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周公世家 第4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年,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行相事。齊襲魯君,孔子以禮歷階,誅齊樂,齊侯懼,乃止,歸魯侵地而謝過。十二年,使仲由毀三桓城,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墮城,伐之,不克而止。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去。

十五年,定公卒,子將立,是為哀公。

哀公五年,齊景公卒。六年,齊田乞弒其君孺子。

七年,吳王夫差彊,伐齊,至繒,徵百牢於魯。季康子使子貢說吳王及太宰嚭,以禮詘之。吳王曰:“我文身,不足責禮。”乃止。

八年,吳為鄒伐魯,至城下,盟而去。齊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齊南邊。十一年,齊伐魯。季氏用厓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衛歸魯。

十四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於袪州。孔子請伐之,哀公不聽。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貢為介,適齊,齊歸我侵地。田常初相,親諸侯。

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踐滅吳王夫差。

二十七年,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將因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難,故君臣多間。公遊於陵阪,遇孟武伯於街,曰:“請問餘及死乎?”對曰:“不知也。”公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陘氏。三桓攻公,公奔於衛,去如鄒,遂如越。國人哀公復歸,卒於有山氏。子寧立,是為悼公。

悼公之時,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晉滅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子顯立,是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奮立,是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為康公。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為景公。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為平公。是時六國皆稱王。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年,平公卒,子賈立,是為文公。文公年,楚懷王死於秦。二十三年,文公卒,子讎立,是為頃公。

頃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頃王東徙於陳。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滅魯。頃公亡,遷於下邑,為家人,魯絕祀。頃公卒於柯。

魯起周公至頃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餘聞孔子稱曰“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間齗齗如也”觀慶父及叔牙閔公之際,何其亂也?隱桓之事;襄仲殺適立庶;三家北面為臣,親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讓之禮則從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武王既沒,成王幼孤。周公攝政,負扆據圖。及還臣列,北面歔如。元子封魯,少昊之墟。夾輔王室,系職不渝。降及孝王,穆仲致譽。隱能讓國,秋之初。丘明執簡,襃貶備書。

譯文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從文王還在世時,旦作為兒子非常孝順,忠厚仁愛,勝過其他兄弟。到武王即位,旦經常佐助輔弼武王,處理很多政務。武王九年,親自東征至盟津,周公隨軍輔助。十一年,討伐殷紂,軍至牧野,周公佐助武王,發佈了動員戰鬥的《牧誓》。周軍攻破殷都,進入殷王宮。殺殷紂以後,周公手持大鉞,召公手持小鉞,左右夾輔武王,舉行釁社之禮,向上天與殷民昭佈紂之罪狀。把箕子從臨中釋放出來。封紂子武庚祿父,命管叔、蔡叔輔助他,以承續殷之祭祀。遍封功臣、同姓及親戚。封周公於少昊故墟曲,就是魯公。但不讓周公去自己的封國,而是留在朝延輔佐武王。

武王戰勝殷紂的次年,天下統一之業尚未成功,武王患病,身體不安,群臣恐懼,太公和召公就想虔敬地佔卜以明吉凶。周公說:“不可以令我們先王憂慮悲傷。”周公於是以自身為質,設立三個祭壇,周公向北站立,捧璧持圭,向太王、王季、文王之靈祈禱。命史官作冊文祝告說:“你們的長孫周王發。辛勞成疾。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個兒子,請以旦代替周王發。旦靈巧能幹,多才多藝,能事奉鬼神。周王發不如旦多才多藝,不會事奉鬼神。但周王發受命於天庭,要普濟天下,而且能使你們的子孫在人世安定地生活,四方人民無不敬畏他。他能使天賜寶運長守不失,我們的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現在我通過占卜的大龜聽命於先王,你們若能答應我的要求,我將圭璧獻上,聽從您的吩咐。你們若不答應,我就把圭璧收藏起來。”周公命史官作冊文向太王、王季、文王祝告要用己身代替武王發之後,就到三王祭壇前占卜。卜人都說吉利,翻開兆書一看,果然是吉。周公十分高興,又開鎖察看藏於櫃中的佔兆書,也是吉象。周公即進宮祝賀武王說:“您沒有災禍,我剛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讓您只需考慮周室天下的長遠之計,別無他慮。此所謂上天為天子考慮周到啊。”周公把冊文收進金絲纏束的櫃中密封,告誡守櫃者不許洩。第二天,武王霍然痊癒。

後來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聽說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為處理政務,主持國家大權。管叔和他的諸弟在國中散佈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訴太公望、召公奭(shi,式)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國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沒法向我們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代。三位先王為天下之業憂勞甚久,現在才剛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為了完成穩定周朝之大業,我才這樣做。”於是終究輔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魯國受封。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卻洗一次頭要三次握起頭髮,吃一頓飯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這樣還怕失掉天下賢人。你到魯國之後,千萬不要因有國土而驕慢於人。”管叔、蔡叔、武庚等人果然率領淮夷造反。周公乃奉成王之命,舉兵東征,寫了《大誥》。於是誅斬管叔,殺掉武庚,放蔡叔。收伏殷之遺民,封康叔於衛,封微子於宋,讓他奉行殷之祭祀。平定淮夷及東部其他地區,二年時間全部完成。諸侯都宗順周王朝。天降福瑞,唐叔得到二莖共生一穗的粟禾,獻給成王,成王命唐叔到東部周公軍隊駐地贈給周公,寫了《饋禾》。周公接受後,讚頌天子之命,寫了《嘉禾》。東方安定後,周公回報成王,作詩贈給成王,其詩名為《鴟鴞》(chixiāo,吃消)。成王也未敢責備周公。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