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它像一座孤立的大山,所有數學家都站在半山上,甚至不確定山還有多高。
唯一確認的,就是眼前山一樣多的問題,都還沒有人去解決。誰能將通往黎曼猜想這一終極命題的所有問題全部解決,十個菲爾茨獎不敢説話,五個是肯定夠的……前提是一個人能領這麼多次。
如果有人認為跳過所有沒解決的問題,憑藉某個數學方法就能證明黎曼猜想的話,那麼多半和15年年底尼利亞的那位教授一樣,是個連黎曼猜想是什麼都搞不清楚的外行。
因為這無異於穿越小説中那些連光刻機都沒搞出來的人,拿個銼刀回到大清就想造片,完全
離了現實。類似的論文克雷研究所每年都會收幾籮筐,但和廢紙無異。
當然,現代數學家並非一點思路都沒有。無論是康瑞的臨界線定理的“40%零點”,還是卡爾·本德(Carl·Bender)等三為數學家最近提出的“將黎曼猜想引入一種特殊情形下的量子力學系統進行解釋”,都算是一條思路。
還有以代數幾何學為切入點。
比如,已經被德利涅證明的韋伊猜想(70年代純數領域最輝煌成就之一),通俗的描述便是函數域上的黎曼猜想,通常被戲稱為“山寨版”黎曼猜想。
至於德利涅教授和陸舟説的“標準猜想”,則是韋伊猜想的一般形式,當年由現代代數幾何學的“教皇”格羅滕迪克先生提出,被譽為代數幾何界的皇冠。
如果德利涅教授希望完成老師的夙願,證明黎曼猜想,那麼身為一名代數幾何學的專家,標準猜想始終是他必須去面對的東西。
回到宿舍之後,陸舟躺在鬆軟的牀鋪上,很認真地考慮着德利涅教授的邀請。
現在,他面臨兩個選擇。
一個是加入德利涅教授的課題組,雖然以標準猜想為目標可能獲得更高的數學經驗,但這樣無疑會拖延系統任務的進度,尤其是他不知道德利涅教授現在已經進行到了哪一步,還有多少工作沒有完成。
另一個,便是自己單幹,集中全部力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然後用它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完成在普林斯頓的博士學位……
第227章另闢蹊徑飲食俱樂部,是普林斯頓的諸多校園文化之一,通俗點説就是位於前景大道兩側的“食堂”。
當然,這只是通俗的説法,這些俱樂部和食堂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尤其是那些由學生團體經營的,通常具有較強的排外。
比如波士頓的貴族子弟通常不會允許德州來的鄉巴佬加入他們的俱樂部,除非這個人真的很有水平,至少也得在某一領域取得相應的成就。
也正是因此,你甚至可以從一個人在哪裏吃飯,大致推測出他所處的階層。
所有俱樂部中最著名的大概是常青藤俱樂部和老虎店,直到1991年法院的判決下來之前,他們甚至都是不招收女會員的,只挑選他們認為的
英。
陸舟當時也沒想太多,只是聽説常青藤俱樂部的伙食很好,每年五千美元的會費就可以進去隨便吃,下午還有無限量供應的咖啡,於是便去報了名。
然後,他在被告知一些諸如用餐禮儀之類的注意事項之後,就莫名其妙地通過了。
他原本還以為,自己也要像其他人那樣,通過普林斯頓傳統而古老的方式——辯論,為自己爭取入會資格。
其實想想,這個活動還是有意思的,可以鍛鍊口才。
但現在看來,這個社會對於有能力的人,真不是一般的寬容。
此時此刻,坐在他對面的是常青藤俱樂部的資深會員之一——一位名字叫戴維·勞倫斯的歷史系博士生。
在美國勞倫斯是個很常見的姓氏,大概相當於華國的趙六王五。但在普林斯頓這種地方,尤其是當這個人來自波士頓而且是白人的時候,勞倫斯這個姓氏便不由會讓人會想入非非,聯想到某個和肯尼迪綁在一輛戰車上的家族……
陸舟之所以如此順利的進入這個俱樂部,便是戴維·勞倫斯幫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