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卷第一百四十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終卷第一百四十八章唐寅急忙把上官元吉拉起,苦笑着説道:“元吉,你看你這是做什麼。”看着鬚髮斑白的上官元吉,唐寅心中慨萬千。

當初他第一次見到上官元吉的時候,他正值壯年,三十出頭,風華正茂,二十多年的光yin過去,上官元吉亦從當年那羽扇倫巾的貴公子變成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

他嘆道:“元吉啊,你應該知道,君王的生活並不是我想要的,這麼多年來,我也一直是忍着,咬着牙忍着,畢竟風國不是我一個人的,支撐起風國是我的責任。現在玉兒已經長大了,有他的孃親以及朝中那麼多的大臣輔佐,他完全能夠支撐起這個國家,現在,也該是我離開的時候,去過我真正想過的生活!”上官元吉聽得老淚縱橫,顫聲説道:“微臣…微臣捨不得大王啊…”唐寅眼圈一紅,嘆道:“我也捨不得你們這些老哥哥、老兄弟們啊,有機會,我會回來探望你們的。”

“大王…”上官元吉這時候再顧不上什麼君臣有別,拉着唐寅的胳膊,忍不住放聲大哭。數十年的朝夕相處、相濡以沫,名為君臣,實為兄弟,上官元吉是真的捨不得唐寅。

被他哭的唐寅眼淚也險些掉下來,他用力鼻子,強笑道:“元吉,你應該為我到高興才是,我終於可以解了,終於可以…”説到這,唐寅亦哽咽着説不下去。

人在江湖會身不由己,坐在國君的位置上,更是如此。現在,他終於可以放下一切,去追求他真正想要的東西了,這有多不容易啊。

沉默了好久好久,唐寅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説道:“元吉,我走之後,你又當如何呢?”上官元吉抬起頭來,不解地看着唐寅。

後者拉着他坐下來,説道:“有我在,哪怕你把全風國的人都得罪光了,也沒人敢動你,可是,等我不在了,朝中的大臣們,香兒,甚至玉兒,他們…還會容得下你嗎?”這才是唐寅最擔心的。他甚至都可以預到,在自己離開之後,不久的將來,上官元吉的下場會如何。

上官元吉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問道:“大王以為微臣當如何?”

“辭官吧!元吉,這些年來,你也積累了不少的積蓄,即便辭官,也足夠子孫後代衣食無憂的,另外,我還可賜你一塊封地…”上官元吉搖頭,説道:“微臣可以辭官,告老還鄉,但是天子能告老還鄉嗎?只怕,微臣不在朝中,大臣們又會肆無忌憚的勸進。”唐寅苦笑,幽幽説道:“元吉你連自己的命都快保不住了,還仍想着去保天子?”上官元吉長嘆一聲道:“微臣亦是盡人事,聽天命!”唐寅深深看了上官元吉一眼,説道:“你有你的想法,但我無法眼睜睜看着你往火坑裏跳,你輔佐我,治理風國一輩子,不能得不到善終。明ri,我會在早朝上宣佈,罷免你右相一職,另外,我在安地的南平郡已選好了一塊地作為你的封地,那裏很富饒,就算每年吃租子都夠你花用不盡的。”上官元吉眼圈猩紅,眼淚又掉了下來,顫聲説道:“大王在臨行之前,還處處為微臣着想,微臣…微臣…”説到這,他已是泣不成聲。

唐寅嘆道:“臨走之前,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啊!邱真、宗元他們都善於處世,他們的理念也是朝廷的主理念,慕青、梁啓他們皆為軍中大將,就算不善處世,但只要不惹出天大的婁子就沒人動得了他們,唯獨你,在朝中早已失去基,沒有哪個大臣和你是同一條心的,一旦出事,恐怕連個能為你説句話的人都沒有,留你在朝廷,我就算走也難以安心。”

“大王對微臣的大恩大德,微臣今生無以為報,只能等來世做牛做馬回報於大王了!”上官元吉顫巍巍地站起身形,跪伏在地,向前叩首。

唐寅仰面,慨萬千地説道:“真是懷念當年四處征戰的ri子啊!”那時候沒有這些那些的煩惱,就連人心都是乾淨的,大家只有一個目標,大家的力氣都會集中在一起,向同一個方向使勁,就算之間偶爾會有分歧,但本的立場都是一致的。

而現在,天下太平了,人心似乎也都變了,只想着為自己牟取私利,一個個隨波逐,當年互相之間掏心掏肺的覺再也找不回來了。

唐寅身站起,揹着手,臉上硬是擠出一絲笑容,説道:“好了,我也該回宮了,元吉,我,會去探望你的。”

“微臣…恭送大王…”跪在地上的上官元吉再次叩首,腦袋頂在地上,久久沒有抬起。

風歷二十年,七月,風王唐寅在朝堂上宣佈罷免上官元吉一切官職,但爵位保留,並將安地南平郡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賜給上官元吉。

上官元吉這位風公國最後一任的右相以此結局退出歷史舞台,在他為相的二十年間,將風國治理的國富民強,各地百姓互相融合,生活富足,安居樂業,更主要的一點是,他讓羸弱不堪的殷氏皇朝又苟延殘十數年之久。上官元吉的一生,是充滿功績的一生,就算被後世批評過於迂腐,阻撓風帝國的建立長達十多年,但也無法抹煞他對風國所做的貢獻。

他最後的結局看似不幸、不公,實則卻是他的大幸,在與風國主意識格格不入長達十多年之久,他最後還能得到善終,也堪稱是個奇蹟了。

在上官元吉被罷官兩個月後,風王唐寅突然神秘失蹤,只留下一封遺詔,遺詔中寫明,長子唐玉繼承風王位。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