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馬皮蠶女【原文】舊説:太古之時,有大人遠征,家無餘人,唯有一女,牡馬一匹,女親養之。窮居幽處,思念其父,乃戲馬曰:“爾能為我得父還,吾將嫁汝。”馬既承此言,乃絕繮而去。徑至父所。父見馬,驚喜,因取而乘之。馬望所自來,悲鳴不已。父曰:“此馬無事如此,我家得無有故乎?”亟①乘以歸。

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芻養。馬不肯食。每見女出入,輒喜怒奮擊。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問女,女具以告父:“必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門。且莫出入。”於是伏弩殺之。暴皮於庭。父行,女以鄰女於皮所戲,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取人為婦耶!招此屠剝,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鄰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還求索,已出失之。

後經數,得於大樹枝間,女及馬皮,盡化為蠶,而績於樹上。其繭綸理厚大,異於常蠶。鄰婦取而養之。其收數倍。因名其樹曰桑。桑者,喪也。由斯百姓競種之,今世所養是也。言桑蠶者,是古蠶之餘類也。

案《天官》:“辰,為馬星。”《蠶書》曰:“月當大火,則浴其種。”是蠶與馬同氣也。《周禮》“教人職掌,原蠶者。”注云:“物莫能兩大,原蠶者,為其傷馬也。”漢禮皇后親採桑祀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稱也。菀窳婦人,先蠶者也。故今世或謂蠶為女兒者,是古之遺言也。

【註釋】①亟(jí):急切。

【譯文】過去傳説,在遙遠的古代,有一户人家,家長遠征到前方,家裏沒有別的人,只有一個女兒,還有一匹公馬,由女兒飼養。由於家處偏僻之地,該女子到很孤獨,十分思念父親,於是逗馬,説:“你能為我接回父親,我就嫁給你。”馬聽了這話後,就掙斷繮繩,徑直跑到她父親的駐地。馬主人看見馬非常驚喜,牽過來就騎上。可是馬朝着來的方向,不停地悲鳴。馬主人説:“這馬無緣無故地這樣悲鳴,是不是我家有什麼變故啊?”於是急忙騎着馬回到家裏。

這匹馬雖是畜生卻通人,所以主人對它待遇特別優厚,給它的草糧特別充足,可是馬卻不太肯吃。每當見到女兒進出,就喜怒無常,興奮跳躍,這樣已不止一兩次了。父親覺得很奇怪,就悄悄問女兒,女兒把自己曾與馬説玩笑話的事告訴了父親,認為一定是這個原因。父親對女兒説:“不要對外人説,不然會有辱自家的名聲。你暫時不要再進進出出。”於是主人躲在暗處,用弓箭死這匹馬,把馬皮曬在院裏。父親外出,女兒與鄰居女孩子在院子裏玩耍時,用腳踢着馬皮説:“你這個畜生,還想娶人為嗎?你被這樣屠殺剝皮,不是自討苦吃嗎?”話還沒説完,馬皮突然飛揚,捲起她就飛起來。鄰居女孩慌亂害怕,不敢相救,跑去告訴女兒父親。父親回來,四處尋找,但馬皮早已飛走,不見蹤影了。

過了幾天後,父親才在一棵大樹的枝椏間發現,女兒和馬皮都變成了蠶,在樹上吐絲作繭,那個蠶繭絲個大,不同於普通蠶繭。鄉鄰農婦取下來飼養,收穫的蠶絲,比普通蠶繭多幾倍。因此把那種樹叫做“桑”桑,就是喪的意思。從此人們都種植桑樹了。這就是現在養蠶的樹。叫它桑蠶,因為它是古蠶留下來的種類。

按《天官》所説,辰是馬星。《蠶書》説:“月亮位在大火星時,就要選蠶種。”這裏蠶與馬是同樣的氣質。《周禮》“馬質”職掌“飼二次蠶”註釋説:“兩樣同樣氣質的特種,不能同時增長。飼二次蠶,是因為害怕它會損傷馬。”漢代的禮制是,皇后親自採桑祭祀蠶神,蠶神有“菀窳婦人”和“寓氏公主”公主,是對那個變為蠶的女兒的尊稱;菀窳婦人,是最先教人養蠶的人。因此,現在有人把蠶叫為女兒,這是古代傳下來的説法。

嫦娥奔月【原文】羿請無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①,毋恐毋驚。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註釋】①晦芒:陰暗。

【譯文】后羿從西王母處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后羿的子嫦娥偷吃了仙藥後飛奔月宮。嫦娥動身之前,曾讓巫師有黃占卜,有黃占卜後説:“吉利。卦是輕快的歸妹,將要獨自西行。如遇陰暗天氣,也不用害怕驚慌,以後就會昌盛。”於是嫦娥飛入月宮,她就是月宮裏的蟾蜍。

蘭巖雙鶴【原文】滎陽縣南百餘里,有蘭巖山,峭拔千丈,常有雙鶴,素羽皦然①,夕偶影翔集。相傳雲:“昔有夫婦隱此山,數百年,化為雙鶴,不絕往來。”忽一旦,一鶴為人所害,其一鶴歲常哀鳴。至今響動巖谷,莫知其年歲也。

【註釋】①皦(jiao)然:潔白光亮貌。

【譯文】滎陽縣南面一百多里處,有座蘭巖山,筆直陡峭,高千丈。山中常見一對羽特別漂亮的白鶴,雙飛雙棲,終形影不離。相傳説:“從前,有對夫隱居在這山裏,幾百年後,變成一對白鶴,仍然長年廝守在一起。”忽然一天早晨,一隻鶴被人害死,另一隻鶴長年在那裏哀叫。至今叫聲還在山谷震盪,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年了。

衣女【原文】豫章新喻縣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衣,不知是鳥。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復以三女,女亦得飛去。

【譯文】豫章郡新喻縣有一個男子,看見田野裏有六七個女子,都穿着羽做的衣裳。他不知道這些女子都是鳥,就伏在地上偷偷爬過去,拿過一個女子下的羽衣裳藏了起來。之後他又向其他鳥爬去,那些鳥都各自飛走了,只有一隻鳥不能飛走。男子就娶她為,生下三個女兒。後來母親讓女兒探問父親,得知羽衣藏在稻穀堆裏,她找到羽衣,穿上就飛走了。過後她又來接三個女兒,女兒們也跟她一起飛走了。

黃母化黿【原文】漢靈帝時,江夏黃氏之母浴盤水中,久而不起,變為黿矣。婢驚走告。比家人來,黿轉入深淵。其後時時出見。初,浴,簪一銀釵,猶在其首。於是黃氏累世不敢食黿

【譯文】漢靈帝時,江夏郡有一户黃姓人家的母親在盤水河裏洗浴,很久沒有起來,結果變成一隻黿。同去的婢女慌忙跑回去報告,等到家人來到時,這隻黿已經到了深潭。之後這隻黿時常浮現,當初黃母洗澡時頭上別的一隻銀釵,還在黿頭上。因此黃姓家人連續幾代都不敢吃黿

宣母化黿【原文】吳孫皓寶鼎元年六月,晦,丹陽宣騫母,年八十矣。亦因洗浴化為黿,其狀如黃氏。騫兄弟四人,閉户衞之,掘堂上作大坎①,瀉水其中。黿入坎遊戲。一二間,恆延頸外望,伺户小開,便輪轉自躍入於深淵。遂不復還。

【註釋】①坎:坑

【譯文】東吳孫皓寶鼎元年六月末,丹陽郡人宣騫的母親年已八十,也在洗澡時變成了黿,情形與江夏郡黃氏相似。宣騫兄弟四人關上家裏的門守住宅,在廳堂挖一個大坑,放進水。黿爬進水坑遊玩了一兩天,但仍常常伸長脖子向外張望。一天,趁門打開了一點兒就自己跳出去,爬進深潭裏,沒有再回來。

老翁作怪【原文】漢獻帝建安中,東郡民家有怪;無故,甕器自發訇訇①作聲,若有人擊。盤案在前,忽然便失,雞生子,輒失去。如是數歲,人甚惡之。乃多作美食,覆蓋,着一室中,陰藏户間窺伺之。果復重來,發聲如前。聞,便閉户,周旋室中,了無所見。乃暗以杖撾之。良久,於室隅間有所中,便聞呻之聲,曰:“哊!哊!宜死。”開户視之,得一老翁,可百餘歲,言語了不相當,貌狀頗類於獸。遂行推問,乃於數里外得其家,雲:“失來十餘年。”得之哀喜。後歲餘,復失之。聞陳留界復有怪如此。時人鹹以為此翁。

【註釋】①訇訇(hōnghōng):形容巨大聲響。

【譯文】漢獻帝建安年間,東郡一個老百姓家發生怪事。無緣無故地一隻甕會自己產生震動,發出鏗鏗鏗的聲音,好象有人在敲擊。盤子和案桌本來在面前,忽然之間便消失了。雞生了蛋,總是丟失。像這樣已經有好幾年了,人們非常厭惡這些事。於是就燒了很多美味佳餚,把它遮蓋好,放在一個房間裏,這個人便暗中潛伏在門背後,偷偷地等待着。那怪物果然又來了,發出的聲音還是像過去那樣。這潛伏着的人一聽見這聲音就馬上把門關上,但在房間裏周旋了好半天,什麼也沒看見。於是這人就在暗中用子到處亂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覺在牆角邊有什麼東西被打着了,接着便聽見呻的聲音説:“唉喲,哎喲,要死了!”開門一看,發現一個老頭,大約有一百多歲,但説起話來卻一點兒也不相稱,他的容貌形態很像野獸。於是就去打聽查詢,結果在幾里以外找到了他的家,他家裏的人説:“他已失散了十多年。”家裏找到了他又悲哀又高興。過了一年多,家中又不見他回來了。聽説陳留郡的邊界上又出現了像上面所説的那種怪事,當時的人都認為就是這個老頭搞的。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