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氣漸漸涼了。
整個軍營被一種蕭瑟的氣息包圍着,透過重重的夜幕,寂靜的有些可怕。
大帳裏,大將軍樂羊有些醉了。平裏滴酒不沾的他卻在今晚喝光了一大壇酒。酒是好酒,是魏文侯賞賜的埋藏地下18年的女兒紅。就在今天夜裏,魏文侯突然派人快馬加鞭來到營中,除了送上美酒一罈之外,並無半點口諭。
樂羊接過酒的雙手微微有些顫抖,他想不明白魏文侯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倆人君臣二十載,魏文侯對樂羊的習慣是相當瞭解的,每次魏文侯大宴羣臣,都會給樂羊準備一壺上好的清茶。
可這次魏文侯卻送了一罈酒給樂羊,樂羊有些糊了。
大帳正中央,掛着一把尚方寶劍。樂羊清晰的記得魏文侯賜他寶劍時説過的話:拿不下中山國,就別回來見我。
樂羊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摘下寶劍,醉酒的眼神有些離。他用手輕輕的撫摸着劍身,緩慢地從劍身上滑過。
對於這把劍,樂羊不止一次捧過。記得第一次入宮做官時,魏文侯力排眾議調用擔任縣令的樂羊攻打齊國,宮中大臣多有不服,魏文侯當場賜劍並説此劍如孤親臨,若有異議,可先斬後奏。結果樂羊大獲全勝,並由此得到魏文侯重用。隨後樂羊帶此劍南征北戰,終得大將軍頭銜。
世人説,沒有這把劍,就沒有大將軍樂羊;沒有魏文侯,就沒有樂羊的今天。魏文侯對樂羊有知遇之恩。
俗話説,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樂羊恨不得能替魏文侯去死,然而,就在今晚,樂羊竟頭一次猶豫不決。他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這把劍的份量。
攻打中山國已經一個多月了,對於這次出征樂羊打心眼裏不樂意。樂羊覺得中山國並無過錯,再説魏國連年征戰,國力漸空虛,應當休養生息才對。然而,魏文侯不理樂羊的反對,執意攻打中山國,臨出征前還下了死命令:必須攻克中山國。
其實魏文侯有自己的打算。他起用樂羊攻打中山國,除了爭霸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他要知道樂羊是否衷心。因為魏文侯知道,樂羊的兒子樂舒在中山國任要職,只要戰事一起,樂羊父子倆必定刀戈相見,到那時結果自然分曉。
第二天,天剛放亮,大將軍樂羊就下令攻城。他覺得時機已然成,經過一個多月的只圍不攻,中山國國民都已經軍心渙散,喪失了戰鬥力。
樂羊對部下説,我對中山國只圍不打,是想讓中山國國民知道我們是仁義之師,信用之師,以免中山國國民跟着中山國君死守。兵法雲,哀兵必勝,所以我們要選擇最佳戰鬥時機,並非為了保全我兒子的命。
攻城剛一開始,魏軍便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
樂羊見到兒子樂舒時,樂舒正被十幾個魏軍團團圍住,他渾身是血,已顯得疲憊不堪。樂羊靜靜地看着兒子,臉上沒有一絲波瀾。
樂羊説,作為一名士兵,戰死沙場是最高的榮譽。
樂舒緩緩地丟下手中長劍,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他哽咽着説,爹,我沒給您丟臉,兒子不孝,不能侍奉您老人家了。説完樂舒猛然抓起長劍,倒轉劍尖,刺進了自己的腹部。
樂羊彷彿一尊石像,他一動不動地看着兒子,當樂舒的鮮血汩汩出的時候,他突然大叫一聲,暈了過去。
等樂羊醒來的時候,他叫家人捧來了尚方寶劍。樂羊的雙手再一次滑過冰涼的劍身,他久久地凝視着這把給自己帶來無限榮耀和傷痛的寶劍,忍不住老淚縱橫。
過了半響,樂羊緩緩地出寶劍,當劍尖刺穿他身體的時候,他並沒有
到疼痛,相反,他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超
,輕飄飄地,彷彿睡着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