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陽光灑在馬尾湖,水面上倒影着兩岸青山,羅星塔下彩旗飄揚,鑼鼓震天,上萬人聚集在船廠,觀看軍艦下水典禮。在湖邊船台上,黝黑高大的軍艦靜靜地停在上面,船體被月桂枝、紅綢、綵帶妝點一新,艦艏旗杆上飄揚着上方三分之二是紅,下面是白
和藍
的波紋,左上角是一個金黃
鐵錨的海軍旗。漆黑髮亮的艦體,艦艏上的兩側漆成金
的長城浮雕,臨時設置的簡易桅杆上架起了掛滿信號旗的纜繩,前部側舷登艦處旁邊被紅
幕布蓋着。
船台右側,臨時搭起了一座主席台,主席台也裝飾滿了綠的月桂葉,碧綠的枝葉上,掛着紅綢和金
的紙花,顯得既隆重又華美。主席台的上方,紅字金字,寫着∶“中國第一艘蒸汽艦下水典禮”主席台的一側,高掛着一口巨大的銅鐘。一羣軍人與身着便裝的平民站在主席台上,最前面有名年齡很輕的軍人正在高聲對着下面人羣説着什麼…
“…鴉片戰爭一來,我們吃盡了有海無防的苦頭,我們沒有一支象樣的海軍,眼睜睜地看着列強的堅船利炮將我們的國門打開,迫使我們割地賠款,我泱泱五千年的大國挨的打還少嗎?但是今天,依靠廣大技術人員,施工人員以及有關各方面不分晝夜的不懈努力,依靠廣大羣眾熱情的支持,我們終於擁有了自己製造的現代化軍艦了!現在,英法強盜依然在我們的領海,我們的土地上猖狂,對我國內政指手畫腳,説三道四,甚至駕着軍艦迫不及待跳了出來支持腐朽的滿清。可現在不同以往了,我們的人民正在不斷的覺醒!大家也許不知道,就在昨天,我們英勇的解放軍在温州方面狠狠地教訓了那幫狂妄的強盜,將登陸的英法軍隊予以全殲!不過,雖然我們在陸地上可以打敗他們,可由於我們依然沒有現代化海軍,現在還不能徹底趕走他們。今天下水的蒸汽艦,就是為了讓他們再也不敢在我們的海疆橫行霸道,為所為!當然,僅僅靠這一艘是遠遠不夠的,希望大家能夠發揚迄今為止的幹勁,建造出更多,更大,更強的蒸汽艦,讓中國的海洋真正屬於我們自己!而這一艘,就是我們自己的爭氣艦!在海上,我們真不如洋人嗎?不對!大家知道,就在這裏,四百多年以前,三寶太監鄭和,就率領着那時候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下了萬里以外的西洋,這説明,在海上,我們一定也會比洋人做得更好!為了紀念這位我們偉大的先人,我們特此將她命名為鄭和號!”説罷,那名軍人上前一步,拉動一
打着紅
絲帶的纖細纜繩,隨着扯動纜繩,停泊在船台上的軍艦艦舷上幕布落下,黑
艦體的軍艦上用金
斗大的隸書,寫着這艘蒸汽艦的名稱∶“鄭和”整個會場爆發起雷鳴般的掌聲,高昂的歡呼聲。
在主席台上的就是特意過來參加鄭和號下水典禮的楊滬生,台上的楊滬生揮了揮手,下面掌聲漸漸稀落下來。
“大家看到這口鐘了嗎?”楊滬生指着主席台邊懸掛着的銅鐘,那鍾高達80多公分,口徑也有半米左右,形體古樸,飾文優美,覆斧形、葵口;頂為雙龍鈕柄,製作美,肩表面浮印八卦、雲雷等字樣和紋飾,主紋飾上部統一週八卦紋,共五組,其中第二、四兩組中鑄有“國泰民安”和“風調雨順”字樣“這口鐘,就是當年三寶太監為這裏長樂三清寶殿鑄造的銅鐘,上面還有這麼幾個字,我給大家念一念∶‘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辛亥仲夏吉
,太監鄭和、王景弘等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今天,讓我們也託先人之福,祝願祝願她一帆風順,保衞好我國的神聖海疆!
…
”會場上空響起渾厚的鐘聲,啪的一聲輕響,香檳破碎了,雪白的泡沫從船舷四迸,船台上的軍艦緩緩駛入湖中。岸上的人們發瘋似地狂呼起來,喧天的鞭炮聲在羣山中迴盪。…西方天空鋪滿了火紅的雲彩,落將山林染上一層橘黃
。
閩江馬尾水面傳來隆隆槍炮聲,閩江上有一股灰白彷彿凝結了的煙霧幾乎遮掩了半邊江水。巨大的轟鳴聲中,煙霧中浮現出一艘黑
的艦影,那艘黑
軍艦衝出將自己籠罩起來的煙霧,朝北岸駛近,高大的煙囱中吐瀉着濃黑的煙柱,煙柱在艦隻後面天空中拖了很長,一聲聲巨大的轟鳴從艦上傳出,艦頭不停地吐瀉着黑紅
的煙團,煙團很快朝兩邊擴散開,顏
也從黑紅
急速轉變為灰白,加入到後面的煙霧裏。
隨着那艘軍艦上隆隆槍炮聲,羅星塔對岸巨石壘成的堅固炮台、木頭搭建的掩體、房屋在火光中化為廢墟,泥土、斷木、碎石、爛鐵在落山的夕陽照耀下四處橫飛。一通炮火過後,岸上到處都是彈坑,嫋嫋青煙上升着。
轟擊結束的軍艦調轉船頭,緩緩朝羅星塔駛去,港口處一羣軍人與平民正翹首望着過來的軍艦。沒多少時間,軍艦駛入港口,蒸汽機的轟鳴聲小了許多,軍艦速度越來越慢,纜繩從船頭拋上岸,岸上的水手將纜繩系在樁頭上,隨着纜繩繃的越來越緊,軍艦也靠上了岸。
舷梯放了下來,一身雪白軍服的軍人從艦上依次走下,岸上的人們了上來。走在最前面的那人還沒與艦上人打招呼,就緊張地開頭問道:“徐艦長,火炮怎麼樣?”
“兆興先生啊,還行,只是如果主炮同時擊,軍艦晃動的厲害。這江裏面還可以,要是到了大洋中海
一大可保不準會發生什麼問題。”徐震回頭看了眼軍艦説道。
在徐艦長身後,軍艦甲板上水兵們正在幹部帶領下忙碌地進行武器擦拭,巨大的六十磅火炮身影投映在江面上,夕陽照在艦舷讓艦艏處碩大的鄭和號三個大字泛着金
的光芒。
鄭和號自從九月十五正式下水後就一直留在馬尾進行訓練,開始只是讓水兵們
悉軍艦,升帆、降帆、駛離碼頭、靠岸、
悉口令、撰寫航海
記、測量太陽和星座的位置、練習
縱各種儀器,並沒有進行實彈
擊,直到今天軍艦可以順利在閩江裏行駛了,鄭和號才
來了第一次實彈
擊。
鄭和號上擁有火炮十四門,其中六十磅前裝線膛炮兩門,佈置方式是前後各一門;副炮共有十二門,二十四磅後裝線膛炮六門,佈置方式是兩舷各三門,十二磅後裝海軍用榴彈炮六門,佈置方式是兩舷各三門。除此以外在軍艦兩舷還安裝了四門一磅快炮(依照斯潘多管機槍原理建造的輕型火炮),實戰中這種一磅快炮每分鐘可以吐瀉六十發炮彈,雖然對軍艦來説威脅並不大,可要是對軍艦上的人員而言,它的威力就極為恐怖了。
“雪村兄,為何面如此蒼白?”身着軍衣,衣服上卻沒有任何標誌的四十多歲中年人見徐壽麪
灰白從艦上搖搖晃晃走了下來,上前一把攙扶住他,笑道。
徐壽彷彿還在船上,走路都有些頭重腳輕,見自己被人扶住了,一抬頭見是船舶部的部長,急忙站直了,慚愧地説道:“沈部長,這船未出大洋,小民心就一個勁在亂跳矣。徐艦長他們放炮之時,耳邊除巨大之悶雷,別之聽而不聞。船上處處嗆鼻硝煙,另人聞之慾嘔。唉,長這麼大還沒遭過這種罪。真是何苦來哉…怪事,西人之船我也乘過,並未如此顛簸?為何我等建造之就會這樣?以如此顛簸之船又何能與西人爭雄大洋?”徐壽在鄭和號上投入了大量心血,可造好後前段時間試航時,艦上人員説軍艦行駛顛簸太厲害了點,徐壽開始並不相信,這才有了乘今天艦上火炮第一次試的機會隨船體驗一下,可一圈跑下來,徐壽只有自慚不已了。
“雪村兄何必自責?夫以寥寥數年草創伊始之船,比諸西人百數十年孜孜汲汲益求
之船,是誠不待較量。譬諸讀書,讀之數年,謂弟子當勝師者,妄也,謂弟子不如既不如師,不如廢書不讀,不益妄乎?”沈葆楨不知是開導徐壽,還是在替自己尋找藉口。
沈葆楨本來對造船的技術人員並不是十分看中,只是在鄭和號下水典禮上,見據地首領親自將那些技術人員請到了主席台上,這對沈葆楨心裏衝擊很大。雖然這位楊首長並不會作什麼八股,甚至連之乎者也都用的不是地方,可能率領一直部隊在短短兩年的工夫就平定中國半壁江山,作為大清封疆大臣的自己做了人家俘虜,而朝廷棟樑,國之基石的曾國藩屢敗與此人手中,最後落個兵敗自殺的下場,這人又如何可以常理度之?
讓沈葆楨欽佩的是楊首長重視的事情,到最後都證明了是極為重要甚至是關鍵事情,既然如此,如此重視技術人員,那麼必然有他的道理,於是沈葆楨主動的跟那些船廠技術人員多多接觸,雖然對他這個滿腹經綸之士來説,那些技術人員只是比白丁稍微好上一點,可他還是將架子放了下來。果然,沒過多少時間據地各家報紙上都發表了訪楊首長文章,在文章中楊首長一再強調技術人員對國家的重要
,忠告人們必須要重視並且大力扶持技術人員。為此楊首長例子舉了不少,只是作為一名軍人,他的例子更多的還是從戰爭角度來説,從遠古的拳頭石塊,到大刀弓箭,再到現在快槍利炮,不重視科技,最好的反面例子就是現在楊首長所言
推翻之清政權與英吉利之間的鴉片戰爭。既然楊首長這麼説了,
據地各級自然是要將首長説的話落實下去,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沈葆楨算是走的比較早的了。與技術人員接觸讓沈葆楨取得了一個意外的收穫…技術人員中徐壽對孔孟之道鑽研極深,這讓他找到一個有共同語言的人。不然今天他也不會對着沈葆楨
口就是一段文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