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雙雄對決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以説雙方此戰一開始就幾乎是歷史上雙方此戰的翻版,由於伊斯邁爾太過於年輕但是成功的又太過於迅速,導致伊斯邁爾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自大的情況。

雖然他早就知道雙方必有一戰。也早就開始做了準備,但是所有的準備工作卻一直做得比較糙,很多細節問題本就沒有關注,這也是他被賽利姆突襲成功的本原因。

當然不可否認雙方實力的差距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常年指揮戰的賽利姆無疑對於兵器上有着和伊斯邁爾截然不同的看法。

伊斯邁爾崇尚冷兵器,所以現在的薩非王朝大軍全都用的是弓箭以及刀槍,反觀奧斯曼帝國的大軍,雖然熱兵器並沒有像大明那樣多,也沒有完全的熱兵器部隊,但是火槍以及火炮卻已經開始在奧斯曼帝國的大軍之中開始普遍利用了起來。

和自己西面來自歐洲的大軍戰過的賽利姆無疑更加明白熱兵器的重要

前去支援但是卻被伏擊的伊斯邁爾不得不倉促的帶着大軍撤退,而這個時候覺自己已經勝利在握的賽利姆也放下了心來開始帶着大軍僅僅在後面追着伊斯邁爾的步伐。

正德六年的七月中旬,伊斯邁爾帶着八萬多大軍退往大不里士,而賽利姆也帶着大軍僅僅的跟隨到了這裏。

一連串的失敗讓伊斯邁爾幾乎威嚴掃地,他迫切的需要一場勝仗來挽回自己的威望以及目前的困境,如果在敗下去的話自己可能就要亡國了。

大不里士是此時薩非王朝的都城,如果這裏都被攻陷的話,那麼伊斯邁爾就真的要面臨國破家亡的局面了。

為了阻止奧斯曼大軍進攻的路線,以及儘量減少他們可以在沿途獲得的補給,從邊境一路撤退的途中,伊斯邁爾都不停的對沿途實行焚燒的政策,顯然他是要把這一場戰爭變成一次焦土戰了。

伊斯邁爾的焦土政策目前來看還是很成功的,此時的奧斯曼帝國還沒有到達鼎盛時期,國力還是微微有點不足,而且因為賽利姆爭奪王位之時的多次內鬥,也導致了奧斯曼帝國實力一定程度上受損。

可以説現在的賽利姆為了鞏固自己蘇丹之位發動的戰爭是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之下發動的,他從一開始就把相當一部分的補給確定在了從薩非王朝內部佔領區域補給。

伊斯邁爾的焦土政策幾乎讓賽利姆的大軍在沿途得不到一顆的糧食,賽利姆有十五萬的大軍需要養活,沒有糧食,不用伊斯邁爾反攻,大軍自己就有可能潰敗。

大不里士之戰對於雙方都至關重要,它是關着伊斯邁爾的生死,而賽利姆也在指望着攻下這裏之後可以從這座富饒的城內獲得一定的補給,同時攻下了這裏他也可以放慢大軍速度慢慢從國內調集糧食了。

伊斯邁爾先是拒城而守,然而這招以前很管用的方法,現在當賽利姆有了數目眾多的火炮之後就沒有那麼大的威力了。

在攻城的時候,賽利姆把所有的火炮全都集中起來,找到一個城牆的薄弱地點之後就照着那裏進行猛攻,無數的炮彈幾乎同時落在一個地方,整個大不里士城都幾乎開始搖晃了起來,第一天,大不里士城牆便出現了缺口,無疑這是賽利姆集中轟炸的方法產生了效果了。

第二天,賽利姆故技重施,大不里士城的城牆出現了轟塌的情況,雖然還有半塊城池在,但是看到這個情況,伊斯邁爾的心都涼了,照這樣下去城池是肯定守不住了。

與其等到被對方攻入城內造成士氣全無,還不如主動出戰呢,於是在第三天的時候伊斯邁爾便將大軍調到城外擺出了進攻的架勢。

伊斯邁爾的舉動無疑正種賽利姆的下懷,如果攻城的話賽利姆還害怕巷戰的時候伊斯邁爾再次把城池給焚燬了呢。在外面就安全的多了。

賽利姆玩了個小伎倆,他仗着自己數量更多的軍隊,在和伊斯邁爾對峙的時候,偷偷對城池發動了進攻,從昨天轟塌的地方,奧斯曼大軍第一次進攻便攻入了城內。

伊斯邁爾留下的少量軍隊本就沒有怎麼抵抗就被屠殺殆盡了,至此決戰還沒有開始,大不里士城就已經落在了賽利姆的手中。

賽利姆大喜,城內無數的糧食一次的解決了他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補足了糧食之後,他便可以從容不迫的去解決伊斯邁爾了。

雙方在城西相互對峙,在得知大不里士城陷落的第一時間,伊斯邁爾便下令發動了進攻,這一戰至關重要,伊斯邁爾前所未有的重視,雙方在城西廝殺了整整一天都沒有分出勝負,在伊斯邁爾幾乎自殺的進攻方式之下,賽利姆的奧斯曼大軍不得不暫避鋒芒。

然而,就在伊斯邁爾似乎看到了一絲勝利希望的時候,突然一個巨大的噩耗傳來,大明竟然趁着兩國戰的時候突然帶着大軍從烏茲別克直接進攻了波斯高地。

伊斯邁爾為了應付和賽利姆的戰爭已經把國內大部分的大軍都佈置在了西側,在東面幾乎沒有多少的守軍,大明既然已經出兵,那麼波斯高地的情況肯定就不容樂觀了。

ps:ps:今天又去醫院了,動了個光小手術,疼死了,晚上才有時間更新,抱歉了…哎,沒有存稿就是苦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