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獨活堂是間藥行,炮製些丸劑、湯劑、散劑、膏劑之類。掌櫃的姓曹,山東人氏。據傳年輕時當過響馬,後來落到襄陽城,做藥材生意。
曹掌櫃身材清瘦,不苟言笑,穿一件竹布長衫,看起來象個讀書人。曹掌櫃識得百草,也通醫理,常常給街坊四鄰開個方子,在街面上頗有人緣。
獨活堂是兩開間門面,進門面是櫃枱,櫃枱裏面是一溜棗紅
藥櫥,櫥上佈滿
屜,屜面上寫着藥名。店堂兩側擺放太師椅,茶几等,几上有茶具、帽筒之類。牆壁上掛着孫思邈、李時珍的識草圖。
曹掌櫃人雖清瘦,製藥活路卻是把好手,堂後一盤手推磨,上下兩片,單片有百十來斤,每次小夥計碾藥,轉動數十下已是氣吁吁,曹掌櫃常常是數百下,仍然神閒氣定,看的小夥計直咂舌。就憑這盤細磨,獨活堂製作的散劑細膩、膏劑滑潤,深得客户信賴,久而久之在同行做出了名氣,跑襄陽碼頭的,大都在獨活堂進貨。一些同行看着眼紅,但是曹老闆處事周全,一直以來倒也相安無事。
一,進來一位客人,長衫、禮帽、圓口布鞋,戴墨眼鏡。曹掌櫃一看便知是位江湖上走動的朋友,抱拳施禮,相互寒暄,客人
下帽子
與夥計。於是看座、上茶、用煙。茶換兩邊,曹掌櫃道:“客官光臨小店,不知選哪幾味藥?”客人取下墨鏡,上下打量一遍曹掌櫃,從懷裏掏出幾粒丸劑,問:“此丸可是貴號的貨
?”曹掌櫃聽客人語氣,知道來者不善。細細打量看看對方,舉手投足倒也禮數週全,接過藥丸,剝開蠟紙,放鼻下聞聞,是枚消食丸,聞藥味知道不是獨活堂所出。反問道:“不知客官有何見教?”客人見掌櫃的如此從容,呷了口茶,慢慢説道:“在下有朋友用了貴號的丸劑,多有不適,特遣我登門相問。”曹掌櫃聽罷,知道是來訛人的,便問:“請教客官,貴友何處不適?”客人答:“用藥之後,腹脹如鼓,險些丟命。”曹掌櫃笑笑,説:“此丸多用山查、酵母等配製,具有理氣消食之效,何來腹脹?”客人答:“在下不懂藥理,只是虧有神醫施方,吃過幾副湯劑,方無大礙,倒是銀兩花去不少。”曹掌櫃道:“那倒是萬幸。”客人説:“小小丸劑,如此厲害。若不是解救及時,恐丟了
命。不知貴號做何了斷?”曹掌櫃端起茶杯,吹吹茶麪,靜靜的飲了一口。説道:“既然客官如此説起,在下不妨以實告之,此丸非本號所出。”
“哦?”曹掌櫃繼續道:“既然貴友受難,小店倒願意盡些綿薄,聊表心意吧。”客人思忖着,傳言説曹掌櫃做事滴水不漏,今一見,果然不俗。於是,豪
一笑,説:“曹老闆
快。江湖上行走,除了義氣二字,再就是銀兩之事了。”曹掌櫃點點頭,説道:“煩請客官報個數目。”客人見店家如此直白,捋捋髮絲,便伸出五個指頭。曹掌櫃豪
一笑。説道:“小店本小利薄,實無力相與。”客人看看曹掌櫃,端起茶杯,獨自欣賞着上面的文飾。然後握緊茶杯,稍一發力,茶杯便碎於掌中。笑着説:“抱歉的很,在下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多望貴號給我一便。”曹掌櫃一看,暗暗吃驚對方掌力,明白遇上江湖高人。於是,喚夥計另杯沏茶,説道:“既然客官受人之託,小號也只得成人之美了。客官稍候,容在下離開一步。”曹掌櫃從內房包好二十枚銀圓,來到後院,取下磨盤,略一運氣便託於掌中,包好的銀圓放上面。走到客人面前,雙目如炬,直視對方。説道:“一點小意思,不足掛齒,請客官笑納!”客人見狀,甚是驚訝。傳言曹掌櫃有些功夫,沒想到有如此功力,一盤圓磨,足有百十斤之重,單掌托起,卻還身輕如燕。仍有些不服,立起身來,暗試磨盤,甚是吃力。曹掌櫃拿起銀圓,放在茶几上。反手提起磨盤,輕輕靠在了牆邊。
客人抱拳,笑道:“領教,領教!”曹掌櫃還禮,“幸會,幸會!”客人端起茶杯,略飲數口,起身告辭,曹掌櫃遞上銀圓,説:“受人之託,起碼得有代。區區之數,不足掛齒,在下在襄陽地面上混口飯吃,還望多多照應。
“客人接過銀圓,抱拳道:“言重了,來方長,後會有期。”言畢而去。
由此,曹掌櫃在江湖上名聲鵲起。
20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