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熊渠子石【原文】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彎弓之。沒金,鎩羽。下視,知其石也。因復之,矢摧,無跡。

漢世復有李廣,為右北平太守,虎,得石,亦如之。

劉向曰:“誠之至也,而金石為之開,況於人乎!夫唱而不和,動而不隨,中必有不全者也。夫不降席而匡①天下者,求之己也。”【註釋】①匡:匡正。

【譯文】楚國熊渠子夜間巡行,看見橫卧着的石頭,以為是趴在地上的老虎,便拉弓它,箭頭陷沒在石頭裏邊,箭桿上的羽都掉下來了。他下馬仔細一看,才知道那是石頭,接着又它,箭被折斷了,也沒有留下什麼痕跡。

漢代又有個李廣,任右北平太守,他以為自己是在老虎,結果到的卻是石頭。也像熊渠子那樣。

劉向説:“誠所至,金石為開,更何況是人!你倡議而別人不響應,你行動而別人不追隨,那麼你內心深處一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不離開座席而能匡正天下,是因為以身作則的緣故啊。”由基更羸善【原文】楚王遊於苑,白猿在焉;王令善之,矢數發,猿搏矢而笑;乃命由基,由基撫弓,猿即抱木而號。

及六國時,更羸謂魏王曰:“臣能為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可至於此乎?”羸曰:“可。”有頃聞雁從東方來,更羸虛發而鳥下焉。

【譯文】楚王在園林遊獵,遇見一隻白猿。楚王命令好擊它,一連了好幾箭,被白猿用手抓着箭發笑。楚王於是命令百步穿楊的神手養由基擊白猿,養由基拿起弓箭,白猿就抱着樹枝哭叫起來。

到戰國時候,更羸對楚王説:“我能夠虛拉弓,不放箭,飛鳥就會掉下來。”魏王説:“難道技可以達到這種湛的水平嗎?”更羸説:“能。”一會兒,聽到大雁從東方飛來的聲音,更羸虛拉一下弓,一隻大雁就從天上掉下來。

古冶子殺黿【原文】齊景公渡於江、沅之河,黿銜左驂,沒之。眾皆驚惕;古冶子於是拔劍從之,行五里,逆行三里,至於砥柱之下,殺之,乃黿也,左手持黿頭,右手拔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

【譯文】齊景公渡黃河,有一隻大黿咬着他馬車左邊的馬,拖進河裏,大家都驚慌害怕。古冶子於是拔出寶劍去追趕大黿,他斜着追趕了五里,又逆水追趕了三里,來到中砥柱的石島。古冶子殺死它,才知道它是一隻大黿。他左手提着黿頭,右手挾着那匹邊馬,像燕子、天鵝一樣飛出水面來。他仰頭朝天大吼一聲,河水被震動得倒了三百步,觀看的人都以為他是河伯。

三王墓【原文】楚干將莫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劍有雌雄,其重身①,當產,夫語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户,往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子出户,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夜思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報讎。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子也。楚王殺吾父,吾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於是屍乃僕。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於湯鑊②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躓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墮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縣界。

【註釋】①重身:懷孕。

②湯鑊(惑):煮着滾水的大鍋。古代常作刑具,用來烹煮罪人。

【譯文】楚國的干將、莫夫婦給楚王鑄造寶劍,三年才鑄成。楚王生氣了,想殺死他們。寶劍有雌雄二劍,當時干將的子身懷有孕,將要分娩,丈夫對子説:“我替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會生氣,我去見他,他一定會殺我。你如果生的是男孩,長大了,就告訴他:‘出門望着南山,看見一棵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就在那樹的背上。’”於是干將就帶着雌劍去見楚王。楚王非常生氣,叫人仔細察看,説:“寶劍共有兩把,一把雄劍,一把雌劍,雌劍送來了,雄劍還沒有送來。”楚王發怒了,立即殺死了干將。

的兒子名叫赤,等到他長大了,他就問母親:“我的父親在哪裏?”他母親説:“你父親給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發怒把他殺了。他離家時囑咐我:‘告訴我兒子:出門望着南山,看見一棵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就在那樹的背上。’”於是兒子走出門來,向南望,不見有山,只看見堂前有一松木檐柱,立在石砥上面。兒子便用斧頭劈破松柱的背,得到了寶劍。他思夜想,要向楚王報仇。

楚王夢見一個男孩,兩條眉之間寬一尺,説要報仇。楚王就懸賞千金捉拿他。男孩聽到消息,急忙逃走,躲進深山,他一邊走着一邊悲哀地唱歌。有一個俠客遇見他,問他:“你年紀還小,為什麼哭得這樣悲傷呢?”男孩説:“我是干將、莫的兒子。楚王殺死了我的父親,我要向他報仇!”俠客説:“聽説楚王懸賞千金要你的腦袋,把你的寶劍和腦袋拿來,我為你報仇。”男孩説:“太好了!”他就割下自己的頭,兩隻手捧着頭和寶劍給俠客,身子僵硬地站立着。俠客説:“我不會辜負你。”於是男孩的屍體才倒下去。

俠客帶着人頭去見楚王,楚王十分高興。俠客説:“這是勇士的頭顱,應當用大湯鍋來煮它。”楚王依照他的話去做。男孩的頭煮了三天三夜,沒有煮爛,頭在滾水中跳出水面,瞪着眼睛,充滿憤怒。俠客説:“這個小孩的頭煮不爛,希望大王親自到湯鍋邊去察看,這樣一定能夠煮爛。”楚王就走到湯鍋邊上去看。俠客用寶劍向楚王的頭砍去,楚王的腦袋隨即掉進滾水中。俠客也揮劍砍斷自己的頭,他的頭也掉進滾水中。三顆人頭都煮得稀爛,無法分別出是誰的人頭。於是,只好把那鍋裏的湯分成三份埋葬,所以統稱為“三王墓”如今這墓在汝南郡北宜縣境內。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