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説話間,德國那邊的訪問團已經走下了舷梯。
而陸舟這邊,也向着舷梯的方向了上去。
走在一行人的前面,那個模樣看起來稍顯年邁的工程師摘下了黑的帽子,向陸舟伸出了滿是老繭的右手。
“你好,陸教授,我是來自亥姆霍茲柏林材料與能源研究中心的蘭德·烏利奇。旁邊這位是我的同事,西姆森·尤金。”
“陸舟,”和這位耳曼工程師用力握了握手,陸舟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笑了笑,“你會漢語?”
“我以前在金陵這邊工作過兩年,可能説的不是很標準,但多少還是會一點。”這位看上去很嚴肅的老人咧了下嘴角,用風趣地口吻説道。
“是嗎?可是在我看來已經很標準了,”友好地笑了笑,鬆開了手之後,陸舟繼續向介紹起了自己旁邊的三人,“這位是金陵高等研究院材料學研究所的所長楊旭,以及寶盛集團的總經理孫成武先生和總工程師曺敢為先生。”
“我代表寶盛集團歡諸位的到來,”握着烏利奇的右手晃了晃,孫成武笑容滿面地説道,“我們集團為諸位準備了酒店,請問你們是先去酒店放行李,還是另有別的安排?”烏利奇説道:“酒店一會兒去可以,可以先帶我們去一趟工廠那邊嗎?”孫成武微微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有料到這些德國人這麼猴急,於是下意識看了一眼陸舟。
見陸舟點頭示意之後,孫經理立刻看向了烏利奇教授,欣然笑着説道。
“當然沒問題。”德國這邊的訪問團規模不大,總共只有六名人,但卻全都是亥姆霍茲柏林材料與能源研究中心從事碳納米材料方向研究的頂尖專家。一行人上了接送的專車之後,孫經理主動坐在了陸舟的旁邊,忍不住問道。
“你説這些德國佬這麼着急?”聽到孫經理的問題,陸舟笑了笑説。
“打個比方,上學那會兒,如果你的同桌平時考試只有七八十分的樣子,突然在最近的一次測驗上考出了120分的成績,你會怎麼想?”楊旭想了一會兒:“那得看是多少分制?”
“多少分制不重要,”陸舟搖了搖頭,“不管是多少分制,你肯定都會納悶,他是怎麼做到的,亦或者這其中是否存在貓膩。”孫經理遲疑了下:“你的意思是,他們在懷疑我們是在忽悠他們?”
“這種關係重大的合作,是人都會留個心眼,”頓了頓,陸舟繼續説道,“我們只需要證明給他們看就行了。”第496章用技術征服德國佬距離金陵市大學城不遠,市政府新規劃的高新技術園區中,坐落着寶盛集團的工廠。
在寬敞的廠房中央,擺放着一台體積龐大的生產設備。
從外觀上看,這台設備的模樣多少還是有些古怪,或者説簡陋,甚至有點像是東拼西湊出來的產物。
若非是有人介紹的話,恐怕不會有人想到,這看上去毫無科幻的玩意兒,竟然便是那幾千納米寬度的石墨烯導線生產工序中的核心設備。更不會有人想到,在那緩慢開合着的金屬板之間連接着的一道道銀
的細線,便是價格堪比等重量黃金的SG—1導線。
當然了,這只是針對現在而言。
等改進了生產工藝和設備,等生產規模上去了,成本自然就下來了。
就在這時候,廠房外面傳來了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