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通過PDMS材料薄膜改善負極材料的‘透氣’,抑制鋰枝晶的生長……這並不是什麼新穎的思路,SEM電鏡圖上的表現卻令人詫異,而且也不太像是P出來的。”

“計算材料學還有這本事?聞所未聞。”圖像中,據幾次充放電循環負極材料的圖像顯示,位於PDMS薄膜下方的負極材料並沒有形成那致命的白樹杈,而代之的是一層苔蘚狀的褶皺,並且隨着充電的進行,一層一層往上疊加。

然後是放電環節,由於整個負極材料的表面在微觀狀態下是一層起伏較為平緩的苔蘚狀褶皺,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尖端區域,直到放電結束後,電極上並沒有出現大量死鋰殘留的狀況。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造假的話,這些成果絕對是突破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些褶皺同樣會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和能,不過相比起卡在鋰電池技術瓶頸上的枝晶來説,這點瑕疵都可以説是微不足道的。

食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打着,巴旺迪教授思忖了很久。

論文是篇好文章,裏面列出的數據和圖片證據也挑不出病,但因為這項突破實在是太過重大,以至於他現在和《自然》的編輯一樣,拿不定主意。

就這樣思考了很久,忽然巴旺迪教授心中微微一動,回頭喊了聲。

“拉蒂斯,一會兒我會發一份實驗報告到你郵箱,你讓艾薩克照着那份實驗報告去做一遍。記得告訴他,這是他這個星期的實驗任務。”

“好的教授。”搞定。

巴旺迪教授的嘴角勾起一絲笑意。

艾薩克是他帶的碩士生,研究的正好是電池方向。

實驗本身不是什麼太難的東西,三天之內就能檢驗出來。

雖然一般審稿人是不負責重複實驗的,但為了滿足他本人的好奇心,他決定找幾個碩士生做一下。

反正設備他都有,那點材料也花不了幾個錢。

要是真解決了鋰枝晶,那他也算是見證歷史了。……就在《自然化學》對論文進行同行評審的時候,陸舟也沒有閒着。

再次將三名碩士召集到了他的辦公室,這一次陸舟給每人都發了一份書單。

上面列出來的書不多,總共只有六本。

不過,他要求他們在一個半月之內,也就是9月份之前,將這六本書的內容全部吃透。

到時候他會從這六本書裏面的內容出題,考察他們的學習情況。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