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看到兩國之間的架勢,朱厚照知道他們之間的這場戰爭已經不可能避免了,既然如此,自己也不能甘於人後了。
在皇宮之中,朱厚照同時接見了來自兩個國家的使臣,不過和以前的一樣,兩個使臣都還是失望而歸。
朱厚照已經打算參戰了,但是在最後的關頭卻放棄了去和奧斯曼帝國結盟的機會,如果按照以前的情況來看,兩國結盟無疑是最好的。
但是等到薩非王朝滅亡之後可以肯定兩國之間也要立馬進入相互戒備的狀態了,甚至有可能在戰爭的末期兩國也打起來。既然如此,那乾脆就不結盟的了,免得到時候傳出去影響也不好。
看看前一天兩國還共同協力打敗了薩非王朝了,結果一天之後兩國就自己打起來了,果然兩個國家都不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話朱厚照可不希望變成後世人評論這段戰爭的慣用語言。
而且不和奧斯曼結盟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麻痹伊斯邁爾,現在奧斯曼帝國以及薩非王朝都已經進入了戰備狀態,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咄咄人,伊斯邁爾已經把帝國絕大多數的兵力都集中在了西面。這個時候如果突然傳出來大明和奧斯曼帝國結盟了,那麼得到消息的伊斯邁爾肯定會立馬把
調大軍回防大明的。
現在朱厚照還是和以前一樣直接拒絕了兩國的結盟請求,那自然就可以給兩國留下一個和以前一樣的印象了。無疑這會讓兩國之間都認為大明還是無意這個時候發動一場戰爭。
雖然估計賽利姆要失望了,但是伊斯邁爾肯定要高興異常了,伊斯邁爾高興了,那到時候朱厚照就有可乘之機了。
在兩國使臣離開京城之後,後面還有數道朱厚照的密旨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勢送到了哈薩克的李端澄手中。
既然朱厚照要趁奧斯曼和薩非王朝戰正酣的時候突然加入來奪取自己的利益了,那自然要提前做好秘密的準備了,而且這個人直接行動的人最好還是李端澄。
李端澄現在就在哈薩克。那裏地處中亞,是現在大明前往薩非王朝最便捷的一個地方,兩個地方中間相隔的是烏茲別克汗國,但是現在的烏茲別克汗國就和大明自己的地方有什麼區別呢。
現在把大明其他地方的軍隊調入中亞無疑可能被伊斯邁爾給發現了,所以為了保密讓李端澄為將,用哈薩克的明軍是最好不過了。
他們在平時並不需要做太多的準備,只要朱厚照的命令一到,大軍就立馬可以出動了。
而且除了那裏的明軍之外,昔班尼也不能把他給忘了,攻打哈薩克不能忘了昔班尼。同樣的攻打薩非王朝也不能忘了昔班尼了。
烏茲別克汗國和薩非王朝相連,兩國之間的關係自然不用多説了,如果不是這一世朱厚照改變了歷史的話,現在的昔班尼就已經死在了伊斯邁爾的手中了。
而在呼羅珊的巴布爾也是一個不得不參與的人,此時的巴布爾正處於孤立無援的局面,他致力於恢復自己祖先帖木兒帝國的國土,這樣無形之中就直接把現在中亞的所有國家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雖然在朱厚照的支持之下巴布爾在呼羅珊成立了一個隸屬於大明的帖木兒都護府,不過沒有大明直接的參與,這些年來在伊斯邁爾的打擊之下巴布爾過的並不好。當初的呼羅珊現在已經有一半不再自己手中了。
正德六年六月,賽利姆親率一萬騎兵突然薩非王朝,由於事發突然,伊斯邁爾佈置在前線的大軍本就來不及反應便直接被擊潰。
得知前線戰敗。伊斯邁爾大驚失,親自帶着騎兵前往前線指揮,但是出戰獲勝的賽利姆並沒有輕兵冒進,反而主動停止進攻。等到後面陸陸續續的大軍到齊了之後在伊斯邁爾畢竟之路上對薩非王朝的大軍進行了一次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