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隨着在陸舟走下了台前之後,緊接着上台的是CERN理事長克萊梅爾夫人。
這位年過半百的老,用緩慢卻條理清晰的發言,表達了CERN組織對於即將成立的國際月面強子對撞機研究中心(IMCRC)的支持與肯定。
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次國際質的研討會上,學術界代表的發言被安排在了C位,放在了政界代表的前面。
在陸舟和CERN代表的發言都結束之後,緊接着上台講話的是華國科工局的李局長,以及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各國航天部門的高級別官員,紛紛代表本國官方,發表了對於這項世紀工程的看法,並且送上了美好的祝願。
無論心中懷着怎樣的想法,無論在這背後還有着怎樣的明爭暗鬥和博弈,至少在這一刻,面對着決定這地球文明高度的世紀工程,來自世界各地的手是緊握在一起的。
而這一歷史的畫面,也被立在萬人大禮堂兩側的攝像頭永痕地記錄了下來,並且通過網絡實時轉播到了千萬家的電視機上。
開幕式很快落下了帷幕。
第一屆月面強子對撞機研討會議正式開始。
而與此同時,對於物理學來説,一個新的時代也隨着這場開幕式的幕布的落下,就此拉開了新的帷幕……
第912章他一定會來!
就在月面強子對撞機研討會正在進行的時候,遠在地球另一邊的普林斯頓,兩位教授正坐在高等研究院一樓的食堂,一邊喝着紅茶聊天,一邊享用着下午茶的甜點。
放在食堂一側的晶電視屏此刻打開着,右上角掛着哥倫比亞電視台的標誌,銀幕的正中央放映着的是對國際月面強子對撞機的報道。
這件事情從上個月開始就鬧得沸沸揚揚。
對於月球這顆懸在人類頭頂的寶藏,國際社會可以説是垂涎已久。可雖然一直有人宣佈過宏偉的計劃,但絕大多數的計劃都停留在紙面上,還從來沒有哪個人將其付諸行動過。
然而華國的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卻是個例外。
從天宮號的運行開始,全世界都見證了華國在工程領域的速度究竟有多麼恐怖。
一旦那些亞洲人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情,似乎就沒有他們辦不成的。
現在他們要在月球上建一座強子對撞機,讓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去他們的國家打工,甚至是學習他們國家的語言……
從這個月的月初到現在,幾乎整個互聯網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不只是互聯網,現實中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