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人情味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後來,不知哪個豬腦袋想出了一個餿主意,你説你是大清子民,口説無憑啊,那我還能説你是前明餘孽呢,這身份證明得看税收,我只收這12個村子的賦税,那麼自然也只負責他們的安全。你想繳税?不好意思,大清國庫充盈,這就守着金礦呢,不勞你做貢獻;當然了,我沒收你的税,自然沒義務為你血。

如此一來,這些繳税無門的漢人便又開始罵起了清狗,而在朝廷軍隊保護下的呂宋華人也覺得抬不起頭來,可生活的壓力還是大過了生命的尊嚴,這些村長和族長們也不敢與駐軍據理力爭,只好憑藉着私人關係,在同胞有難的時候,備點薄禮,請那些小隊長帶幾個休假的士兵去幫幫忙。

而老十剛到呂宋的第二天,離駐軍100裏地外的一個非法移民村落便遭到了當地原生態居民的洗劫,雖然漢人奮起反抗。但還是吃了虧。

老十高高在上,下面的人自然不會用這等小事去打擾他。

可隔,事情便瞞不住了,老十來了個緊急集合,所有官兵取消休假,全部到場報道。

可老十頂着烈場上曬了半天,名冊上依然還有兩百多人沒個蹤影。

這周圍村寨建的集市離兵營並不遠,兩個時辰內,就是爬也能爬回來了。

老十臉上怒氣漸盛,要知道這些水師是從廣東、福建和台灣調的,按理,就算這三地的總兵在各自的大本營狂吃空響,可為了面子,調出去的一定是滿員的隊伍,如今看來,這些人是越發的肆無忌憚了,連臉面都不要了,思及此,老十的心火就噌噌的往上冒。

廣東水師的遊擊嶽傳忠是呂宋駐軍的一把手,見老十冒着油光的臉越來越嚇人,只好如實相告:“王爺,昨天有土著搶了咱們的村子,那個百户肯定是受人所託。帶着手下的弟兄去幫忙了。”老十火更大了,這些土著人也太不將大清放在眼裏了,竟然敢在駐軍眼皮子底下動手?!

於是,在嶽傳忠的詳細解釋下,老十總算了解了其中的原委。

經過一晚上的思索,老十發出了抵達呂宋後的第一道命令:在呂宋的任何人,不分華人和土著,也不管你是不是西洋人,只要給朝廷繳税,皆是大清子民。

嶽傳忠瞠目結舌道:“王爺,先前的章程是報備了兵部。朝廷允了的。”老十盯着他,道:“爺自會給朝廷寫摺子,你先將命令傳出去,還有,前天搶咱們村子的土著頭領是誰?派人告訴他,若是起了糾紛,有商有量的大家都好説,如果他要做野人,爺就派兵屠了他的村子!”嶽傳忠試圖勸阻道:“王爺,朝廷的政策是結土著…”老十打斷道:“爺有分寸。”當然那個土著村落不知道老十是誰,只知道昨天漢人軍士跑進村寨大肆回搶了一番,便沒好氣的將傳令兵給打了出去,反正漢人軍隊在島上駐紮了好幾年,也沒見屠過哪個村子。

於是,老十的摺子還沒到京,呂宋的一個土著村落便被老十親自帶兵給圍了起來,就在老十即將大開殺戒的時候,該地區的最高長官大鬼終於氣吁吁的趕到,請老十刀下留人。

接下來,老十自然賣了個面子給大鬼,禮節的與大鬼在村子外的一個大石頭上喝了兩杯清水,約定兩個月後,商談華人與土著人如何和睦共處,在此期間,雙方皆有責任和義務約束自己的臣民。

當地華人是一片沸騰,紛紛將老十視作救世主,當然,私下裏他們也奇怪為什麼要兩個月後再與大鬼談判,不過,很快他們便幫老十找到了藉口:敦郡王才抵達呂宋,自然要花時間悉情況,總不能紙上談兵吧?

於是,本來是等着蔣先生抵達呂宋後來策劃和處理此事的老十又意外被冠以“務實阿哥”的美名。

而蔣先生確實是個好參謀,他一到營地,就二話不説的接過了老十扔過來的重任,在與當地華人詳細會談後,便立即與大鬼開始了槍舌戰。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談判,終於,老十與大鬼簽署了備忘錄。

因大鬼的級別不夠,該備忘錄並不需要康熙蓋章,所以老十隻發了個備案回京,反正康熙傳來的旨意是叫老十相機行事。

呂宋被西班牙人佔據着,各地的土著人也都是各自為政,因此當老十開始為自己的新家選址時,蔣先生便開始了繁瑣的外談判。

在談判中,蔣先生髮現,這些土著人雖然很恨洋人,但卻都信奉洋教,而且名字大多都取的是洋名,連大鬼這樣的名字也叫得出口,這樣蔣先生搖頭不已:就算信奉洋教是被的,難道洋人還着你將祖宗傳下來的姓也給改了?

不過,蔣先生從中卻也看到了文化商機,建議老十在當地廣開儒學,修建寺廟。

老十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如果呂宋人也讀四書五經,也拜觀音和佛祖,那呂宋與中原也就沒什麼兩樣,自己也就不會總覺得客居外藩了。

於是,老十一面派人去招募江南的落魄秀才——如果不落魄,哪個讀書人會接這個差事,南洋的華人自然有識字的,可誰敢擔保他不宣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思想啊,老十可不想作繭自縛;一面派人在當地華人中招募工匠,準備修建一作宏偉的寺廟,勢必要將洋人的教堂比下去,當然也不忘派人去中原尋找得道高僧過來普度眾生。

因早先西班牙人強迫華人信教,因此最早的寺廟皆被毀於一旦,後來清兵進駐後,各個村落才開始正大光明的供奉起了菩薩,但還未大修土木,也沒有一個正規的寺廟,只是在村口簡單的塑着一個泥菩薩。

華人一聽説老十要修廟,更動了,大人小孩齊上陣,不到三個月,一個佔地20畝的寺廟便順利竣工,雖然寺廟裏的菩薩以及侍奉菩薩的僧人還未到位,但當地華人還是推舉出了代表前去向老十表達謝意,還請老十幫着向朝廷轉他們的一片心意—一堆芒果乾和一堆椰子。

不想老十此時正為自己沒能去沙俄遺憾着,壓沒心思接待他們,便叫嶽傳忠出面,可是這幫人非要見老十,説一定要給老十磕幾個響頭才行。

於是,在蔣先生的勸説下,沒什麼神的老十終於勉為其難出場了,盛情難卻的聽着這些老人絮絮叨叨的謝之詞,老十微微皺了皺眉,看來還得加一條,推廣官話…

而老十懨懨的樣子也被眾人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出軍營便瞧瞧商議起來,最終得出一致結論:可親可敬的敦郡王一定是勞過度,外加水土不服…

於是,第二,老十案頭上就擺上了一包包草藥,聽着侍衞的稟告,老十心中一暖,誰説呂宋處處比不上北了…

更新得晚了,請大家見諒還請大家多投推薦票和粉紅票,謝謝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