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輿論之戰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消息傳道縣裏,把民政局的局長嚇得當場兩腿發軟,縣長書記茶杯都掉到了地上,上報市裏。郭晉秋兩眼一黑,怕什麼來什麼果然還是出了漏子,一邊下令封鎖消息,一邊又趕緊向黎書記報備…

封鎖消息,安撫家屬,縣長和民政局長親自出面,特意特批了這老兩口土葬,還要賠錢給三兒兩女,一番好話説盡。外加嚇唬威脅了一番,總算把這一家三口給安撫得不在鬧騰,這邊郭晉秋剛鬆了口氣,又把好消息報告黎書記,剛放下電話喝了口茶。開了電腦卻見強飛桌面系統的新聞滾動窗口裏一行大字緩緩動——裕南強制火葬,挖墳掘墓,七旬老太當場氣絕身亡…

郭書記一口熱茶噴在了屏幕上,慌忙點開新聞頁面。看了兩眼差點一口氣不上來,話説封鎖消息倒是很及時。給宣傳部長下了死命令,市裏大小電視報紙全都招呼到位了,只説事發地又是在山村裏,本以為這事兒就此壓下,這一難關就算過了,卻不想這下老腦筋的領導們還沒適應網絡時代已經正式到來了!

強飛桌面軟件可是相當受歡據調查,新裝機用户有百分之六十都會安裝強飛桌面,老電腦用户也有大量選擇強飛軟件的,其中更有幾款軟件市場佔有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並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就不説別的,只説這桌面新聞這一項,使用用户的數量再不多也有幾百萬輕輕鬆鬆的,這一個滾動新聞只怕早已經引起無數人的注意。

等到郭書記怒火沖沖的電話打到宣傳部長那裏,下令讓強飛公司馬上撤掉這條滾動新聞,宣傳部長再手忙腳亂的查了半天,找到電話號碼聯繫上強飛公司,那邊倒是痛快的當即答應,兩分鐘後新聞就下了滾動平台。

郭書記剛舒了口氣,卻不想半個小時後宣傳部長愁悶哭臉的報告來了,遠來強飛的公告雖然撤了,可整個網絡已經鬧翻天了,各大門户網站以及大小論壇,外加博客網站轉載這個消息已經數十萬次,整個網絡一片喧騰譁然,矛頭紛紛指向了出事的民政局、縣委縣zhèngfu,指向裕南市委市zhèngfu,指向山南省委省zhèngfu,指向…

裕南市緊急召開常委會,一幫子領導愁眉不展,撓頭的撓頭,端茶杯的端茶杯,還有抱着筆記本寫寫畫畫的,卻每一個人為郭書記解憂,幫宣傳部長出謀,不是不想,是大夥兒全都沒轍。

如此大規模的網絡輿論影響力,絕不是一個領導就能搞定,不是區區一個市級宣傳部門能夠左右的。

郭書記臉一會兒黑一會兒白,變幻了變天無奈長嘆,當接到黎書記吩咐的時候,就明白這事兒辦成了是大功一件,一旦出點漏子那也是天大的窟窿。可面對着靠山,你不答應還不行。一個多月來只想着這事兒進行的很順利,反倒多了幾分成功的期待,只想着這事兒其實還容易的,堅持上一段時間自然就在黎書記心裏能留下干將的美名。受到領導器重了還愁升官不是指可待?靠着黎書記這棵大樹。上了團系這條巨船,指不定咱也能混個部級領導噹噹,誰曾想天下果然沒有免費的午餐,早早晚晚的這事兒還是出來了。

一幫常委們一個個口不言。把個郭書記氣得差點七竅生煙,薛系的殘餘分子就不説了,金系的人你們看什麼笑話?你金市長可是zhèngfu一把手,這事兒鬧騰起來,你也不了干係的!更可氣的是這幾位咱的人。平裏溜鬚拍馬討價還價的要好處的時候全都是你們在蹦躂,這會兒出事兒了卻一個個裝起了啞巴?

失望加哀涼,郭書記宣佈了暫時休會,回到辦公室裏還是把最新情況上報給黎書記去了,這事兒咱是沒轍了,還是讓黎書記自己想辦法,大不了事情辦砸了,你把我撤了算了,跟着這樣有“魄力”的領導。升官容易罷官更容易啊…可電話一打,情況一説,黎書記竟然沒罵,兩句話一點撥,郭書記當即面。又顛兒顛兒的跑回了會議室裏…

裕南市委市zhèngfu很快就網絡熱議的強制火葬挖墳掘墓氣死人的事件做出了官方説明,官方説明一向是沒實話的,推卸責任,否定事實是慣用手法。可這一次卻見裕南市為市zhèngfu的官方説明竟然誠意頗足,首先就是公開檢討。自認錯誤,説是市委市zhèngfu監管不力,以至於下級單位在執法的過程中態度過於強硬,沒有充分照顧到老百姓的情緒。

市委市zhèngfu一直高度強調關於強制火葬的事情一定要以説服勸解為主,要充分照顧民風民俗,照顧民眾情緒,要多解釋多規勸,一定不能出現暴力執法,強硬執法的情況。可古槐縣民政部門卻非法使用臨時工,不顧民眾情緒強制執法,導致民眾在不理解zhèngfu苦心的情況下發生了誤會和摩擦,造成了不良影響實在令人遺憾和愧疚。

不過官方聲明中卻否認了那位老太太是被打死或者氣死的,並出具法醫鑑定,老太太是屬於自然死亡,言之鑿鑿的把這事兒一推二六五——只要不死人,那就是是小事兒,最多追究到縣級,誰也沒話講,而死人的話那就是政治事件,領導可就跑不了。

所以官方宣佈,參與此事的臨時工已經全部辭退,並對主要責任人深挖細查,追究法律責任,縣民政局領導停職審查,縣委書記、縣長負有領導責任…

同時聲明經過耐心的講解和勸解,家屬理解了政策,表示諒解此次誤會,滿意zhèngfu的處理方式,目前情緒穩定…

消息放出,網絡上又是一片鬧騰,立馬有大批人員跟帖發言,有的盛讚裕南市委市zhèngfu態度誠懇,反應及時,有的表示理解上級為難,要論責任全都是下面那些臨時工素質太差,把經念歪了…

不過十分鐘之後的跟帖就開始出現反對發言,大罵裕南市委市zhèngfu無恥,這明顯就是找了替死鬼,只管把責任往臨時工頭上推,什麼狗玩意兒?這事兒錯不在下面,在上面,問題的源還是什麼狗強制火葬!

一石起千層,一個多月來風風火火的強制火葬話題終於出現了逆轉情況,先由網民質疑。再波及到新聞報刊上,黨報報沒膽量質疑省委決定,可晚報早報的卻開始出現反對文章,摘抄了網民評論,先從這次強制火葬的源説起。什麼保護耕地。什麼幾十年後將無耕地可用?純粹就是放狗

想想五千年文明,一共有多少人存在過世上,真照專家的説法,現在出門到處都是墳頭了!耕地裏埋人雖然會佔那麼一片地。可幾十年後這墳頭必然被犁平了重新種上莊稼!

這倒也罷了,關鍵問題是現在農村那思想,死人起墳是比不可免的,你看看這一個多月的強制火葬的具體情況,都是燒成了骨灰還得打一口棺材。骨灰放棺材裏該怎麼埋還是怎麼埋,樹碑立墳該佔多大地方還佔多大地方,這所謂的火葬只是強加給老百姓頭上一筆喪葬費用,養肥了各級民政部門罷了。

這話題早就不新奇了,早在強制火葬開始沒多久就有網民提了出來,只不過當時主的電視報紙媒體上,全都是一片盛讚這政策好處的文章,所以普通不上網的人可沒幾個知道的,如今被報紙一刊載。立馬引來一片拍案叫好聲,紛紛大罵當官的心眼多,死人錢都不放過!

這文章也引來了省委黎書記的震怒,摔了茶杯又去找早報晚報的麻煩,誰同意刊載這文章的開除公職!這邊發完了火卻不知道人家那兩位主編顛的去了京城找韓總報到。拿的薪酬比現在翻了兩番。

本以為遏制了主媒體這事兒還能壓下去,誰知道第二天強飛博客網站上就出現了那兩位主編的誌,卻是把自己被開除的真相説了出來,憤憤然的大罵沒有言論ziyóu。

黎書記氣得要抓人回來。一聽説人都跑去了京城,更是氣得想要跨省。卻突然又接到報告,卻又是強飛博客網站上出了大漏子,竟然是國內有名的爆料記者蔡莉爆出了一片專訪,採訪了那對死去的老人的三兒兩女,五位子女同一口徑的把當時的情況説了個清楚,更是爆料了縣裏如何處理的,三兒兩女每人收到了兩萬塊錢的賠償,不要不行,領導説了你們再鬧騰,那就把你們全部抓進去判你們個暴力抗法的罪名——那幫臨時工可是全都掛彩了,就算是輕傷也夠判你們幾年的。老頭老太太死都死了,還不如拿點補償閉嘴算了。

博客一上傳立馬引起來一片轟動,黎書記氣得兩眼發黑,當即指示人封掉這個博客,要求宣傳部和省廳網警聯手刪帖處滅火,可誰曾想第二天一早的人民-報上刊載了評論員文章,題目赫然是《強制火葬,民意還是民憤?》!

黎書記一看題目不用看內容了,因為兩眼一黑,差點一頭栽到地上,一時間滿面紅的臉龐再無一絲光澤,彷彿瞬間蒼老了十歲都不止。

黎書記心下哀嘆着,這一戰眼見就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本來只要再有兩三天的時間,只等徵集了民意,通過平墳的決定,政令一下就足以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局勢,徹底把那老頭子給氣死,就算氣不死他,把他惹得跳出來反對一番平墳和火葬,那就更好了,一番cāo縱炒作足以把他威信掃地,徹底就把那一系給死死壓下。如果他不上鈎?那也同樣丟淨臉面,祖墳都被人平了,你還好意思再出來説話?

這事兒雖然看着有點複雜,可檔次夠了的人全都明白的,咱們團系雖然正是如中天,可誰曾想高系在去年竟然不聲不響的佔了大便宜了,雖然和幾家世家鬧翻,不過也同樣維持住了另外幾家,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指不定將來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呢,所以高老爺子出京掃墳,上面立馬就想了這麼個辦法。

本來事情發展的相當順利,甚至出乎意料的高系竟然一直連個沒放一聲,任由咱在這兒蹦躂,事情發展轟轟烈烈的成功了,卻不想最後關頭鬧出這麼檔子事兒來功虧一簣了。

真不明白高家這手段是怎麼玩兒出來的,要説正常情況他們本應該在事情一開始就動手反擊,先打一場輿論戰,口水四濺的大家在報刊上辯論一番,火葬土葬誰贏誰説了算。如果那樣的話黎書記有信心必勝,團系如今可是正如中天,掌握着輿論大權,有的是各方專家,磨起嘴皮子來本就不怕,再以咱書記之尊還能壓不過高系的韓省長嗎?

可高系竟然一句話也沒説,愣是忍了一個多月,可一旦看準機會,一個反擊就把咱給打趴下了!

網絡輿論的威力難道真有這麼強大?高系又是怎麼掌控了這麼大的能量的?越想讓黎書記越覺得心裏發涼越覺害怕。

可黎書記很清楚事情還沒完呢,政治鬥爭在下面講究個抓把柄,可在上層講究的卻是聲名,雖然這事兒正常情況下氣死個老太太最多追究到縣裏也就夠了,最多讓市領導背個領導責任給個小處分也就頂天了,可這事兒上面卻都清楚緣由,鬧倒這一步別説平墳了,強制火葬的政令估計都得廢除了,就算不廢除也得丟到一邊去,那就意味着咱這一方徹底敗了,敗了就得接受處罰!

什麼處罰?利益讓出來?什麼利益?就是咱股下面這章椅子!

黎書記一時間有點心灰意懶,想想咱作為團系重點培養的後備力量,一直順風順水的,卻不想真幹起大事兒來還是差得遠啊,京城待得久了,把事情就想得簡單了,沒經歷過磨難傲氣太大,不曾想地方上事情竟然這麼難,一個大意就滿盤皆輸了,可憐咱最年輕的省委書記只怕要從此隕落了…

s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