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那只是平時。
很多時候,特殊情況還是存在的!
從表面上看,自他何李軒以下,學生幹事都頂著三好學生,保送生這樣的頭銜,但其實,這些人身上還具備著一種特質:分配時間!
這,才是他看中的。
當社團有任務分配下去時,即使在忙碌的學習中,這些人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同時也不至於因為時間的付出耽誤學習。
過往,校刊社風平靜,喬明哲的決策看上去就和華麗的藉口沒什麼區別。
可這次改革,這支團隊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在期中試考的接近,課程的加快,作業的增多的情況下,校刊改革的腳步並沒耽誤,甚至有些地方不但沒有耽誤,還加快了速度。
任務放下去的當天,幹事已經把各年級訂閱人數全部已經統計上來:首訂七百。
第二天,錢到位。
如此迅速的執行力,校領導都瞠目結舌。
不過,喬明哲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拿到錢的當天,他就找到李軒“李軒,這是六百,你拿去,空去那些飾品店,買點小的紀念品,不要貴,但要有特點,最好能刻字,然後做三個獎盃,冠亞軍,三個等級,上面寫上‘校刊最受歡
小說獎’”
“你要這些東西幹什麼用?”李軒茫然。
經過這件事,他更佩服喬明哲的遠見。
可有時候這傢伙思維太跳脫,他們這群普通人本跟不上調調啊。
“應付老師。”喬明哲無奈的道。
校刊怎麼說也是面向學校。
特別是因為前幾年沒人投稿,校方允許老師寫稿後,校刊就由展示學生才華的平臺變成老師炫耀文筆說教的天地。
他這次改革,雖然核心是要發全校有才之士抒發己見展示才華,但畢竟還是要顧忌老師面子,特別是某些愛顯擺的老師。
校刊版面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