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牽一髮而動全身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聖旨到。郭汜、李傕、張濟、樊稠等董卓部曲上前接旨。”郭汜等人恭敬的説道:“臣接旨。”焚香穿戴整齊,上前接旨,傳旨太監説道:“天子詔,郭汜、李傕、張濟、樊稠等董卓部曲在董卓掌政期間,上欺天子,下害黎民,只聽董卓調遣,不理朝廷安危,實乃董卓餘黨,現逆賊董卓已伏誅,今朕派羽林軍前來捉拿董卓餘黨,詔令到時,即束手就擒,違抗者,殺無赦。”郭汜等人一聽,這是要自己的老命呀,這還了得,郭汜一人上前,搶過了聖旨,出隨身寶刀將傳旨太監斬翻在地,説道:“兄弟們,朝廷要我們的命,我們就斷了朝廷的生路,在今事之前,文和先生曾經給我一封書信,大家請看。”説着,郭汜拿出賈詡的信件,只見上面寫道:“如若朝廷與我西涼諸軍相安無事,你等就保它,若朝廷不義,那就清君側,發兵圍長安,殺王允,誅呂布,以報相國知遇之恩。進城之後,控制好小皇帝,挾天子令諸侯。”諸人想了想,張濟説道:“如今朝廷要我們的命,我們豈可束手就擒,現在我們手中有20萬西涼鐵騎,朝廷就只有呂布的10萬狼騎,呂布雖勇,但是我們西涼健兒也不是好欺負的,我們就清君側。”

“對,説的對,我們就讓朝廷看看,我們西涼兒郎不是軟柿子,不是他們想捏就捏的。”郭汜説道:“好,既然兄弟們如此説了,我們如今就先殺了這些羽林軍祭旗,而後,我們兵法長安,清君側。”

“好,好,好。”隨即,擺香案,上三牲,郭汜在三軍20萬人面前,將朝廷的種種不義之舉羅列出來,起了將士的反抗之心,同時砍下了300百人的羽林軍頭顱,誓師兵法長安,報相國被殺之仇。

“司徒大人,不,不,不好了,西涼軍,反了,敵軍已經開拔,準備兵圍長安,而且還喊出清君側的口號,説是要,要,殺了司徒大人和呂侯爺,為叛賊董卓報仇。”王允在府邸一聽西涼軍反了世,而且還是要清君側,這不是要自己的命嗎,馬上説道:“快傳令給在塢郿的温侯,讓他起兵前來長安救駕,同時,給我集結所有在長安的軍隊,準備保駕勤王。”

“諾。”一名御林軍將士趕忙跑出去傳令。

王允也立即出了自己的府邸,前往皇宮,以免皇宮發生內亂,禍及天子,這才是真正的大亂。整個長安城全亂了,一些肖小之徒全部出來犯事兒了,奈何朝廷已經沒有閒心來關注他們了,西涼軍已經離長安不足十里,只要一個衝鋒就可以到了,而呂布的8萬大軍卻還在塢郿,而整個長安城卻只有2萬鋭狼騎在守衞,其餘的都不足一戰。

出兵之前,郭汜説道:“張將軍,你和樊將軍率領10萬大軍前去突襲呂布的8萬狼騎,務必將其擊破,但如果遇到呂布,則遠遁之,我們幾個人的武藝皆不是其之對手,你們只需要消滅狼騎即可,其餘不必多管。”

“好的,郭將軍,我們先行一步,等成功之,我們會師長安。”

“好的,一路平安。”張濟和樊稠的10萬大軍馬不停蹄,而呂布此時還在與紅兒卿卿我我,對外界之事一點兒也不知道。張濟和樊稠兩人率領10萬大軍徑直殺入狼騎大營,呂布這才被驚擾到,才得知西涼軍造反,長安已經被圍,而王允已不知是生是死,呂布由於倉促戰,準備不足,麾下大軍被殺一半,呂布只能護着自己的家人,帶領45000大軍匆忙出逃,所有的輜重只能捨棄,呂布思來想去,只有前去投靠在豫州的袁術,以待其他。

而王允還不知道呂布已經戰敗,卻正在長安苦苦等待,面對城外的10萬大軍,王允在城頭上大吼:“郭汜、李傕,你們這是造反,置天下萬民於何地,置天子於何地,還望快快知罪,速速退兵,老夫可為兩位向天子請罪。”郭汜説道:“王允老兒,我們兄弟幾人不是要造反,我們要清君側,天子聽信小人之言,殺害了相國,我們要清君側,替相國報仇,你若是識相的,趕緊自裁,我們保證必定不會傷害長安的一花一草,只要你死了,我們必然保社稷,輔佐天子做一個有道明君。”王允一開始氣氛不止,剛剛想破口大罵,突然見遠方有數萬大軍快速向長安靠攏,正在以為是呂布前來救駕了,卻聽的下面郭汜喊道:“王允老兒,你是不是在呂布那個叛逆前來搭救,本將軍勸你不要妄想了,剛剛傳來捷報,呂布的狼騎已經被我西涼鐵騎打敗了,其本人也已經倉惶出逃了,如今我10萬大軍正在趕向長安,只要你自殺,我們必然保證善待長安臣民,否則,要是等我們破城而入,到時候,我們就不能保證長安城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王允一聽此話,再自信看了看,遠方大軍的旗幟,只見張、樊二字,不見呂字大旗,心裏也信了幾分,説道:“你等所言當真,只要老夫一死,必善待天子和臣民?”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説話算話。”王允嘆道:“也罷也罷,老夫就成全你們,望你們信守諾言。”説完,王允從城頭跳了下去,身死魂消,王允死了之後,守城將軍無奈何,只能開城投降,郭汜十萬大軍開赴長安,前往皇宮,看看天子是否安在。

“臣,郭汜,李傕、張濟,樊稠求見陛下。”劉協此時剛剛得知司徒身死,呂布戰敗出逃,郭汜20萬大軍已經開赴長安,剛剛平靜的內心又再次不安了起來,斷斷續續的説道:“請四位愛卿覲見,不知愛卿此時有何事求見?”郭汜説道:“陛下因王允等人的矇蔽,錯殺了相國,還差點因為小人之言,誅殺臣等,望陛下為相國和臣等平凡。”

“這個自然,朕也是被王允矇蔽,愛卿忠肝義膽,自當正名,今後朝廷大事還要全靠四位。”劉協此話一説,四人心裏頓時覺有點飄飄仙了,郭汜説道:“謝陛下隆恩,望陛下下旨,準臣等捉拿佞,重振朝綱。”劉協結巴的説道:“準,一切事宜愛卿皆可以自行辦理,不需要事事請旨,朕累了,想休息了,愛卿請先回府吧。”

“謝陛下,臣等告退。”郭汜等人告辭出宮,李傕説道:“諸位將軍,如今我們掌握了朝廷,今後當一心,如今先將那些清之徒全部~~~”李傕做了一個殺的動作,郭汜也説道:“李將軍言之有理,這事兒你們怎麼看?”張濟説道:“我沒有意見,不過現在據報,馬騰和韓遂也有意起兵勤王,我們還需要早做準備。”

“這個自然,這事兒還是要樊將軍前去辦理。”樊稠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郭汜説道:“上次兵變,皇室中人和那些清出力甚多,如今該讓他們血債血嘗,這事兒我和李將軍前去辦理,張將軍,你先負責長安城的治安,對與這些事兒,還是你在行。”

“好的。長安治安,包在我身上,諸位將軍安心就是。”接下來,張濟整治長安治安,同時樊稠率軍前去擊敗馬騰和韓遂的勤王之軍,奈何樊稠在擊敗韓遂之後,卻私自放走了韓遂,此事被李傕得知,在樊稠班師之後,李傕於是設宴殺死了樊稠。張濟恐懼,接管了樊稠的部隊後,外出屯於弘農,不在回長安。而長安的皇室中人在此次清洗之中損失慘重,十之八九的皇室被殺害,漢獻帝劉協幾次下旨赦免都不行,到最後,整個長安,皇室中人除了一些公主郡主,劉姓男子不是出逃,隱姓埋名,就是被殺,只有劉協一人在長安,整恐懼不已。

漢獻帝雖然時時擔驚受怕,但是心理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擺如今的局面,後來楊彪前來進言,讓其採用離間之計,漢獻帝採用之,離間了郭汜和李傕,只不過劉協一點也不知道,他在算計人的時候,他已經被人盯上了。

郭汜和李傕按照劉協的劇本,開始兵戎相見,爭端不休,這一,郭汜在朝廷上和李傕大打出手,回到府邸,郭汜派人召集了麾下大軍與南城外,而李傕見郭汜集結大軍與南城,他也下令其麾下大軍集結與北城,一旦郭汜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就立即出手。

郭汜帶着自己的心腹衞士,進入皇宮,徑直前往漢獻帝寢宮,此時漢獻帝正在午睡,郭汜直接命人殺了守衞在殿外的太監宮女,打開大門,見到漢獻帝正矇頭大睡,郭汜也不管其他,直接命人把漢獻帝與棉被裹住帶走,扔進帶來的馬車之中,駕車而去,李傕得知郭汜搶走了漢獻帝,他也不甘示弱,立即派人前去擄掠朝廷大臣,在擄掠了之後,兩軍各自率軍到對陣,準備一較高下,早就知道兩人不和的張濟,此時正馬不停蹄的趕來調解。

張濟向兩人説了以前在董卓麾下時候的情景,兩人本也是好友,被張濟這麼一説,都有些心動,於是也決定罷兵,送還漢獻帝和朝廷大臣,而就在他們罷兵的時候,他們卻發現棉被之中的漢獻帝以及死亡了,身體早已經冰涼,眾人這才知道,事情搞大了,就算他們想重新換一個皇帝那也不可能了,因為在長安的皇室,幾乎都被殺的差不多了,而劉協又無子,三個人這時卻無計可施。

這時候,他們得報,曹、袁紹、袁術、劉表等諸侯正率軍前來救駕,立此已經不足10裏地,而長安城內的楊奉、董承兩人也召集他們的私兵,組成2萬大軍,殺向西涼軍。

郭汜等人看着這個死了的漢獻帝,真的是頭都大了,這時候,他多希望漢獻帝能夠突然活過來,到時候,只要漢獻帝在手,天下何人敢動,這時他也為和李傕爭權而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兩家和平共處,否則怎麼會出現如此情景。

四路諸侯組成聯軍50萬,已經殺到了西涼軍的面前,將他們團團圍住,郭汜大喊道:“曹孟德,陛下在此,爾等怎敢造次?”曹説道:“我等乃前來救駕,某聽聞爾等以下犯上,大肆屠戮皇室中人,挾持天子,今,我們組成聯軍,前來營救陛下,如果你們知罪,我等可向天子替你們求情。”李傕説道:“大膽曹,天子有令,讓你們罷兵回去,否則治你們謀反之罪。”曹説道:“我只見你這個叛賊之言,不見天子之面,如果天子下旨讓我們罷兵,我們自然撤兵,還請陛下下旨。”曹遠見郭汜懷中之人,身着龍袍,卻的,就有點懷疑,天子有問題了。

袁紹等人也不是傻子,説道:“請陛下現身一見,若陛下下旨撤兵,我等自然撤兵。”郭汜見曹等人説出了這些話,不知該如何,張濟説道:“天子有疾,不能開口,你們撤兵吧。”曹察覺到了什麼,説道:“莫不是天子被爾等逆賊戕害了,因此不能開口下旨?”李傕等三人大驚,大怒道:“胡言亂語,大膽曹,休的信口雌黃!”曹大喊道:“天子在你懷中,卻不見其下旨,必然是被爾等戕害,將士們,天子被戮,我等當報仇雪恨之,殺。”袁紹等見曹説出了此話,也認同的説道:“天子被殺,為臣子者,當殺之以報仇,殺了郭汜等逆賊。”50萬對15萬西涼軍,雖然西涼軍戰力強大,但是騎兵沒有發起衝鋒,就沒有爆發力,在50萬人的絞殺下,郭汜和李傕紛紛只能跑路回長安,張濟在他侄子張秀的保護下,殺出重圍,帶着數千殘兵敗將跑回了弘農郡,而曹等人捨棄了郭汜和李傕之後,搶回了天子劉協,發現其已經死亡多時,一時紛紛哭聲大作,同時各自撤兵回去,因為天子一死,天下大勢即將改變,他們不可能為了一個已經死了的小孩子,而放棄大好江山,袁紹率先返回冀州,唯有曹將天子劉協的屍體搶回了袞州,準備大葬之。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