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難為房地產老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房價是眼下中國人最頭疼的問題,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平民百姓,無不為高昂的房價嘆,所謂新三座大山,住房乃其一也。以致温家寶總理都大聲呼籲,希望地產商血管裏點道德的血,總理説歸説,地產商做歸做,就有人在公開場合反相譏,説我們的血管裏淌的就是道德的血

中國房價到底高不高?我們先做個比較,據説歐洲一些國家,一個普通工人勞作六七年,就可以掙上一套房子,在咱們中國,別説六七年,就是幹上一輩子累斷脊樑骨能掙上半套像樣的住房就算你有能耐。房價到了這個份上,顯然背離最起碼的價值規律,後來就有所謂的學者出來幫閒,在電視節目裏大放厥詞,説中國人應該到四五十歲買房子最為合理,這位仁兄的理論到底有何據我們暫不追究,我們也不去懷疑該學者是否拿了房地產老闆的好處費,至少我們認為該學者算不上一個飽受中國文化薰陶的學人,中國曆朝統治者都注重“安居樂業”就像現在建立和諧社會一樣,如果幾十年來為一套房子勞碌奔波,我們還有怎樣的心思去樂業呢?這樣的生命歷程又有什麼意義呢?

嚴格的説,地球上有四樣東西應該為人類公平享有,一是空氣、二是水源、三是土地、四就是愛。所以中國古代聖人就提出了一個理論: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其實,從最樸素的觀點來看,上帝既然給了我們生命,就同時賦予了我們自由公平的呼空氣、飲用水源、使用土地、享受愛的權利,因此,我們要對聖賢的理論稍稍做些修改,曰:呼者有其氣、飲者有其水、居者有其屋、眠者有其伴。古人的理想是建立大同世界,現代人的訴求是公平使用自然資源。

早年間土地還不具有價值的時候,人類自由遷徙,四海為家,走到那裏,隨便就蓋上幾間房屋,或終老此地、或棄房而去,房屋本算不上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即使到了後來土地國有化時代,無論寬窄大小,中國公民多少都有個擋風遮雨的居所。可見,當時人們對土地的使用權利完全是建立在公平共享的基礎之上的,我想,在高度發達的歐美國家,房價所以能控制在普通大眾購買能力之內,大概也就是基於每個公民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權這麼一個理念。

本來國家高度壟斷的土地,一時間卻被房地產商拿到手裏去牟利,而且還是暴利。據説,一套房屋的利潤可達60-70%之巨,看似生機的房地產業,其實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泡沫。政府也看出了這件事情隱藏的危險,擔心房地產的泡沫破滅會給國家帶來災難的後果,再加上整個社會都對房價之高報以怨聲,政府便把房價的問題上升到涉及政治穩定的高度,採取了諸多的措施,比如限購令等等的策略,尤其是利用銀行利率槓桿,試圖把房價穩定下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暫且不説房價能否穩下來,即使能夠穩下來,這如此昂貴的房價對普通老百姓又有什麼意義呢?

上述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我們再站在房地產老闆的角度做個分析,自從中國經濟轉為市場經濟以後,有兩個行當最為惹人眼紅,一個是挖煤的老闆、另一個就是蓋房子的老闆,漂亮的小妞們找男人,這兩種人是首選,以致於張藝謀尋找不到清純演員時,悲嘆道:好一點的女孩子都嫁給了煤老闆,還到哪裏去找呢?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來,煤老闆和房地產老闆是多麼的有錢,聽別人説,房地產老闆打牌的時候,錢都懶得去數,拿千分卡量量厚薄就可以了。我們試想,房地產老闆進斗金,每天晚上扛回一大包百元大鈔,數的手都筋,忽然間你要他把房價降下來,每晚去數十元一張小票,他能適應的了嗎?他能夠接受這個可怕的現實嗎?再説了,地產商們也有冠冕堂皇的託辭,中國的房價之高是市場的供需矛盾形成的,與我何干?

細細想來,地產商人説的不無道理,沒有強勁的需求,何來昂貴的房價?我們如此的難為地產商讓他們主動降價,實在有點不合情理,中國的房地產行情走到這了這樣高度,你讓既得利益者主動殺價,他確實不會甘心。

其實,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在咱們中國,參與買房賣房者已經不是普通的人羣,憑工資掙來的那點銀子,誰有本事淌這趟渾水呢?放眼望去,敢買房子者,多是兜裏殷實的主,於是,就有了温州炒房團、山西炒房團等等,據不完全估計,中國有幾千萬套住房壓在他們這幫人手裏,他們想等着合適的機會撈上一把。我們可以算個細賬,三十年以來,中國住房市場化以後,大量的房地產開發,滿足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已經是綽綽有餘,可為何房價依然居高不下呢?原因不過兩個,一是房產商大量囤積房屋,待價而沽;二是炒房團手裏積壓着大量的房子,伺機出手。

呵呵,要想解決中國的房價問題,這不正好是個切入點嗎?

我來出個餿主意,建議國家徵收不動產税,而且要高額收繳,對中國土地上所有的商品住房課以重税,重到何種程度?我也沒得個具體數字,反正重到匪夷所思都行。然後,對於產生過不動產税賦的公民,統統按每人五十平米的原税賦再予以返還。由於對税賦我是個外行,無法表述的很清楚,那我就説説這個餿主意的好處,一,可以殺富濟貧,使那些人平不足五十平米的家庭能得到些補貼;二、那些擁有數套乃至數十套數百套住房的公民,保證會慌不擇路的拋掉手裏的房子。如此,還怕中國的房價不跌下來嗎?我給這個餿主意下個定義,叫做:均貧富,抑房價。

至於我這個餿主意能否見效,本人也是憑空想象的,很有些拿不準,有個小故事講出來替俺佐證一下,説的是有幾位出訪美國的學者去拜訪在美定居的同學,學者們紛紛讚美同學的房子位置好,將來一定會升值的,同學聽罷卻尷尬的搖搖頭,苦笑道:我可是怕升值啊,這不,上個月我們這個地區的房價攀升,我每個月的不動產税也跟着上漲,我真有些負擔不起了哦。

2011.8.2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