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心裏的算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不可否認尚真沒有拒絕的原因裏面也包括他認為如果拒絕了的話可能更加得不償失了,因為如果他拒絕了朱厚照的提議,那麼首先從今往後倭寇已經未來可能出現的倭奴國的大舉進攻都只能有琉球王國自己抵擋了,不會再有人來幫他,其實本來在之前這些就是琉球王國一個國家負責抵擋的,就是以後還是這樣也沒有什麼。(搜讀窩。souduwo。)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朱厚照既然説大明願意幫助琉球王國抵擋倭寇,在有了別人幫忙而不用自己一人獨擋這個更好的選擇之後突然之間尚真覺得如果拒絕了的話就可惜了。

倭寇有多厲害?倭奴國有多厲害?作為和倭奴國緊鄰的琉球王國的國王尚真一清二楚,如果是小批的倭寇前來侵略琉球的話尚真還有把握不讓這些人上岸,但是如果是大批的倭寇前來的話,最起碼戰火要蔓延到琉球王國的本島之上了,整個本島本來就那麼大一點的地方,隨便起一點的戰火都可能蔓延到整個島嶼之上。

這樣先不説最後打退了倭寇之後琉球王國要遭受多少的損失,但是到時候對他們尚家王朝在琉球羣島的統治會產生的動搖就足夠尚真苦惱的了。而且這還絕對是在最後尚真能夠打敗倭寇的前提之下的,如果或者萬一到時候出現了什麼差錯尚真戰敗了,那麼從此之後這個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他的尚氏王朝了。

而這一切都還是在倭奴國僅僅是有倭寇前來而不是倭奴國之中的正規部隊前來侵略的情況下,倭奴國上下對於琉球羣島的渴望尚真又不是不知道。單據他所知在最近的幾十年當中倭奴國當中有出現過多次有人想要阻止軍隊進攻琉球羣島的,只不過最後都沒有成功而已。

雖然現在以及未來幾年之內倭奴國內應該不會大規模侵略琉球羣島,但是未來呢?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遠的未來呢?未來的事情誰也説不準。

畢竟琉球王國在這個世界上實在是太小了,不但在面對大明的時候不堪一擊,便是面對現在表面統一實際上暗地裏四分五裂的倭奴國同樣也是不堪一擊,哪怕是倭奴國上面一箇中等的幕番琉球王國就要傾全國之力才能堪堪抵擋,而在未來只要倭奴國不説全國之力進攻琉球王國。便是少部分的幕府聯合起來就能夠一舉消滅琉球王國了。

如果朱厚照知道了尚真的所想一定會在心裏讚賞尚真的先見之明,因為尚真所預料的這些在未來都是真真實實的發生過的,其實作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對自己國家未來幾十年乃至更遠的時候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會有一些先見之明的。只不過大多數的時候哪怕是預料到了未來會發生什麼危機自己也無能為力而已。

雖然尚真不能和中原王朝當中的秦皇漢武等大帝相比,但是最起碼在琉球王國的歷史之上尚真算是最英明的一代君主了,對於未來之事的先判之明尚真還是能力十足的。

倭奴國早就有併琉球王國的野心。但是隻不過因為以前因為國內的羈絆而一直不能成行而已,而這也是琉球王國一直能夠安穩生存的原因,不過畢竟將自己的安全寄希望於對手身上這是十分不可取的,就算現在倭奴國沒有大局來犯,但是尚真知道琉球王國的這種幸運不會一直存在的,只要倭奴國一天不忘記併琉球的野心,便總有一天倭奴國的大軍要兵臨城下的,到時候琉球王國該怎麼辦?

,尚真知道幾十年之後雖然自己肯定是不再了,身為一個小國的國主尚真還是有自知之明不會去幻想那些永生不死的,但是哪怕自己不再了。到時候坐穩琉球王國國主之位的卻仍舊會是自己的後代子孫。不管如何尚真不能不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一下了。

與其在幾十年後琉球王國在自己的子孫後代之中亡國了,還不如自己現在便將倭奴國這個上百年來琉球王國最大的隱患除掉,然後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永享江山呢。

而要想除掉倭奴國對於琉球王國的威脅,單靠尚真自己是不行的,不管他有多大的才能。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力作為後盾那也是無能為力的,大明,只有依靠大明的力量才能實現尚真的目標。

所以朱厚照的建議尚真一定不能拒絕,拒絕了朱厚照的建議尚真便無法利用大明的力量去將倭奴國對琉球的危害消除,而且琉球是一個小國,面對大明本就沒有抵擋之力。尚真不知道如果自己拒絕了朱厚照的提議的話大明會不會對自己生出怨恨來了,別到時候利用大明的力量不能還自己把大明給得罪了。

尚真還是知道在琉球王國所知的勢力範圍之內,最最不能得罪的國家就是大明瞭。

所以尚真經過短暫的思考以及猶豫之後便答應了朱厚照的提議。

看到尚真下馬向自己謝恩,朱厚照知道今之事算是成了,朱厚照不知道尚真在剛才短暫的思考那一會之內倒地想了些什麼,不過那些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尚真答應了便行了。

在某些時候朱厚照懶惰的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但是在某些時候朱厚照卻又像是一個工作狂一樣,在尚真答應了之後,朱厚照也不打算在在外面遊玩了,以軍國大事為重的口號,朱厚照立馬帶着所有的人回到了皇宮當中。

既然大的方向已經確定了,那麼細節部分便好商量了,回到皇宮之後朱厚照找來了一張覆蓋大明、朝鮮、琉球以及倭奴國的地圖,據現在的實際情況,朱厚照和尚真最後將大明派兵的細節內容給定了下來。

按照兩人的商量,到時候琉球王國將在自己的西邊最靠近大明的地方單獨的劃出來讓大明的軍隊在上面駐紮。大明依照協議在上面駐軍的數目並沒有規定,不過就一個小島又不是多大的地方,就是朱厚照想往上面個十萬的軍隊也不可能,頂多兩三萬就頂天了。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