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考慮考慮嗎?看這個點兒……他那大概是不會來了,”看了一眼會議室裏坐滿的人,葛院士沉默了片刻之後,壓低了聲音,仍然不死心的對自己的助理説道,“你去外面轉轉,萬一他是找不到地方……你就帶他過來。”聽到這句話,助理的臉上浮起了一抹苦笑,卻也沒説什麼,只是點了下頭,然後便朝着會議室外走去了。

目送着自己助理離去的背影,一直到會議室的大門重新關上,葛院士才嘆了口氣,將視線投向了熙熙攘攘的會議室。

伸出指節用力敲了敲桌子,等待會議室安靜了些許之後,他才用嚴肅的語氣開口説道。

“會議提綱已經發下去,這裏我就長話短説。”

“這場會議很關鍵,希望大家打起120分的神。”

“現在,會議開始。”眾所周知,太空電梯的名字雖然帶着電梯兩個字,但卻和人們常理解中的那種電梯不太一樣。這種電梯並非是從下往上建的,而是從上往下建的。

即,先在地面上選擇一片地質活動相對穩定的區域作為錨地,然後再在這片錨地的上方同步軌道上建造一座空間站。

然後再從這座空間站上,將“梯子”一點一點的往下放,最終落在錨地上。

也正是因此,這座位於同步軌道上方的空間站,可以説是除了梯子本身之外,最重要的一個部件了。

考慮到這個空間的重要,太空電梯項目辦公室將這座空間站的設計以公開招標的形式,面向泛亞合作境內的學術界與產業界徵集設計方案。

考慮到該工程的投資規模與戰略意義,泛亞合作境內幾乎所有從事空間站設計或者航天工程研究方向的科研單位或者企業,幾乎都參與到了該項目的投標。

至於這場會議的目的,自然是對這些研究機構以及企業的設計方案進行評議——也就是所謂的專家評標環節。

評標的專家團隊由葛院士親自帶隊,幾乎整個太空電梯項目組的核心研究人員,都參與到了這個評議環節。

會議很快進入正題。

首先被展示的,是燕京大學航天科技研究所的設計方案。

隨着一名約摸40歲的男人走到環形會議室的中央,將一張拇指大小的卡帶放在了位於會議室中央的投影設備上。

很快湛藍的光束呈現在了會議室的中央,一座約莫有半人高,兩步寬的圓環狀空間站,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雖然是一張平平無奇的臉,但坐在這裏的航天領域專家,對這個中青年教授卻不會陌生。

作為航天工程領域的專家,這位任教於燕大的朱海清教授曾經參與過亞特蘭蒂斯號空間站的設計,無論是在產業界還是在學術界都算是小有名氣的大牛了。距離院士的頭銜,差的僅僅只是一些資歷和積累而已。

這次燕大航天研究所推出的這套設計方案,正是由這位朱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完成的。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