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氣變化論【原文】天有五氣,萬物化成:木清則仁,火清則禮,金清則義,水清則智,土清則思:五氣盡純,聖德備也。木濁則弱,火濁則,金濁則暴,水濁則貪,土濁則頑:五氣盡濁,民之下也。

中土多聖人,和氣所也。絕域多怪物,異氣所產也。苟稟此氣,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

故食谷者智能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絲而蛾,食者勇橄而悍,食土者無心而不息,食氣者神明而長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無雄,細無雌;無雄外接,無雌外育。三化之蟲,先孕後;兼愛之獸,自為牝牡。

寄生因夫高木,女蘿託乎茯苓,木株於土,萍植於水,鳥排虛而飛,獸蹠實而走,蟲土閉而蟄,魚淵潛而處。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本乎時者親旁:各從其類也。千歲之雉,入海為蜃;百年之雀,入海為蛤;千歲龜黿,能與人語;千歲之狐,起為美女;千歲之蛇,斷而復續;百年之鼠,而能相卜:數之至也。分之,鷹變為鳩;秋分之,鳩變為鷹:時之化也。故腐草之為螢也,朽葦之為蛬也,稻之為蟲也,麥之為蝴蝶也;羽翼生焉,眼目成焉,心智在焉:此自無知化為有知,而氣易也。

雀之為獐也,蛇之為鱉也,蛬之為蝦也,不失其血氣,而形變也。若此之類,不可勝論。應變而動,是為順常;苟錯其方,則為妖眚。故下體生於上,上體生於下:氣之反者也。人生獸,獸生人:氣之亂者也。男化為女,女化為男:氣之貿者也。

魯,牛哀,得疾,七化而為虎,形體變易,爪牙施張。其兄啓户而入,搏而食之。方其為人,不知其將為虎也;方有為虎,不知其常為人也。

故晉,太康中,陳留阮士瑀,傷於虺①,不忍其痛,數嗅其瘡,已而雙虺成於鼻中。

元康中,歷陽紀元載客食道龜,已而成瘕,醫以藥攻之,下龜子數升,大如小錢,頭足殼備,文甲皆具,惟中藥已死。

非化育之氣,鼻非胎孕之所,享道非下物之具。從此觀之,萬物之生死也,與其變化也,非通神之思,雖求諸已,惡識所自來。然朽草之為螢,由乎腐也;麥之為蝴蝶,由乎濕也。爾則萬物之變,皆有由也。農夫止麥之化者,漚之以灰;聖人理萬物之化者,濟之以道:其然與;不然乎?

【註釋】①虺(htuǐ):古書上説的一種毒蛇。

【譯文】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元氣,萬物由此變化產生。木氣純淨就產生仁愛,火氣純淨就產生禮節,金氣純淨就產生正義,水氣純淨就產生聰明,土氣純淨就產生誠實。五氣都純淨,聖人的品德就具備了。木氣混濁就產生虛弱,火氣混濁就產生穢,金氣混濁就產生暴,水氣混濁就產生貪婪,土氣混濁就產生頑固。五氣都混濁,就成為下之人。

中原地區有很多聖人,是因為中和之氣互相融。邊遠地區有很多怪物,是因為怪異之氣所產生。如果秉承某種元氣,一定具有某種形體;如果具有某種形體,一定產生某種質。

所以吃穀物的聰明而有文采,吃草類的力大而愚昧,吃桑葉的吐絲而變成蛾蟲,吃類的勇猛而強悍,吃泥土的沒有心思而不休息,吃元氣的聖明而長壽,不吃東西的人不死而成為神仙。

龜鼉類動物沒有雄,蜂類動物沒有雌;沒有雄的與其他動物配,沒有雌的由其他動物生育。蠶類蟲子,先產卵然後配;香髦類野獸,自身存在兩種器官。

寄生依附於高樹,女蘿託身於茯苓,樹木長在土裏,浮萍生在水中,鳥翅凌空能飛翔,獸足厚實能奔跑,蟲潛伏在泥土裏冬眠,魚躲在深淵中居住。來源於天的親附天上,來源於地的親附地下,來源於時令的親附依傍之物:是依從各自的種類。千年的雉,進入海里成為蜃;百年的雀,進入海里成為蛤;千年的龜黿,能夠與人説話;千年的狐狸,能夠變成美女;千年的蛇,身子斷了又能接上;百年的老鼠,能夠占卜吉凶:是氣數已經達到。分的時候,鷹變成鳩;秋分的時候,鳩變成鷹:是時令的變化。所以腐爛的草變成螢火蟲,朽壞的蘆葦變成蟋蟀,稻子變成黑蟲,麥子變成蝴蝶;生出羽翅膀,長出眼睛,有心靈存在:這是從無知覺變為有知覺而元氣變化了。

鶴變成獐,蛇變成鱉,蟋蟀變成蝦,沒有失去它的血氣,而形體質變化了。像這一類事物,多得説不盡。據變化而行動,這是順應自然規律;如果違背了它的規律,就會成為妖禍。因此身體的下部長在上部,上部長在下部,是元氣的逆反;人生出獸,獸生出人,是元氣的紊亂;男人變為女人,女人變為男人,是元氣的變易。

魯人牛哀生病,七天後變成虎,身體發生變化,長出虎爪虎牙。他哥哥開門進去,被老虎咬死吃掉。當他是人的時候,不知道他要變成虎;當他是虎的時候,不知道他曾經是人。

因此晉武帝太康年間,陳留人阮士瑀被虺蟲毒傷,忍受不了蟲毒的痛苦,多次嗅毒瘡,後來發現有兩條虺蟲長在鼻子裏。

晉惠帝元康年間,歷陽人紀元載,吃了得道的神龜,後來生了瘕病,醫生用藥給他治病,排出幾升小烏龜,一個個有小銅錢那樣大,頭、腳、浮甲齊備,浮甲上都有花紋和角質層,只是中了藥已經死了。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