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魯主任沒説什麼,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過去吧。”採訪開始。
坐在教室的凳子上,面對攝像機和話筒,陸舟意外地發現自己,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鎮定。
扎着馬尾辮的女記者對他微微笑了笑,在得到可以開始的示意之後,用播音員一般的聲音問道:“您好,我是金陵報的記者,可以採訪下您,請問您是如何在一個月內完成9篇SCI的嗎?”意料之中的問題。
陸舟想了想,開口回道:“其實吧,我個人覺也沒什麼難的,9篇SCI都是關於人工智能在無人機物
中的應用,這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前沿的領域,我覺得出成果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更何況,此前我已經研究過一段時間,只是最近才開始論文寫作……”記者小姐姐點了點頭,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然後繼續開始了第二個問題:“關於祝先生對您論文灌水的質疑,您有什麼想對他説的嗎?”
“我覺得灌水這是個偽命題,不能因為他對計算機技術一竅不通,就説我的論文在灌水。他有認真讀過我的論文嗎?他有驗證過我在論文中提出的算法嗎?可能他本沒讀過,或者連看都看不懂……”陸舟一臉無奈地説道。
“這些話祝先生恐怕不會愛聽,他向來稱自己是科研工作者。”那記者笑了笑,繼續問,“可是一名大一……或者説即將進入大二的本科生在SCI上發表論文,而且還是一個月內連續發表9篇,委實有些匪夷所思了些,而這也是公眾們質疑的焦點。所以祝先生同時還提出了論文可能抄襲,或者不是出自本人之手的觀點……”
“那些都是毫無據的誹謗,”陸舟聳了聳肩,語氣盡可能剋制,“從我發表的第一篇數學論文開始,每一篇論文我都是在圖書館裏完成的,如果有必要的話,我會向校方申請,出示監控數據。”
“監控數據就不必了,您提到之前你還有發表過數學論文……是這樣的嗎?”記者鋭地察覺到陸舟話中的新聞點,立刻將其挖掘了出來。
這東西想查本瞞不住,與其讓別人挖掘出來作為攻擊自己的材料,不如自己先爆出來。
如此想着,陸舟也就點了點頭,大方地承認道:“是的,不只是計算機論文,此前我在國外核心期刊《理論與應用數學通訊》上發表過兩篇論文,而且其中一篇論文就是發表在那九篇計算機論文之前。所以一個月九篇論文其實不準確,應該是一個月十篇論文才對。”聽到這句話,記者的眼睛亮了,而魯主任的臉都快黑了,拼命向陸舟使眼,示意他別在把話題帶向對他不利的地方。
不過陸舟卻是故意沒有看他。
別人既然選擇了高調的進攻,這時候低調是沒用的,只有同等高調地回擊,才有可能扳回一城。
畢竟打這種輿論戰可不是辯論賽,更何況對面潑過來的髒水,本身就是難以自證的東西。我説有專門的學術編輯能夠證明我論文的專業,你也可以跳出來懷疑這個學術編輯的“權威
”,懷疑學校和期刊為了自己的聲譽從中包庇。
至於指望吃瓜羣眾學會獨立思考……
那還不如指望西瓜學會思考更容易些。
無論真相如何,形成壓倒優勢的輿論,都會擅自為一切蓋棺論定。
所以陸舟已經想好了。
普通人做不到,但天才不是普通人。
既然你要把我抹黑成一個只會在論文中注水的學術毒瘤,那我就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天才!
記者點了點頭,正準備問下一個問題,就在這時,教室外面忽然傳來毫不掩飾的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