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幾月前,徐達生背疽。得了此病,並非無藥可救,必須忌吃蒸鵝。正當病重之時,朱元璋卻特賜蒸鵝
,命使臣送到魏國公徐達府上。徐達聞聖上使節到,掙扎著從病榻之上起來,跪
使臣。使臣道"聖上驚聞魏國公病重,特使御廚做了一道菜,賞賜徐公。"徐達
謝龍恩,三呼萬歲之後,這才爬起,坐在案前。待將碗蓋揭開之時,不
大為震驚。原來朱元璋所賜,乃是一大碗蒸鵝
。徐達老淚縱橫,含淚當著使臣之面,將這碗致命的蒸鵝
吃了。當夜將這名親信喚來,
給他一信,讓他
後送到武當山張無忌處。第二
,徐達背疽崩裂,不多時便死了。
徐達與常遇,乃明朝開國的第一和第二功臣。常遇
率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功無不克,守無不固,但常遇
健鬥兇悍,朱元璋著實忌憚,是以將之先行毒死。徐達年紀較常遇
小二歲,但用兵持重,小心謹慎,特別對朱元璋言聽計從,向為朱元璋所依重,素來朱元璋對他甚為放心。不想徐達終不免於難。張無忌接過徐達的遺書,甚覺字跡眼
,略一回想,便想起此信乃常遇
臨終前託自己轉
給徐達的,打開信箋,但見上面只寥寥數語:徐大哥,為人臣,當急
勇退。遇
拜別。張無忌傷痛不已。那人接著道:"徐公後事末了,曹國公李文忠因為府中儒生甚多,禮賢下士,又被朱元璋殺死。"眾人聞言心頭俱是狂震,李文忠乃朱元璋的義子親甥,南征北戰,為明朝立國亦立下汗馬功勞,不想亦落得如此下場。楊逍道:"教主,上次饒了朱元璋,乃因天下初定,怕引起諸侯爭鬥而已。此時明朝基業已定,此番再無相饒之理,請教主定奪!"張無忌道:"楊教主言之有理,咱們這就前去北平,殺了這廝!"其時朱元璋已嫌應天府不夠氣派,是以遷都北平(大都)了。
武當諸俠聽了,亦氣憤不過,一同前往。
楊逍道:"武當山乃道家清修之地,諸俠情義,老朽心領了。北平之行,諸俠便免了,照顧寶觀和孩子要緊。"俞蓮舟道:"此事雖乃明教之事,但明教於武當一派有數次援手之德,我等豈能坐視不理?"範遙道:"既如此,咱們便同去,勝算便多了幾層。"楊逍道:"冷麵人下落不明,武當山上,須作防備才是。"俞蓮舟道:"如此罷,武當山上,便請大師哥、三師弟和六師弟鎮守,貧道和張松溪四師弟隨眾位前往北平。"楊逍道:"尚有一件事,須請俞道長見諒。"俞蓮舟道:"楊教主,咱們生死與共,有何事便請明言。"楊逍道:"老朽估計朱元璋定有準備,此舉未必便能成功。須留下退路才是。老朽斗膽請俞道長和張道長易容改裝,別讓朱元璋認出二位乃武當大俠才好!"俞蓮舟笑道:"楊教主處處為本派著想,貧道還來不及,何敢嗔怒"言畢與張松溪回入室內,除下道袍換上尋常江湖裝束,扮成虯髯大漢。待俞蓮舟、張松溪再步入三清殿,眾人轟然叫好。
當下張無忌、楊逍、範遙,韋一笑、俞蓮舟、張松溪、趙七人,在徐達親信的帶領下,疾奔大都。不一
,眾人到了北平,投店住下。翌
清晨,眾人分頭打探。傍晚相聚時,張松溪探聽到一個消息,再過三
,便是朱元璋的五十大壽,到時定有一番熱鬧。楊逍道:"老朽所得之消息,倒令人有些不放心。朱元璋自咱們在應天謀刺未成,又走脫了之後,宮中戒備甚嚴。朱元璋不惜重金,著實收羅了一批大內高手,武功未必及得上咱們,但人數眾多,甚是棘手。"範遙道:"既如此,咱們便將動手
期提前,不用等到三
之後。朱元璋五十大壽之際,防範定然更為嚴密,只怕不易得手。"張無忌道:"後宮之中,在下曾呆了數月,於路徑甚是
悉。今夜在下先去察看一番,探明朱元璋住處,明晚便動手。"俞蓮舟道:"既如此,師叔便與你同去罷。"趙
卻道:"此計不好。如你們今夜被發現行藏,明
動手豈不麻煩。乾脆咱們一塊前去,即便今夜找不到朱元璋,後宮之大,要找個藏身之處,想亦不難。"眾人均道此計甚妙。
用了晚膳之後,眾人閉目養神。
到得深夜,一行人尾隨張無忌,悄無聲息地躍入後宮。
張無忌四周察看,但見景物依舊,內苑湖中的龍舟己被拆出,卻見湖對岸搭起了許多木架。張無忌凝目看去,但見卻是一座戲臺,去臺十丈之處,築有一座看臺,座位卻有數百個之多,想是屆時供文武百官俱來朝賀,恭祝太祖朱元璋五十大壽之用。
張無忌心生一計,悄聲對眾人說了,眾人均無異議。
張無忌遂長身而起,一條黑影霎時間便掠至湖對岸,隱入看臺之中。不一會,俞蓮舟等聽到對岸傳來一短三長的三聲蟬鳴,遂從藏身之處掠起,疾撲至看臺前。張無忌道:"看臺之底已全部封死,我等便藏身看臺之下如何?"眾人均道此計大妙。張無忌伸出右手,略一用力,便將釘死的木板拉開,眾人魚貫而入。張無忌正將木板重新釘死時,趙
道:"且慢!此時離朱元璋五十大壽尚有三
,你便讓我等餓上三
麼?"張無忌道:"這個好辦,各位稍候,在下片刻便來。"眾人不知張無忌有何法子,俱皆席地而坐。不一會,張無忌已拎著一應物事進來,反身將木板拉回,略一用力,便將眾人反封在看臺之下。張無忌將手中物事遞給趙
。趙
將之打開,忽然聞到一股香氣四溢的食物之味,眾人大喜。俞蓮舟道:無忌孩兒,你百密一疏,怎地盡
些
食來?"張無忌"哎喲"一聲,自己竟忘俞張二位師叔是吃素的,當即便道:"二位師叔稍候,小侄再去
些水果來。"張松溪道:"無忌,算了罷。如此來來去去,甚為危險,只要辦成大事,太上老君想必亦不會怪罪。掌門師哥,你看呢?"俞蓮舟只得道:"想必該當如此。"眾人均悄然失笑。韋一笑道:"明教原被人稱做'菜魔',乃因明教不食葷之故。待得跟隨張教主之後,此戒便被廢除。如此二位道長亦被張教主
得破戒,說來甚是有趣。"諸人說笑一會。張松溪道:"無忌,這幹美味從何處得來?"張無忌道:"小侄從御廚中拿來的。"張松溪笑道:"沒想到今
破戒,便得嘗御味,嘿嘿,倒要多謝無忌孩兒了。"範遙道:"各位吃了東西,便休息罷。身處險境,還是小心些。"諸人聽他言之有理,便
了聲,大嚼御味。
韋一笑忍不住道:"朱元璋這廝倒確是會享福!"眾人輕笑,不一會吃飽了肚子,便各自閉月養神。天亮之後。木板縫隙中透入稍許光亮,眾人醒來,相視一笑,遂四周打量,但見在微弱的光線中,看臺之底甚是寬敞。
張無忌突然"咦"了一聲,眾人順目看去,但見看臺下東側,有一道木門。張松溪道:"糟糕,屆時看臺之下定然會有大內高手埋伏保護。"眾人面面相覷,若真這樣,只怕朱元璋尚未出場,自己便會與大內高手打得難分難解了。便在此時,遠處有眾多腳步聲向看臺走來,但聽足音澀重,顯是平常之人,並不會武功。但諸人無不提心吊膽,此時若有一人打開側門進來,那可全糟了。腳步聲愈來愈近,諸人空自著急,無計可施,只得聽天由命了。卻聽一人道:"先鋪上地毯!"不一會,木縫中透入的些微光亮,遂又被地毯遮去,看臺之下,復又變得漆黑一團。諸人心頭略輕,此時若不是武林高手進來,定然發現不了眾人。
這一整,張無忌等人但聽得頭頂傳來"乒乒乓乓"的敲打聲,空自擔憂了一整天,頭頂眾人才收工離去。
張無忌凝神細聽,知附近再無他人,這才道:"此地恐不能久呆,須得想個法子。"張松溪道:"無忌,你於此間甚,能不能換個地方"張無忌沉思良久道:"藏身之處倒是好找,但離此地方太遠,恐不方便。"趙
道:"戲臺之下可行"張無忌道,"那邊或許可以,但離了十丈,到時未必便能得手。這樣吧,各位稍候,在下前去看看。"言畢走至東側,俯身聽了一會,這才開門出去。誰知張無忌須臾便回,驚喜地道:"有法子了。請範兄和韋兄隨小弟來。"三人走出門外,張無忌指著一堆木板道:"抬進去。"言畢俯身抱起十多塊木板,走入看臺之下。範遙和韋一笑不明所以,茫然地抱起木板,隨張無忌進入看臺之下。但見張無忌拿起一塊木板,豎起來一看,正巧與看臺一般高。眾人此時已知張無忌要在看臺後側製造一個夾層,好讓諸人躲藏在夾層之中。到時便是有大內高手進來,只要武功不是奇高,便不會發覺張無忌等人。
七人一塊動手,不一會便將夾層製成。張無忌怕夾層太寬易被發覺,是以做得極窄,僅容二人貼身直立。
趙道:"如此站上兩
,直怕腳手都僵硬難使了"張松溪道:"今夜想必不會有甚問題,尚可以安穩地歇一宿。"眾人均躺在地上,抓緊時間休息。七人當中,內功修為以張無忌最高,是以他躺在側門邊,只要稍有異動,便通知餘人隱入夾層。一夜無事,天亮時分,待工匠又來收拾打整環境之時,七人分別進入夾層中藏將起來。
張無忌道:"若是此間真來了大內高手,到時如何應付,尚請諸位想個萬全之策。"沉良久,張松溪道:"這得看大內高手之人數和武功而定。我等分成兩批,一批直接從下往上攻上看臺,另一批人手對付看臺下的大內高手。"範遙道:"張教主武功最高,首攻朱元璋為要。但看臺之上定然還有更為厲害的大內高手,依我之見,對付上邊之護衛才是最為緊要。"俞蓮舟道:"貧道不才,便請隨小侄一同攻上罷。"楊逍亦道:"屬下亦願隨教主同上。"張松溪道:"此刻大家同舟共濟,便不用謙讓了。如此罷,無忌、俞二師哥,楊教主和範兄同時攻上。韋兄和貧道,再加上侄媳,對付下面的大內高手。無忌只管刺殺朱元璋,俞二師哥、楊教主,範兄三人替無忌解出後顧之憂。韋兄輕功獨步天下,到時相視行事,若此間大內高手一時不致將貧道和侄媳打敗,韋兄可直接跟無忌等人,擒拿皇太子標,但不要傷他
命。如若落敗,便可以太子標為人質,
朱元璋放走我等。"眾人聽張松溪如此佈置,甚是周詳,無不稱妙。
計議既定,七人便不再作聲,唯閉目養神,將各自的得意招數和攻擊方式仔細斟酌無數遍,只要稍覺有不妥之處,便用傳音入密之上乘內功互相切磋。大約傍晚時分,七人聽到有十數個武功高強的人向看臺走來。其中一人問道:"李都頭,準備得怎麼樣了"李都頭道:"回總管,已準備就緒。"張無忌等俱聽出"總管"身懷內功,想必便是大內總管。卻聽大內總管道:"張昆、張華,張彪、張旭,你四兄弟今夜便住在看臺之下。"四人齊聲道:"遵命!"大內總管又道:河南三煞,你等到戲臺之下當值!"河南三煞又應了。
大內總管接著道:"這兩各位兄弟多辛苦些。魔教的幾個魔頭均未捉到,須提防他們前來搗亂。飯菜待會老夫命人送來,但不得飲酒,以免誤了大事!"眾人齊聲應了,大內總管帶著幾人離開此地。
張氏四兄弟點著火把進入看臺之下,聽其腳步聲,武功並不甚高,只相當於江湖二好手。張松溪和趙
要對付這四人,可說綽綽有餘。張無忌等人俱鬆了口氣,如此一來,青翼蝠王韋一笑便可全力負責擒拿皇太子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