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方的誘惑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繼元得知範超出城投降,將他一家兒老小抓到城樓上,當着眾將士的面,殺得乾乾淨淨,並拋屍城下。

趙炅知道範超是真投降,知道宋軍殺錯了人,命人用上好的棺材,替範超一家收屍。親自到太原城下祭奠範超的亡魂。

北漢守城將士站在城牆上,目睹了趙宋皇帝祭奠範超的一幕,很多人都動得哭了起來,認為趙宋皇帝是真心招降。指揮使郭萬超密令軍士攀住繩索下城約降。

趙炅與來使折箭為誓,決不加害降軍。郭萬超便帶着數十名士兵從城牆上攀繩而下,出城投奔宋營。隨後,不斷有士兵效仿郭萬超,越城投降宋軍。

趙炅見出降的漢軍逐漸增多,抓住時機再次發出招降書,許諾,只要劉繼元投降,仍然高官任做、烈馬聽騎,他的臣僚子弟都有封賞。

劉繼元內外困,再也支撐不住了,知道大勢已去,決定開城投降,修了一封降表,派客省使李勳出城呈給趙宋皇帝,請求歸降。

趙炅收到降表,命將士停止攻城,全體退出一箭之地,帶領眾將士轉到城北,登上城台,安排樂隊,設下宴席,等候劉繼元出降。

劉繼元率領文武百官出城,縞衣紗帽,跪在台下請降。

眾將請趙炅殺了劉繼元,為陣亡的將士報仇。趙炅對大家説,凡是亡國之君,不是失之懦弱,便是失之殘暴,這類人只該憐憫,不可問罪,所以,太祖皇帝未殺一君,就是這個道理。趙炅不但沒有殺劉繼元,反而封劉繼元為檢校太師、右衞上將軍,授爵彭城郡公,命令他帶路,引領宋軍進城。

突然,一員身着金甲銀盔的大將站在城樓上大叫道:“主子降宋,我卻不降,願與宋軍決一死戰,拼個你死我活。”潘美見是劉繼業,立即命兵士停止前進,將情況報告給趙炅。

趙炅御駕親臨,命劉繼元隻身進城去解決這個問題,並説劉繼業忠義可嘉,是個將才,要好言撫

劉繼元進城之後,勸説劉繼業,叫他不要逞一時之勇,如果再戰下去,太原城的軍民不戰死,也要餓死,請他為全城百姓着想。

劉繼業大哭一場,然後解甲開城,放宋軍入城。

趙炅入城之後,特別召見劉繼業,授右領軍衞大將軍,並加重賞。

劉繼業是太原人氏,本姓楊,因事奉北漢主劉崇,賜姓劉。投降宋朝之後,他便恢復了原姓,仍以業字為名,改名叫楊業。他就是後世廣為傳頌的楊家將的楊令公。

趙炅率宋兵進入太原城,標誌着北漢就此滅亡。北漢歷四主,二十九年,北漢所管轄的十州、一軍、四十一縣,盡歸宋朝版圖。此時是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五月。

趙炅進城之後,命毀去太原舊城,改為平晉縣,以榆次縣為幷州,並遣部分太原百姓遷居幷州。

趙炅雖然攻克了太原,但心裏似乎有那麼一點不愉快,甚至還有點憋得慌,還有一口怨氣沒有發出來,因為太原城的攻堅戰,宋軍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為了表現自己的寬厚仁愛,不能玩屠城憤那一套,為了憤,他命令士兵放了一把火,將太原城的宮殿徹底燒燬,城裏的百姓躲避不及,有些被活活地燒死在大火中,好好的一座太原古城,一場大火之後,變成一片廢墟。

接下來,趙炅命劉繼元打點行裝,帶上兒老小,離開太原城,到汴梁奉職。

在此之前,所有的亡國之君,如南漢主劉鋹,南唐後主李煜,吳越王錢俶等,都走了這條路,遠離故土,搬到京師去居住。名義上,這些亡國之君,在汴梁是朝廷的座上賓,實際上,是宋朝高級囚犯,遠離故土,軟在汴梁,永遠失去了翻身的機會。這是宋朝處置亡國之君的獨特招數,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一道奇特的風景。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