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牽一髮而動全身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幽州一地調整戰略,也加快了各地軍閥的併步伐,為了獲得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資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不斷的壯大,不斷的被消滅,軍閥在經過幾次大戰之後,實力不斷壯大,開始鞏固,而在長安的陰謀正在漸發展,只等機會,除之而後快。

話説當王允“被迫”將其義女送給董卓,呂布回府之後大怒不止,心中對董卓的怨氣立即爆發,而王允也趁機來到温侯府邸向呂布賠罪,説:“奉先,老夫對不起你啊,本已經把紅兒許配給奉先,結果卻受不住相國的威脅,只好把紅兒送給他,奉先,請受老夫一拜,向你請罪。”説着王允就要下拜,呂布連連扶住王允,説道:“義父切莫如此,我與紅兒是真心相愛,如今之事,怪只怪董卓老匹夫,奪我所愛,拆散我的紅兒,此仇不報,我誓不為人,還望義父教我。”王允故作驚訝的説道:“奉先此話不可亂説,他是你的義父,怎可如此?”呂布説道:“哼哼,董卓惡賊,只不過是看中我的武勇,卻又不相信我,到如今他依然只相信他的西涼鐵騎的那一般人,我只能掌握我的狼騎,我雖然是他的義子,那隻不過是給天下人看的,實際上,他只把我當條狗,當,我得知此時之時,我前去求他,讓他把紅兒賞賜給我,結果老匹夫卻説男兒不可以為了兒女私情而忘記了建功立業,哼哼,説的好聽,還不算為了霸佔紅兒,我呂布對天發誓,不殺了他,難解我心頭之恨。”王允藉機説道:“奉先,既然如此,老夫必助你一臂之力,以報我奪女之恨,現如今你要繼續對董卓表示順從,在適當時機,我會告訴你該怎麼做,同時你要控制好你的人馬,在重要關頭,給董卓致命一擊,到時侯,老夫再為奉先和紅兒主婚。”呂布説道:“多謝義父了。”王允於是又和呂布留下了今後聯絡的口號與地點,就告辭回府了。

王允回府後立即派人前去請僕士孫瑞、司隸校尉黃琬過府商議。不久兩人一同而來,王允説道:“兩位兄台,大事可期矣。”黃琬説:“此話何意?”王允解釋道:“剛剛我從温侯府上而歸,其已被我説動反董,只待時機一到,必除之。”孫瑞説道:“此話當真?”

“當真!”王允回道。黃琬又説道:“呂布雖然已經與我同道,可還有一個李儒在,要想除董卓老賊還是不易。”孫瑞説道:“此事不難,我知道李儒與我好友王旭乃同鄉,屆時讓王旭邀請其前去飲酒,把他引開,再派出一人前去説動董卓入宮,你我合計將其除之即可。”王允説道:“請孫大人細細説來。”孫瑞説:“明天我們派人向記天子建議,讓其遜位於董卓,天子必然會不同意,而後,請王司徒留下和天子商議,過3天之後,可遣一能言之人,往董卓府上請卓進宮議事;一面以天子密詔付呂布,命其使伏甲兵於朝門之內,待董卓入而誅之:此上策也。”黃琬道:“誰人敢去?”孫瑞説:“呂布同郡騎都尉李肅,以董卓不升其官職,心中頗有埋怨,多次與我喝酒説起此事,大為不快。今若令此人去,董卓必不疑。”王允説:“好,我再親自前往呂布府上與其商議,同時孫大人讓你的好友和李儒約定三天之後午時與其共飲。”當下,王允告別二人再次來到温侯府邸,呂布看到王允去而復返,必知有要事相商,於是讓心腹遠離自己的書房,不得讓人靠近一步,不尊者殺無赦。

王允説道:“奉先,老夫剛剛和幾個朝廷大臣共同商議,三天之後在宮中共除董卓,如今我把計劃告知於你,你我再合計合計。”於是王允將計劃原原本本的告訴他,並且還讓呂布明天請奏天子,讓其遜位於董卓,呂布一聽,想了一下説道“如此,此計可行。且昔勸吾殺丁建陽者,此人也。今其若不去,布先斬之祭天地。”王允對於呂布的反應很高興,一切按照他的計劃在進行,於是王允也不多做停留,立即回府,準備明天早朝之事。

王允離開之後,呂布派人密請肅過府一敍。呂布道:“昔汝説服我殺丁建陽而投董卓;今董卓上欺天子,下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你可傳天子詔往董卓府上,宣卓入朝,伏兵誅之,力扶漢室,共作忠臣。尊意下如何?”李肅道:“肅亦除此賊久矣,恨無同心者耳。今將軍若此,乃天賜也,肅豈敢有二心!必助將軍一臂之力,共效朝廷。”遂兩人折箭為誓。

第二天早朝,天子依然像往常一般,仍是一個傀儡,董卓猶如太上皇般站在殿下“有事上奏,無事退朝。”諸位大臣把各自的本章上奏之後,天子一一留中,待待會兒董卓審批之後在下發。

呂布最後啓奏道:“臣有事啓奏,請天子容秉。”劉協看了看董卓,董卓微微點頭,劉協説道:“愛卿有何要事?”呂布説道:“啓稟聖上,如今天下軍閥割據,朝廷政令只在關中一帶可以通行,出了函谷關,本沒有人會去看他一眼,臣以為,出現這樣的情況,皆是因為問題出在我朝廷。”董卓聞言眼睛一挑,不過依然閉着眼,李儒也是多看了看眼呂布,依然不語。

其他幾位效忠朝廷的清則是大罵道:“一介匹夫,怎可胡亂誹謗朝廷,呂布你這是想幹什麼?”王允也不出言阻止,呂布繼續説道:“諸位大人且聽布一言,如今天下年弱,德行不能服天下臣民,而相國恩澤四海,四海皆服,如今相國以丞相之身份行天子之事,名不正言不順,是以天下如此動盪,假若天子遜位與相國,那麼等相國登基之後,上天垂憐,必會保佑新朝統一天下,還天下百姓之朗朗乾坤。”臣等請陛下遜位與相國,還天下之朗朗乾坤,呂布麾下的幾員大將紛紛請奏。

王允此時出口大怒曰:“呂布匹夫,你這是陷相國於不義,你這是謀反,老夫豈能饒你,必上奏天子誅殺爾等。”董卓在聽到遜位之時,心裏是樂翻了天,暗道:奉先我兒,真瞭解為父之心意,比起李儒這廝好多了,不然我早就登基了,奉先會辦事,為父有大賞。

天子聽到遜位一詞時,心理咯噔一下,終於心裏想着的事情發生了,這漢室天下要亡在我的手上了,説道:“愛卿豈能如此,董相國,還請出來説句話。”董卓突然大喊道:“哎呀呀,咱家眼疾犯了,李儒,快快扶我回府,趕緊找太醫過府救治,快扶我回府。”天子劉協看到董卓臨了來了這樣一招,卻苦於無計,看向了王允,天子只能下詔退朝。

董卓徑直回府,不作任何停留,只把李儒召回去,回府之後,董卓問道:“奉先今是怎麼了,怎麼會説這樣的話?”李儒説道:“温侯亦或是受了某些人的指使,亦或是想自己升官,近我聽説王允和温侯走的很近,會不會是?”董卓説道:“呵呵,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不過那是不可能的,王允是一個忠心漢室的人,他怎麼會讓奉先請奏天子遜位呢,而我如今權傾朝野,這整個關中都在我的手中,奉先只有效忠於我,其他人那是不可能的,再説這些年我也對他算恩重如山,金銀財寶美女都統統賞賜給他了,怎麼會有異心?”李儒説道:“那或許是温侯不滿足於侯爵,想再升一級,畢竟這漢室江山是非劉姓而不得封王。只要相國登基,那温侯就身價百倍了。”董卓説道:“這事兒十之八九是如此。那以你看,現如今,咱家該如何?”李儒説道:“不知相國心裏是如何想的呢?”董卓説道:“哈哈哈,咱家自然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稱孤道寡,位及九五。”李儒説道:“那還請這幾天閉門不見客,我也在宮中不傳出消息之前不來見相國,如果有人要見相國,相國就派人對他們説:這事兒是誰惹出來的,就去找誰,屆時,想必他們自然會知道該如何做。”董卓説道:“此計大秒,那咱家就生病去了,你還是先請回去吧。”李儒就此告退回府。不久西涼鐵騎的一般大將全部登門拜訪,來求教董卓的意見,畢竟他們沒有董卓的命令,是不會輕舉妄動的,不然他們剛剛在早朝之時就請奏了,所以現在全部一起來相國府邸,只不過相國府管家只説:相國現在正在養病,誰惹了什麼事兒就去找誰,相國要養病。

郭汜等人想了想就知道了董卓的想法,這是讓他們去找呂布,找呂布幹嘛,這目的顯而易見了嘛,他們趕緊回府寫奏章,紛紛上奏天子遜位於相國,這些文人為了從龍之功,也是為了做一名開國元勳,都使勁的出力,而一些大臣在看到連西涼諸位大將都上奏了,也一起跟着上奏天子,有的説皇陵有祥瑞,是遜位之兆,等等。

而呂布做的更狠,直接派出兵包圍皇宮,實行兵諫,王允這個時候也已經進宮和小皇帝商量去了,一直沒有出宮,不符祖制的在皇宮之內留宿一夜,第二天奏摺依然是紛至沓來,全部是請求天子遜位的,不過自然也有一少部分是請求天子誅殺董卓父子叛逆,以正朝綱。整個長安,只有一個人沒有陷入這件事情,他反而辭去了官職,帶着家人離開了長安,前往幷州而去。

第三天,皇宮內傳出消息,宣李肅進宮覲見,而此時的李儒卻已經被王旭約去喝酒了,直至他死也不知道原來他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而這一時卻已經要了他的命。

午時將近,李肅離開皇宮,直接奔赴相國府,請董卓説皇上要讓位給董卓,董卓聞言大喜,便隨着李肅乘車往皇宮而去。呂布在董卓進宮之後,則帶着100親衞隨行在後,董卓遙見王允等各執寶劍立於殿門。連忙向他旁邊的李肅問道:“他們是何意?”李肅不説話,駕車直接往裏面進。直接在未央宮門前下車,這時候王允大聲喊道:“反賊董卓在此,眾武士何在?”兩旁出現一百餘人,拿着刀槍向董卓刺去,董卓身穿寶甲,沒有被刺死,只是從馬車上掉下來受了些傷,他這時才想到了呂布,大聲喊道:“我兒奉先何在?”呂布從車子後面上來,卻説道:“有詔討賊。”手持方天畫戟向董卓咽喉刺去,董卓當場死去。這時董卓帶的人還在反抗。呂布左手拿着方天畫戟,右手拿着詔書喊道:“奉詔討董賊,其餘的人免罪。”聽了呂布的話後。那些人不再反抗。

之後,呂布趁機率兵前往相國府,救出了紅兒,同時把和整個相國府的人全部誅殺,一個不留,而王允則是趁機派人前去圍剿西涼鐵騎的主將,只不過他們得知皇宮劇變,早已經意識到不對勁,連忙出城,回到軍營,並且把全軍開赴到離長安50裏之地,與朝廷對峙。同時在喝酒的李儒也被早已經安排好的武士給砍殺,亂刀分屍,死無全屍。

呂布在救紅兒之後,率領狼騎接管全城軍隊,負責長安地區的安全,以免被西涼軍偷襲。王允則是負責朝廷政事,同時誅殺了一些異己,美其名曰誅殺董卓餘孽。

郭汜等人在軍營之內得知董卓卻是已死,而呂布就是那個背叛董卓之人,都憤恨不已,郭汜等人認為應該起兵為相國報仇,李雀卻是認為應該等等朝廷的説法,看朝廷對他們是怎麼處置的。

第二天,天子劉協第一次真正的上朝聽政,有人上奏説道:“啓稟聖上,如今城外50裏還有20萬西涼鐵騎,還望陛下下旨重賞郭汜等人,將他們的兵馬全部收回來。”王允説道:“不可,萬萬不可。這幾人是董卓心腹,他們全部是董卓餘孽,應該全部誅殺,臣啓奏陛下,望陛下下旨將他們自裁以謝天恩。”

“可他們手中有20萬鐵騎,萬一早飯,如之奈何?”王允説道:“我朝廷有温侯呂布,其麾下有10萬狼騎,足可應對20萬西涼軍。”劉協見諸人爭論不下,想了想,還是説道:“兩位大人忠心可鑑,不過朕以為,該照王司徒所言行事,這些年,郭汜等人隨着董卓幹了不少禍國殃民之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下旨讓他們自盡。”聖旨一道,郭汜等人是遵旨還是抗旨,且看下回分解。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