是袁天剛。”
“原來是先生,請恕繡心怠慢之罪。”很快的大門打開了。
出現在袁天剛門前的是一位年紀不過二十多歲的絕美女,這位少女身穿藍道袍,
繫錦絛,長得婷婷玉立,臉上星眸炯炯,黑白分明,澄波
活,容光照人,宛如奇花初胎,朝霞和雪,美秀之中另具一種威稜,令人不可
視。尤其是清雅秀麗,舉止大方,不作世俗兒女之態。
袁天剛暗中讚美稱絕,沒想到多年後碧繡心出落更加得美貌絕倫,這時少女不臉上一紅,袁天剛立刻知道自已失態了。連忙説道:“繡心別來無恙吧。”碧繡心説道:“託先生福,一切安好。”碧繡心引領着袁天剛來到客廳,雙方客套幾句後。碧繡心説道:“前不久,師姐剛剛去世,我本無心世俗之事,但師姐門下弟子年幼,無奈之下,我只接掌慈航靜齋,暫代掌門,等師姐門下弟子長大之後,我在選一名德才兼備者繼任掌門。我則可繼續過我那自在逍遙的
子。”袁天剛微微一笑道:“逍遙快樂的
子恐怕到了三十八九歲才會有吧。”碧繡心疑惑道:“為什麼?”袁天剛打趣道:“以前,我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