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恐怖主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恐怖主義”是近幾十年來比較盛行的一種暴力手段,製造了一起起令世人震驚的事件。

“恐怖主義”多是單打獨鬥的,採用的手法卻極其相似,多是突然襲擊、出人意料,以非常的手段脅迫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具有極大的破壞。自從人類有了紛爭,“恐怖主義”便運而生了。比較早一點的有個叫曹沫的,有人説他就是在長勺之戰為魯莊公出謀劃策的曹劌,他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治氣之術,是頗有影響的。但在司馬遷的筆下,曹沫只是一勇士耳,司馬遷把他列在《刺客列傳》裏,他“以勇力事魯莊公”

“莊公好力”任為將。魯與齊戰,三戰皆北,被迫在柯地簽訂不平等條約。在莊嚴的儀式上,曹沫突然用匕首頂住齊桓公,他退還魯國的土地。在死亡的威脅下,桓公被迫答應。一經承諾,曹沫立刻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羣臣之位,臉不變心不跳,説話和原來一模一樣。還有一個叫唐且的,為安陵君出使秦國,嚴辭拒絕秦王的無禮要求。秦王威脅説,您難道沒有聽説過“天子之怒”嗎?“天子之怒”就是“伏屍百萬,血千里”唐且反問説,那大王聽説過“布衣之怒”嗎?“布衣之怒”是“伏屍二人,血五步,天下縞素”説罷“劍而起”結果是“秦王撓,長跪而謝之:‘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戰國策•魏四》)。這些故事都是主人公以武力、恐嚇手段制服對方,而達到其目的,且有很濃厚的恐怖彩。外國有一個佐羅,不知真有其人否?提起佐羅我們會想起一襲黑披風,一個黑眼罩,一柄細銀劍,他像個幽靈一樣來去無影,只是留下一個“z”字表示他的存在。用傳統的眼光看,這類人物應該屬於勇士、俠客之列,他們往往為了朋友、義氣、或者一個許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所用的武器不過一小刀耳,他們是在非常的時期採用了非常的手段,也算是壯懷烈的,所以司馬遷把他們列在刺客之列。但是,他們的做法卻有濃烈的恐怖彩,今之“恐怖主義”與他們可否有師承關係,倒很值得探討。説起恐怖主義,我們不能不提起拉登,這位頭纏布帕、留着鬍鬚、雙目清澈猶如小學生一般帶着幾分靦腆的漂亮的阿拉伯男人,最著名的舉動就是製造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2001年9月11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撞擊美國紐約世貿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世貿中心的摩天大樓,轟然倒塌,化為一片廢墟,造成了3000多人喪生。9。11事件使拉登名聲鵲起,據説拉登先生是一個身家億萬的富翁,但是命運讓他成了伊斯蘭信徒,於是他勇敢的站了出來,與褻瀆真主的異教徒們鬥爭。本。拉登的行為方式我們不讚賞,但是他不屈不饒的鬥爭神卻是很鼓舞人心的。

“恐怖主義”是一個具有濃重政治彩的概念。往往附着於某個意識形態。通常使用暴力或威脅使用暴力來對抗普通平民或不特定的多數人,通常是為了特定的政治或宗教目的。

“恐怖主義”沒有一個準確的全球的定義,目前這個詞更多的被髮達國家所應用。

“恐怖主義”破壞了人類社會的遊戲規則,就像揮之不去的烏雲一樣籠罩着當今世界,給人類邁入新世紀的美好未來蒙上一層陰影,國際和平與安全正面臨來自“恐怖主義”的嚴重威脅。

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恐怖主義發展到今天,世界範圍內的“恐怖主義”者大有結成聯盟的趨勢,如果一旦形成一股勢力,在世界各地的爭端中,他們將扮演很重要的角,這是很叫世人擔心的。

“恐怖主義”問世以來,採用的形式不斷髮生着變化,從最初的匕首、要挾,到現在的綁架、劫持乃至人體炸彈,隨着“恐怖”與“反恐”的鬥爭升級,“恐怖”活動將會出現新的形式,預計在未來,運用生化武器、細菌武器或散發病毒將成為新的恐怖形式,“恐怖者”會將病毒置放在某個城市,然後提出某種要求,脅迫對方滿足他的訴求。國際社會的反恐活動也會越來越艱難,如果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同時,我們建立一個論壇之類的平台,給予“恐怖”者提供一個表達政治訴求的地方,或許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人類的和平也許可以見到新的曙光。

2005-11-13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