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雁門關在代州的北邊,是代州的門户,雁門關一旦失守,代州必定不保。楊業得知十萬遼兵大舉來犯,而代州的宋軍不足二萬人,在兵力上處絕對弱勢,知道憑這點兵力,要守住代州,恐怕非常困難。他同兩個兒子商量,決定出奇制勝,偷襲遼軍。他帶着延昭、延玉,挑選數千名壯士兵,從雁門關西邊西陘關出發,繞道至雁門關北邊。當時正是夜深人靜之時,天上星光燦爛,月
濛,雁門關下,黑壓壓的遼兵大營依稀可見。趁着夜深人靜,楊業命楊延玉率領三千兵士從左殺入;楊延昭率領三千兵士從右殺入;他自己親率
兵百餘騎獨踹遼兵中軍帳。
三路兵馬,人銜枚,馬勒口,分頭進發,一陣疾走。靠近遼營附近,楊業發一聲喊,手揮金刀,縱馬直踹耶律沙的中軍大帳。
耶律沙、耶律斜軫與遼兵都在睡夢之中,巡營遼兵的注意力都放在雁門關,只防關內宋兵出關襲營,本就沒有想到會有宋軍從
股後面殺過來。睡夢中的遼兵被喊殺聲驚醒,不知宋兵來了多少,爬起牀,穿上衣裳,搶過兵器,便投入了戰鬥,手腳慢了的,衣裳還沒有穿好,就已經成了無頭之鬼,到閻羅殿報到去了。
遼兵中軍帳內,有一個名叫蕭咄李的遼邦節度使,自恃武功了得,手執利斧,從帳後殺將出來,湊巧碰着楊業,兩馬相,殺在一處,不到十餘合,楊業奮起神威,揮舞金刀,一刀劈下去,蕭咄李的頭顱連同頭盔飛落馬下,正碰在馬蹄上,像足球一樣,骨碌碌滾出老遠。
耶律沙與耶律斜軫見遼兵潰散,已經喝止不住,也不知宋兵來了多少,只得帶着親兵落荒而逃,黑暗中,遼兵自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
楊家父子率領宋軍乘勝追擊,並命士兵大喊:“楊家將在此,遼狗膽敢來犯,定殺你個片甲不留。”遼兵聽到喊聲,哪敢再戰,丟下無數的軍械糧食和近二萬具屍體,惶惶如喪家之狗,向北潰敗。眼看天將黎明,楊業知道敵我兵力懸殊,偷襲獲勝,已算僥倖,連忙命鳴金收兵,不再追趕。
雁門關一戰,遼兵死亡接近二萬,宋軍死傷不過幾十人,且還繳獲軍械、糧食無數。遼人經此一戰,已經被楊業嚇破了膽,他們給楊業一個外號,叫“楊無敵”!自此以後,遼兵只要見到楊字旗號便聞風喪膽,不戰自退。
趙炅御駕親征,被遼兵打得灰頭灰臉,這一次,楊業終於替趙炅討回了一點面子。
楊業父子返回代州,上表向朝廷報捷。
趙炅早朝,見到代州捷報,龍顏大悦,笑對羣臣説:“楊業終於為朕討回了面子,朕有楊家將,邊關無憂矣!”4、偷襲瓦橋關遼國皇帝耶律賢,見兩次發兵南下都被宋軍打得灰頭灰臉,氣得呀呀直叫,竟然決定御駕親征,點兵二十萬,命耶律休哥為先鋒,殺奔瓦橋關,要與宋軍決一勝負。
瓦橋關守關的宋將見宋軍兩次大敗遼兵,不免起了輕敵之意,認為遼兵是軟柿子,不堪一擊。得知遼兵大舉來犯,竟然大開關門,傾巢而出,部隊開到安陽河邊,列好陣式,準備與遼兵在這裏展開決戰。
耶律休哥率領他的鋭之師,開到安陽河邊後,立即搶渡過河。
依作戰慣例,渡河作戰,敵兵半渡之時,正是截殺、消滅敵人的最好時機。可笑的宋將,欺負遼兵人數少,妄自尊大,等遼兵過河後,雙方列成陣式,中規中矩地打一仗。竟然輕易地放棄了截殺敵人的最好機會,很禮貌、很大度、很友好地看着遼兵過河,不作任何行動。
戰場上,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遼將耶律休哥是深通兵法的良將,所率部下也是身經百戰的兵悍卒,見宋兵並不半渡截擊,指揮兵士迅速搶渡安陽河,過河後,也不列陣,直接向宋軍衝殺過來。
宋軍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讓遼兵過河,要與他們列陣作戰,誰知遼兵並不按理出牌,那麼沒有君子風度,過河後,也不打招呼,便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一時便亂了陣腳。頃刻間,便被遼兵殺得七零八落,敗進瓦橋關,連吊橋都來不及拉起來,遼兵就跟在股後面殺進來了。宋兵只得穿關而過,棄了瓦橋關,逃入莫州。耶律休哥乘勝追擊,直
莫州城下,命令遼兵將莫州城團團圍住。
莫州的告急文書飛到了汴梁。
趙炅接到莫州的告急文書,決定御駕親征,立即調集眾將,率領五萬大軍,浩浩蕩蕩趕往莫州,在莫州同遼軍展開決戰。
遼帝耶律賢因攻克了瓦橋關,怒意漸消,圍攻莫州旬後,聽説宋帝趙炅御駕親征,便見好就收,自動退兵。
趙炅率領宋軍走到大名,得知遼帝已經退兵,便率兵攻打幽州。因李昉等人力諫,才罷了這個念頭,命曹翰部署眾將守衞,自己班師回了汴梁。
趙炅覺得小小的遼邦真是太猖狂了,在雁門關吃了敗仗,竟然偷襲瓦橋關,見宋軍大隊兵馬出動了,卻又像縮頭烏龜一樣縮回去了,心裏是越想越氣,回到汴梁,股還沒有坐熱,又準備興師伐遼。大多數廷臣都
合趙炅的決定,並且還奏稱,應速取幽、薊。唯獨左拾遺張齊賢上書諫阻。
這個張齊賢,就是太祖推薦、趙炅開特例錄用的那個張齊賢,他在奏摺中對敵我形勢作了深入的分折,最後説:聖人説,治國先本而後末,安內以攘外。陛下以威德而服遠方,以優惠政策治民,國家強大了,他人自然就不敢侵犯,為何要窮兵黷武呢?
好一個“窮兵黷武”張齊賢真是説到點子上了。
趙炅是否真正認識到窮兵黷武的危害,説不清楚,至少,他採納了張齊賢奏議,罷了出師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