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如果由帶兵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以──禮麗繪欠缺了構成神樂舞的重要東西。禮麗繪的舞蹈中帶有微妙的衝突──表現得相當規律,規律到沒有一絲累贅。

有缺陷和沒有累贅是不同的。那只是把音符和步伐表現出來,能夠把複雜的節奏組合並完美無缺地獻出,那代表禮麗繪的確具有良好的資質,不過,那本不是神樂舞。

只是單純的音樂和舞步,沒有任何動人心的成分,更遑論要動神明,説到底,那只是聲音和動作組合出來的雜物吧!所以──彌生才想守護小姐的情。她想讓禮麗繪有所覺悟。

她的腦中閃過了千早的臉龐,千早許多不同時刻的表情逐漸浮現出來,──第一次和主人見面時的驚訝的臉。──第二次和主人見面時的下定決心的臉。──彌生提議夜襲時的困惑的臉。──和主人接吻後織了歡喜和困惑的臉。

──契約時洋溢着幸福的臉。──大阪夏之陣,犧牲自己突擊敵本陣的臉。還有…那張令彌生恐懼的臉──失去了某種決定的東西后的崩壞笑容。那正是千早為何強悍的原因。人經歷了某種事實或體驗之後,在能力方面往往會急劇地成長。

正因為曾一度寄予信任,產生的力量才會確實。正因為曾一度遭受奪取,產生的力量才會爆發。和最愛之人分離的人類,為了填補空虛的內心,會焦急地尋找替代品。所以…這份空虛反而會迫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彌生則是有所不同,她認為只要有了目標,該前進的方向就會明確。她並不是為了主人而舞,而是為了愛慕主人的自己而舞。兩者看似相同,其實卻完全不同,這一點是她不斷探索後才發現到的。舞蹈不是為了任何人。

而是為了自己,唯有如此,終有一天才能跳出神樂舞──彌生想讓禮麗繪體會這個道理,儘管她也可以讓小姐循着千早的模式去做,但她打從心底不願意選擇這個方法──即使這個方法是最為快速的。否定之後是肯定。絕望之後是希望。

因為如此,肯定才會變得更加肯定,情也會變得更加牢不可破,可是…這必須先嚐過“絕望”的滋味才行。

──看禮麗繪那副模樣,似乎還被無聊的天真支配着…在她猶豫不決時,難道不曉得有多少人又要被殺了嗎?又有多少人要死了?彌生,如果你繼續拖拖拉拉的,大叔可要親自動手喔!

阿洛在來到江户時曾經這麼説過,雖然他講得像是在開玩笑一般…但從他的眼神本不存在笑意來看,他絕對是認真的。道德觀和倫理觀乃是餘裕下的產物。

只要被進絕望的狀況,所有的價值觀將成為無用之物,等到重新建立之後,就能成就一個不被膚淺事物或得暈頭轉向的達觀之人。彌生也經歷過絕望的滋味。

所以她更不想讓禮麗繪重蹈覆轍,因為那實在是太痛苦了──被混亂的情支配的小姐,是不可能撐得過“絕望”的打擊。

從大局的觀點俯瞰一切事物──這本來就是餘裕下的產物,説得明白一點,即使如何忽視,無法用這個觀點看待事物的人還是佔大多數,不過,問題在於小姐的身分…她如果還像普通人一樣。

沒有該有的自覺,那可就麻煩了,這麼説起來,主人也曾經要自己教導小姐政治及軍事之類的技能,她學得很快,甚至可以説有相當的才能。

可是小姐在學習時,總是對於攻擊之類的手段有所顧忌,在修練神道及戰鬥技巧食,她對於傷人這件事──儘管彌生是她再怎麼掙扎也贏不了的高手──總是表現出消極的態度。

這並不是有沒有打中對手的問題。彌生雖然不清楚禮麗繪究竟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她總是猶豫到底該不該動手攻擊或反抗──因為那有可能傷到人。這就是小姐天真的地方。即使是在愛津學園裏,那些少女對於“破壞”他人這件事已經抱持了相當的覺悟──大阪夏之陣,教皇國在大阪城做出的一切,一再提醒着她們。

爭執到最後演變成傷人、殺人的結果,或者是作為奪取什麼的手段而去傷人、殺人,這些都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辦得到。

然而…如果要以殺傷他人為目的進行修練的話,就必須做好覺悟,尤其是齋宮的少女們,要使她們的想法轉換成這個樣子。

本來就是一件極為殘酷的事,可是…這些少女非但沒有畏懼,反而持續地投入修練,並在修業完畢後作為巫女加入戰場,老實説,比起陰陽師,在前線和一揆眾頂住教皇國攻勢的,就是這羣少女。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