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之所以擔任學生教官,就是向彌生挑明瞭講,他要監視彌生的舉動,必要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動手,罪名由他來扛,由他親自動手!彌生特別警戒阿洛的意圖,才在教官行列中參雜了新選組副長·土方歲緒、和壬生上忍·壬生御臣。
她下了切腹的命令,如果阿洛有什麼異常舉動,格殺勿論!假如真的殺了阿洛,等到撮合小姐和主人之後,再向主人説明一切,這樣就行了吧…無論如何,她都不想讓小姐嚐到那種滋味,不,不只如此,連齋宮的巫女們,她也不想讓她們體會到。如果非得承受的話,由自己承受就行了,那麼,自己該做的究竟是什麼?
想到這裏,彌生伸手探進口,從
溝之中取出一
高麗笛。(有時,事情並不一定要從正面解決…如果第一條路堵
了,就退而尋找第二條路…如果第二條路也不通,那更努力地尋找第三條路不就行了…)雖然彌生能夠使用所有樂器。
甚至在必要時刻,連小太刀都能夠當成樂器,在空氣中共鳴奏出雅樂,但要論演奏經驗最豐富、最擅長的,還是月夜野專攻的橫笛。高麗笛即是橫笛的一種。(首先…第一曲·天照之祈禱…)她以笛聲喚醒江户藴藏的神氣。
“彌、彌生?”禮麗繪受到了,雖然彌生吹奏的樂曲與自己正在演出的旋律不同,卻牽引着自己跟着彌生的旋律走。那是本質完全不同的聲音,高下力拚,強烈的靈力
引着禮麗繪。所謂的樂曲。
本來就是各種樂器間的互相配合,在神樂舞的途中加進笛子的伴奏,有些雅樂曲調也會這樣鋪排。
彌生挑選的時機恰到好處。在確定禮麗繪適應新旋律後,彌生立刻轉為輔佐的角,笛音既不會過於突出奪走主角的位置。
也不會過於細碎而使人不由自主地忽略。當笛音響起後,彌生的節奏保持得很穩定,而且能使人到温和、沉穩的力量存在於音符當中。禮麗繪發覺到了。
她重新取出神樂鈴,扇子、身體、腳都湧現一股新的動力──笛音似乎正引導着自己,將靈力分到自己身上。身邊的光芒圍繞着身體曲線,形成一件耀眼的“光衣”禮麗繪笑了出來…這樣跳舞是多麼快樂啊!由於彌生的身分,眾人所知的是她擔任神樂舞,在龐大結界的最中央,鎮定自如指揮巫女神樂舞的模樣,而且她也能揮舞着小太刀,率領着巫女在敵軍中衝鋒陷陣,是一位前攻後衞都無人能出其右的神武巫女。
事實上,她真正擅長的並不是神樂主,反而是輔助的角,因為由修伊擔任神樂主,由她在一旁輔助,本來就是她練習神樂舞的目的──她大多時候以神樂主的身分指揮,只是因為她必須負起統率巫女的責任罷了。
因此,她雖然只是臨時起意,以笛音輔助禮麗繪,但打從第一個音符響起,她就已經完全融入神樂舞了。
那聲音並不宏亮──這也是理所當然的,高麗笛並不是以音量取勝的樂器,但在響亮的鈴聲中,笛音的每一個變化卻都清清楚楚,完全沒有被神樂鈴的鈴聲掩蓋過去。
那旋律極為自然──在結界的六芒中來回引領,詮釋了“神樂”本意,彷佛低語祈願的優雅曲調,散發着天照大神慈祥的懷,喚醒了隱藏在江户的神靈之氣,只有這種極為虔誠的信仰,所
互構成成神樂,才能借用神道音樂中藴含的神之奇蹟。
(小姐…您體會到了嗎?我想傳達給小姐的東西…)笛音似乎着重於高音部份,藉此襯托出神樂鈴奏出的主旋律,而扇子的翩翩舞動,為這美麗卻過於纖細的聲音,注入一股渾厚的力道。
平穩中帶着祈禱,平靜中飽含心緒,平行中富有力量,彌生的笛子為了配合神樂鈴,吹奏的曲子並沒有納入過於艱深、強調技術的困難段落。
但這首臨時改編的曲子,這陣笛音比什麼都有用。簡單的説…從禮麗繪身上的“光衣”可以知道,那是神樂舞形成的象徵。
這首曲子沒有歌詞,除了曲子本身的旋律之外,沒有被賦予任何特殊涵義,洗了無謂綴飾,只表明獻舞者的虔誠信仰。
彌生一邊觀察着禮麗繪的舞步,一邊對笛音進行微調,吹奏出最適合禮麗繪的音調,這樣的配合使禮麗繪到相當興奮,她甚至覺得不必使用樂器,只需唱出
臆間對天照大神的崇敬心緒,也能跳出神樂舞了。
(究竟彌生想傳達什麼呢…?)對禮麗繪而言,彌生是從小就認識的好朋友,同時也是指導自己神樂舞的導師。在小時候,彌生還只是個連最基礎的舞步都會踏錯的女孩,還要自己不時去提醒她呢!
然而…現實卻是彌生身處於遙遠的前方,自己只能追逐她的背影前進…不,説不定連影子都看不到啊!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被這樣追趕過去,還被遠遠拋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