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人情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百五十二章人情味其木格一出京,十四就按九阿哥的代給老十送去了飛鴿傳書。

九阿哥跟着康熙去北巡。十四則從西山兵營調回了兵部,與三阿哥、七阿哥一起留守京師。

在給老十的書信中,十四不僅報告了其木格的行期,還很忿忿的告訴老十,早先遷往伏爾加河域的土爾扈特部的阿玉奇汗派遣使臣到北京朝貢,康熙決定遣派使臣前往該部問。圖理琛得到了這麼個好差事,於五月二十一率團出京,他向康熙自薦,卻被無情的駁了回來,對老十能走南闖北很是羨慕。

在呂宋熱得想天天泡在水裏的老十接了書信後,心情也沮喪了好幾天。

老十不猜想,若自己沒來呂宋,會不會討着這差事?

與天天都豔陽高照的呂宋相比,老十更喜歡冰天雪地的北,老十很是後悔,當初怎麼就沒深入沙俄境內呢?

老十全然忘了,如果他跑到沙俄建立據地,他有那能力同時對付兩個帝國的圍剿嗎?

可不堪忍受呂宋悶熱天氣的老十此時腸子都悔青了,哪還有幾分理智,只捶頓足的罵自己當初怎麼那麼沒腦子。

直到接見當地華人代表時,老十的心思都還飄蕩在半空中。

因朝廷在呂宋派駐了水師。駐守着幾個金礦,當地的漢人桿也直了起來。

雖説兵油子不擾民是不可能的,但在有外族可騷擾的情況下,大清水師便着力與當地漢人打造軍民魚水情,而當地漢人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盼來了家鄉人撐,自然也不會傻乎乎的高叫反清復明。

因此,駐軍與附近漢人村落的關係簡直可以用親密無間來形容,彷彿月期永遠不會結束。

因有駐軍保護,漢人的子過得那叫蒸蒸上。

是啊,吃苦耐勞的漢人只要給他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他就能叫月改變模樣。

如此以來,呂宋各地的華人紛紛跑到大清水師駐地的周邊地區修建家園,落南洋各地的一些華人也拖家帶口的朝呂宋遷移,短短几年時間,就由當初的兩個村落髮展到如今官方認可的12個村寨,人口也在短期內增到了3萬人,這也是官方記載的數字,之所以説是官方認可,因為還有許多“非法”移民。

大清水師見這股移民似乎沒有衰減的一天,也犯了愁,畢竟就那麼兩個金礦,駐軍人手有限,地盤也不大,新移民自然要朝外圍發展,那麼不可避免的會與當地土著產生衝突,而朝廷的策略是聯合土著。打擊洋人。

因此在兩年前,大清政府便開始限制移民,你想移居到呂宋來,好啊,沒問題,但你想在水師周圍的村寨落腳,那就實在對不住了,沒的商量;想在村寨周圍建,不好意思,全劃為軍事重地了。

而且為了杜絕偷渡客,還在12個現有村寨實行了嚴格的户籍管理,並對各個村的村長和族長們都曉知厲害,叫他們要配合朝廷的工作。

老移民也有對策,一面嚴格執行朝廷的指令,不準新移民落户,一面暗地幫新移民找合適的定居點,於是,在老移民的幫助下,不受朝廷保護的華人村落便如雨後筍般的出現在以大清水師駐軍為圓點,方圓兩百里的土地上,只不過未與早先的12個村落連在一起罷了。

屆此。大清水師才發現,他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人家口口聲聲説是大清子民,就百十里的路程,若出了事,你還真能袖手旁觀?還不如叫他們挨着老村落呢,這樣跑起來還能省點力氣。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