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台裝置,由發機、傳輸線、阻抗匹配器、以及最關鍵的加熱天線四個部分組成。RF輸出能量能夠達到3MW級,頻率可調範圍在30—110MHZ之間。
作為聚變裝置上的關鍵部件之一,這玩意兒可以説是廬陽物質研究所除了全超導D型截面設計之外的第二大黑科技了。
除了被通用原子能公司採購之外,這台價值上億的設備還拿到了ITER示範堆工程的訂單。
不過現在看來,歐洲人大概是不會買了。
頓了頓,肖樂繼續説道:“這台設備原定是打算拆卸之後運往法國的,不過我們和他們那邊的合作已經中斷了。用這玩意兒,我們可以很快將反應堆內部的等離子體加熱到一億度以上,可以説,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等離子體加熱技術之一!”陸舟點了點頭,饒有興趣地打量着這台設備。
雖説名字叫ICRF加熱天線,但比起他理解中的天線天線,怎麼看這玩意兒都更像一台放大了幾十倍的空調。
整個裝置下方的鋼筋支架,在形狀上和空調下面託舉的鋼筋支架差別不大,整個裝置中向前突出的保護限制器和電帶,便像是空調的濾網與扇葉的組合一樣。
再往後面是管狀的真空傳輸線、壓驅動器、以及關鍵的真空饋口。
在實驗時,作為“空調扇葉”的保護限制器位於ICRF加熱天線的最前端,和緊挨着的電帶共同構成等離子體加熱部件以及“法拉第屏蔽箱”,在對等離子體進行加熱的同時將等離子體與電
帶隔絕,同時阻止靜電場耦合到等離子體中。
由於直接面對真空室內的等離子體,因此在上面還焊接有43外直徑10mm的冷卻管道。
整個裝置雖然看着複雜而龐大,缺乏了一些科幻上的美,但在整台裝置上卻沒有一處設計是多餘的,甚至於每一道焊接口都經過了
心的設計。
因此,想要更改這些設計,同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時候,一位手上拎着安全帽,穿着灰外套的老工程師走了過來,看着陸舟笑了笑説道。
“怎麼樣?這玩意兒看着還行吧?”聽到這句話,陸舟笑了笑説:“看起來是
可靠的,就是但願它在仿星器上也能正常運行了。”這位老工程師擺了擺手:“這你放心,就算現在不管用,我也保證能讓它變得管用起來。”站在陸舟面前的這位老先生,名字叫李健綱,華國工程院的院士,同時也是科大副校長與華科院物質研究院的副院長。
雖然老先生本科讀的是船舶動力,但最後不知怎麼的半路出家研究起了等離子體物理。後來又趕上了九五重大科學工程的大,可控聚變的研究在國內越來越受重視,他的學術生涯也算是隨着歷史進程的發展一路平步青雲,做到了副院長的位置上,後來又評上了院士。
在華國從ITER退羣之前,他的身份還是華國專家委員會委員之一,ICRF加熱天線技術能夠在國際上廣受認可,這其中他的功勞也是功不可沒的。
至於現在,華國從ITER退羣了,他的身份也就變成了國家聚變能計劃執行中心的顧問,同時負責協調廬陽物質研究所在示範堆工程中的工作——即,整個示範堆的加熱部件。
此刻站在陸舟旁邊的肖樂是他的學生,也正是他推薦過來的。
對於這位大牛的保證,陸舟還是很相信的。
“那就麻煩你了,我簡單的説幾個要求。”李教授取出了隨身攜帶的本子,也不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