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整整五年了,每每聽到或是想起“城市”這個詞時,老張的心就空落落地疼。
老張原名叫張澤,今年57歲,在河北省保定市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生活了大半輩子。老張也有自豪的事兒,那就是他的孩子們大部分都住在城市裏,這意味着,孩子們都比老張出息。
想到這裏,老張皺起的眉頭就會悄悄地舒展開來。
2、老張讀過書,在十里八鄉是有名的能人。直到現在,老張依然能夠清晰的記起當年教書的情景。他擼一擼袖子,把手裏的煙頭在鞋底上用力地摁滅,端起酒杯抿上一小口,等這些程序都到位之後,老張的話匣子就徹底地打開了。
那時候老張剛師範畢業,大約二十二三歲,用老張的話説就是“正是風華正茂,立志報國”的年紀。
當然,那時的老張還被人叫做小張,只是一晃眼的功夫,小張就被扣上了老張的帽子。
老張被分配到了縣一中教物理、數學。學生們和老張差不了幾歲,起初老張講課的時候大家就在底下調皮,老張看在眼裏,但嘴上不動,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道物理題。
誰要是能把這道題解對,我這輩子不做你們的老師。老張微微着
氣説,看得出,老張並不喜歡這幫學生們。
後來老張給孩子們説起這段故事的時候,老張臉上就浮起了榮譽,他眯起眼睛,咳嗽一聲,重新調整一下嗓子,慢悠悠地説,我心裏也沒底,我當時也怕,要是他們真能解出正確答案,那我的飯碗豈不是砸了,那我的臉往哪兒擱啊。
事實證明老張的擔心是多餘的,全班五十多名學生竟然沒有一個人答得上來。老張不漏聲,但他心裏一陣狂喜。
老張説,我不是在賣,我只是想告訴同學們,這道題你們前幾天剛剛學過,可你們當時在做什麼呢?
説完,老張側着身子,瀟灑的把答案寫在了黑板上。
學生們被老張這一舉動征服了,老張的不驕不躁深刻地烙在了學生們的心裏。
老張學了一次諸葛亮,演了一把空城計。為了讓學生們服氣,老張冒了一個大大的險。
從此以後,老張的背後多了一個稱號,大家背地裏叫他“物理腦瓜”老張的兒子張小虎問,要是他們當時真能解出答案,你真的就不做老師了?
老張摸摸兒子的頭,那還有假,做人就得講信用,説話不算數跟放有什麼區別。
3、王雪梅是老張讀師範時的同學,畢業後,她和老張一起分到了縣一中。
王雪梅教語文,巧的是她和老張教同一個班級。
老張的事就由學生們的口中傳到了王雪梅的耳朵裏,等王雪梅再次見到老張的時候,她的臉上就偷偷地飛起了兩朵紅雲。
學校的食堂施行學生輪幫助伙房師傅打飯的制度,就是每週都會由幾位女同學給其他同學打飯。學校的學生很多,排出老遠的隊伍。老張就夾在隊伍當中,到了打飯窗口時,老張愣住了,打飯的人就是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