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官員不另授田地,只按品級每月發糧、絹以為俸祿。
在教育方面,準備設府學、縣學、鄉學,凡百姓家中六歲小兒都可免費入鄉學,十二歲可考入縣學,十六歲可考入府學,滿十八歲之後可參加大考,入讀高學。按照司馬遹的設想,只有從高學中出來的人才可以入文官職,開始做官。
司馬遹在新城將士官營改設為武備預備學堂,招收鄉學讀完者或軍功者子弟或軍中陣亡遺孤,十六歲合格者或入軍中任見習士官,或考入由教導營改設的武備學堂,就讀四年後入軍中任軍官。
不過在這之前,司馬遹首先進行的是軍制改革,因為他知道軍隊是他所有權力的基礎,所以還在醞釀新政的時候軍改就開始了。
軍改最主要的是以東宮三率為基礎,以士官營和教導營出來的士官和軍官為骨幹,將原東宮護衛銳、祖、司馬、許三族青壯共計一萬五千人混編在一起,先訓練一段時間,再擇優共編為一個軍,並擇其
銳六千編為左右親衛營,以為太子親軍。
軍的架構也做了調整,還是以十人為一什,三什為一隊,三隊加旗手、號手計百餘人為一屯,三屯三百餘人為一營,三營連旗衛隊等計千餘人為一都,三都加一隊陌刀手隊等為一廂,左右兩廂六千人為一軍。各級主官依次為什長、隊正、屯長、營正、都尉、校尉和中郎將。而每隊依例開始設書記官,掌軍法、軍功記錄和士氣軍心。
如此算下來,還餘下三千餘人,全部被打發到地方守備部隊充當預備役去了。
地方守備部隊的編制,司馬遹基本上是按照唐朝的府兵制來做的。暫時設三個折衝府,置三名折衝校尉統領。每府下轄一千名由各地民兵選拔而來的府兵,編制如都,下面的編制跟正規廂軍一樣。折衝府和廂軍一樣直接受太子府管轄,地方無權調度。
接著,司馬遹任命祖逖擔任第一軍統領,駐新城,司馬雅、許超分別擔任司馬遹親衛營的統領,駐守皇莊軍營。
地方實行府兵和民兵制後,各地各戶青壯每年在農閒的時候必須參加一段時間的民兵訓練,自備武器。而民兵中優秀者按照比例被選拔出來,成為府兵。折衝府一般都是駐紮在郡城附近,一般都是服役五年,服役期間沒有月餉,自備兵器,由朝廷供給常糧食,但是在其服役期間對他的家裡是免除一切賦稅的。從府兵退役後,照舊參加每年的民兵,但是一旦有戰事,折府奉令徵集,就必須重新參加府兵。
司馬遹的軍制改革核心就是要讓自己牢牢抓住正規軍和地方軍隊的兵權,為接著進行的“新政制度”打好基礎。所以,在司馬遹握緊槍桿子之後,立即開始施行已經策劃好細節的新政改革了。
時間很快到了元康三年八月間,這數月間司馬遹前所未有的忙。頭兩個月,他一邊制定“新政”制度,一邊訓練整編後的新軍。在新政改革大綱出來以後,他和心腹謀士杜錫、江統等人商量了十幾,將細節修改了又修改,然後開始在新城縣推行。
任何新政都會遇到阻力和反對,這個是司馬遹等人所預料到的。這股阻力也正如他們所預料的一樣,主要來自各世家大族。
在司馬遹的“新政”中,受到關注和反對最大的應該是均田賦稅制,而最大的反對者就是擁有大量土地的豪族世家。他們不願看到百姓都有田分,也不希望賦稅按照田地畝數來徵收,這樣的話他們的損失就太大了。
在新城縣本來存在有王、李兩個當地豪族,但經過司馬遹的一番整治後,這裡本就沒有什麼大的豪族世家,就是留下的幾個小蝦米也在司馬遹嫡系勢力的包圍下顯得勢單力薄,起不了什麼大風
。
對於剩下的小蝦米,司馬遹並沒有強行徵收他們的土地,而對於他們手中的少則百餘,多則上千的私人部曲、奴僕則採用贖買制。凡淪為豪族部曲奴僕的人可自請上書官府,由官府出錢將他們從豪族世家手裡贖買出來,另遷他地授田耕種,在納數年賦稅之外的“贖買金”之後,他們就和平常百姓一樣了。
至於新城以外的豪族世家,司馬遹本就不理會對方,周圍的豪族世家看找不到藉口阻撓新政實施,他們就暗中搞小動作。於是豪族世家一邊在地方鼓動當地人大動手腳,阻撓新政推行,一邊紛紛派人到洛陽活動,上書朝廷,控訴太子在新城亂政。
但是這個時候的賈后還沒有完全掌握朝中大權,而且她需要太子在外牽扯世家大族的注意力,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幫那些跟她不一心的世家大族?
所以豪族世家在洛陽的活動了半天,財物如水價的花了出去,但是朝廷卻連訓斥太子的表示都沒有。
雖然有些名士對於司馬遹新政中一些舉措不滿,但是太子本來就是出了名的行為乖張,當年不還在東宮賣酒?再加上司馬遹完全無視朝野的一些議論,使得那些名士們除了過過嘴癮外,本不能傷及新政絲毫。
一些別有用心或者心急的人乘機強自起兵鬧事。但這些起兵都在司馬遹等人的預料之中,於是都成了新軍的實戰訓練。親衛營、府兵、廂軍第一軍輪出擊,橫掃叛亂。一些阻撓新政地主豪族被一一攻破,家產被抄沒,家人被髮配,自己和上百親信黨羽們一起,被高掛在木杆上成為豪族世家們的反面教材。
司馬遹更是以此為藉口,將屬下新城所有豪強地主連同他們的家人數千人一起強行遷移到新城縣城,以便就近治理,只留族人和少部分奴僕繼續在舊地耕種。
如此肅靖一番之後,司馬遹不但讓人看到了他打壓異己的鐵血手腕,也將新城開始經營地象鐵桶一樣,以至後來賈后、世家本就滲透不進來。
而影響同樣深遠的官職分設制和勸學試考制,暫時還沒有給眾豪族世家帶來損失,也沒有侵害到他們的利益,所以就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