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只有二三百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月霜鬆開馬腹,一扯韁繩,坐騎向後退了一步。程宗揚也放開韁繩,馮源悄悄摸出一隻小瓷瓶,把裡面油脂狀的體塗在他手背的傷口上。程宗揚聞了聞,有股說不出的味道,他了一下“這是什麼東西?”

“老鼠油。”馮源壓低聲音道:“一斤菜油裝瓶,找一窩還沒睜眼的小耗子浸在裡面。泡出來就是上好的傷藥,火傷、刀傷都管用。”

“嘔…”

“乾淨著呢!”馮源道:“沒睜眼的耗子,生吃都是好東西!”

“幹!你省省吧!”程宗揚一邊抹著嘴,一邊抬起眼。宋軍越來越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宋軍的旗幟。無論宋軍還是晉軍,都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軍旗,軍中所用的旗幟是為作戰時指揮而設置。

有經驗的探子,據旗幟就能判斷出軍隊的構成和數量。宋軍最基層的軍事單位是什,每什十人,五什一隊,兩隊一都,五都一營,五營一軍,十軍一廂,兩廂組成一大軍。作戰時一般以都為單位,都頭、副都頭以下設一名掌旗,稱旗頭。

都中所用旗幟高六尺,旗面呈三角形,上面一般沒有文字。顏也不統一,而是據前軍、中軍、後軍,分別使用紅旗、黃旗和黑旗。

這樣即使作戰中被打亂,只要旗幟還在,混亂的士兵也能從旗找到自己的隊伍。五面紅旗之後,出現的是營旗。營旗高八尺,旗面成方形。

旗下乘馬的將領就是宋軍最高等級的固定指揮官:都指揮使,負責指揮五個都的士兵。宋軍一向有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惡評,就是因為都指揮使以上的將領沒有固定的部隊,而是戰前臨時調。如廂都指揮使劉平、軍都指揮使郭遵等人,在出徵前本不知道自己指揮的部隊是哪支。

這樣無疑嚴重影響了宋軍的作戰能力,但在宋人看來,這正是宋軍的高明之處,避免了高級將領掌控軍隊,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在這種軍事制度下,像晉國掌控在謝家手中的北府兵、掌控在王處仲手中的荊州兵,絕不會在宋國出現,唯一的例外,也許就是岳家軍。不知道嶽鳥人是不是取了歷史教訓,沒有用岳家軍的稱號。

但他的星月湖大營換湯不換藥,難怪招宋國君臣之忌。宋軍已經開始涉過第一道溪水,由於少了八個都,第三軍作為前軍,兵力一下少了四成,實力單薄了許多,三面營旗之後,緊接著出現的就是軍旗。

軍旗高一丈,旗幟上面有一條橫枝,長條狀的旗面豎垂下來,周圍鑲著黃蘇。旗面正中繪著一個墨的圓圈,圈中寫著將領的姓氏:“王”這已經不是統一的制式旗幟,帶有更多的將領個人彩。

“是王信。”徐永道:“王信出身豪門,自幼習武,是潞原派的大執事。

當年帶著幾名弟子大破連雲寨,一人擒下七十多名悍匪大盜,授神衛軍指揮使,由此從軍。他的親兵都是他的親傳弟子。”原來是幫會出身。

程宗揚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王信是與狄青並稱的名將,只不過現在只是一個軍指揮使。趙譽又測了下距離“距第二道溪水一百二十步,三分鐘抵達。”程宗揚道:“離第一道溪水呢?”

“二百六十步有餘。”程宗揚了口氣,以宋軍的速度,再有九分鐘最前面的軍隊就能涉過溪水,可星月湖的三個營仍不見蹤影,只有自己這一支孤軍,待在山丘上不敢面。

兩面大旗同時從山林中馳出,載旗的不再是旗手,而是戰車。兩丈高的旗杆上,火紅的旗幟在風雪中獵獵飛舞,左邊一面中間用金絲繡著一個巨大的“”字,下面是兩個隸體的墨字:捧,周圍繪著龍虎雲紋捧起一輪紅。說明這支軍隊是宋國上四軍之一的銳:捧軍。另一面大旗,旗杆鑲嵌著象牙,黃的旗面上寫著一個火紅的“劉”字,正是捧軍左廂主將劉平的牙旗。

兩面旗幟之後,是一杆大纛,高兩丈四尺,最上方是鎦金的槍刺,槍刺下方是一個圓形的羽蓋,蓋下垂著七條豹尾。這是戰鬥中唯一的號旗,大纛所指,就是進攻的方向。

就在宋軍大纛出現的剎那,一聲號角聲起,蒼涼而高亢的聲音直入雲霄,正在行進的宋軍不放慢腳步,朝聲音傳來處望去。前一聲號角未歇,又一聲號角響起,這次卻是在右前方的山脊處。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